劉玉清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在幼兒園智力活動中, 棋類游戲以其獨特的方式訓練和發(fā)展幼兒的智力,備受幼兒歡迎。同時,幼兒正處于身體與智力生長發(fā)育時期,也是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迅速發(fā)展時期,抓住這一"黃金時期"對幼兒進行棋類游戲的訓練,有利于促進幼兒智力發(fā)展。所以,我園開展了《基于促進思維發(fā)展幼兒棋類游戲的探索與實踐》的課題研究,并因地制宜開展各種棋類游戲活動。通過嘗試和實踐探索,在培養(yǎng)幼兒耐心、細致的思維品質、遵守規(guī)則、相互合作、發(fā)展幼兒智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收獲。本文就從將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創(chuàng)設棋類游戲環(huán)境,營造棋類游戲氛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睘檫M一步詮釋 “環(huán)境育人”的理念,我們充分利用各種廢舊物品,打造了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與棋類游戲緊密結合又具有教育意義的棋類環(huán)境。如利用各種廢舊環(huán)保材料制作棋類吊飾、畫作等。同時,根據各班級的具體教學情況,創(chuàng)設了不同年齡層次的“班級主題墻”;展示了“門面棋”,讓每一扇門呈現各類棋子游戲,包括游戲棋譜、入門棋譜、簡單的殘局等;創(chuàng)設了教室的桌面棋、數字棋、環(huán)保棋、文明禮儀棋等等,適合不同年齡的孩子參與,讓幼兒隨時隨地與環(huán)境互動、與同伴切磋、交流,使幼兒始終處于濃濃的棋文化氛圍之中,孩子的思想力和創(chuàng)造力逐步得到提升。營造出“一進幼兒園,棋風撲面來”的棋類游戲氛圍。
二、將棋類游戲與主題活動有機結合,拓展棋類游戲多元化
棋類游戲作為是一種新穎、有趣且易操作的游戲形式,有助于兒童多元智能的發(fā)展,并培養(yǎng)幼兒的抗挫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與競爭意識。棋類游戲的開發(fā)、設計、制作、完善的自主性,為主題活動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和手段,因此,棋類游戲的教育目標和內容不僅體現在社會領域,還可以涉及其它領域。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節(jié)日,如愛牙日、世界動物日、學雷鋒日等.自制游戲棋譜,將復雜、難理解的游戲規(guī)則轉換為一個個小圖標,使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利用節(jié)日游戲棋的教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可以結合“世界愛牙日”,教育寶寶養(yǎng)成刷牙的好習慣,如飯后漱口前進兩格,在床上吃糖后退三格等等,讓幼兒了解牙齒的重要性,從而學習保護牙齒。還可以結合 “世界動物日”,讓孩子了解動物是我們的朋友,在棋譜上我們也有很多圖示是富有教育意義的,如捕殺獵物是要退三格,喂小狗吃東西可以前進三格等,這些生動形象的圖片也在側面影響著孩子,告訴幼兒要保護動物珍惜我們的動物朋友。
三、把握游戲內容深度,增強棋類游戲操作性
《綱要》中提出要關注幼兒在經驗、能力、興趣、學習特點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所以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把握游戲內容深度,增強棋類游戲操作性。如中班的“小兔過生日”游戲棋中棋譜上由小兔、蘑菇房和依次排列的石頭構成其中每一塊石頭上都有相應的不同顏色的各種圖形可以依據擲骰子所得的圖形來尋找前一塊石頭上是否有相應的圖形這是一副涉及到圖形、顏色之間相互匹配的游戲棋??紤]到幼兒能力上的個體差異設計的匹配難度也有所不同如單一的圖形匹配、單一的顏色匹配、圖形顏色混合匹配等在圖形顏色混合匹配中還有難易的區(qū)分每個幼兒都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棋進行游戲。而《貓鼠大戰(zhàn)》也是選擇了幼兒現在已經掌握的幾種簡單的圖形寶寶,如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適當加了半圓形,這樣開展游戲活動時幼兒才感興趣,才會跟著思路走棋。只有我們在設計游戲內容時,注意了內容選擇的深度,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享受游戲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四、充分利家長的資源,促進棋類游戲深入開展
為了更好的開展棋類游戲 ,增強孩子對棋類游戲的興趣,促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感情,我們積極向家長宣傳幼兒棋類游戲的意義,得到家長的認同和支持后,我們讓幼兒輪流把棋盤和棋子帶回家,和家長一起玩。請會下棋的家長在家先教孩子認識棋盤和學下棋。接著利用入離園在區(qū)域活動時間邀請家長幫助指導幼兒下棋,再以點帶面,請學會下棋的孩子擔當小老師,協(xié)助老師教其他孩子下棋。最后,每次棋類游戲結束后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機會,讓孩子談談下棋過程中發(fā)現了什么,遇到什么問題,是怎樣解決的。這種方式進行,幼兒特別樂意接受,同時也在愉快的氛圍中提升了棋藝。同時老師還會將孩子的進步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分享。在家園配合過程中,我們積極地與家長互動 ,轉變家長觀念。讓家長懂得不僅僅要看幼兒掌握了多少,學會了多少,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幼兒的過程表現,關注他們是否對棋類游戲感興趣 。指導家長在與孩子共同游戲時,以激發(fā)游戲興趣為主 。接著再進行有針對的指導。根據幼兒年齡的不同,教師也和家長交流選擇不同的指導方法。如建議小班家長運用榜樣示范的方法直接指導孩子。到了中班,等孩子逐步掌握游戲棋的基本規(guī)則和方法后,建議家長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并給予一定的啟發(fā)。到了大班,建議家長多運用啟發(fā)和直接互動的方法來指導孩子,從而逐步形成家園合力。良好的游戲氛圍逐步形成,幼兒越來越喜歡參與棋類游戲,從中發(fā)展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等。
小游戲,大智慧。棋類游戲課題的有效開展,不僅讓幼兒掌握了知識與技能,而且無形中與父母、老師加深了了解,促進了溝通,增進了親子感情,構建了一個更加融洽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所以,我們應該對棋類游戲進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將棋類游戲更多地運用到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盡可能的為幼兒提供材料和條件,讓棋類游戲真正成為孩子茁壯成長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