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
內容摘要: 課堂是提高學生成績的主要陣地,只有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教師是課堂管理的主要負責人,樹立較強的課堂管理意識,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會收獲現有更加優(yōu)秀的教學效果。而課堂管理過程中只憑借嚴格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真心去愛自己的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培養(yǎng)有利于其自身發(fā)展的行為習慣,這樣課堂管理會在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上變得簡單而高效。
關鍵詞: 課堂管理 ;管理意識;愛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
對于一個發(fā)展中的高中,學生的基礎也許不容易改變,但是學生的學習習慣一定是可以通過高效的課堂管理去培養(yǎng)。下面我要淺談一下我對課堂管理的認識。
一、站在學生的角度,創(chuàng)設課堂環(huán)節(jié),確定課堂管理制度
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而是師生共同的陣地,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一定要與學生達成一致,讓學生清楚自己的課堂管理制度,理解、體會教師制定的課堂管理制度的初衷和意圖,教師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融入真情實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真愛,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便會自覺遵守課堂管理規(guī)定。例如我的課堂環(huán)節(jié)及相應的管理制度是這樣確定的:
(一)課前準備
學生經過課間的休息調整,馬上投入到課堂,聚精會神的聽課,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是很難達到的,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克服散漫和懈怠,更快的投入到上課狀態(tài)。相應我確定的課堂管理制度是要求學生在預備鈴響后必須坐在座位上,邊準備上課需要的備品(課代表提前寫在黑板上),邊齊備本學科總結的知識口訣。檢查的標準為所有學生要將桌面上與本節(jié)課無關的書本,多余的備品都要放到書桌里,背誦口訣時都要集中精力。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即將要上課了,需要馬上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投入到本學科的學習中,排除多余物品及其他活動的干擾,學生能夠更加迅速地進入狀態(tài)。
(二)知識回顧
學生經過一天的時間,對本學科學習的內容或重要的知識可能存在遺忘,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需要這一環(huán)節(jié)去檢驗。在當堂檢測的講解中,由原本做錯的同學進行講解,總結經驗教訓及解題技巧,提高其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分析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總結學習方法及解題技巧等能力。
(三)探究新知
學生對課堂最終的收獲是充滿期待的,無論什么樣的學生都會對自己一節(jié)課的表現及收獲進行評價,這將會影響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及后續(xù)的課堂表現。相應我確定的課堂管理制度是要求學生積極思考老師設計的問題,解決預習過程中的疑惑。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學生動腦思考所學習的內容,真正參與到課堂中,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中有所收獲。
(四)課堂小結
學生一節(jié)課究竟該收獲哪些內容,究竟該掌握到什么樣的程度也許因為個體差異而有不同的認知,因此需要教師進行畫龍點睛,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相應我確定的課堂管理制度是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明確其應該掌握的最低標準。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也給同等水平的其他同學相應的壓力,讓學生間形成良性的競爭。
(五)當堂檢測
學生對一節(jié)課的收獲及其表現有所期待,教師對自身的教學效果更是期望很高,然而究竟所達到的效果如何,學生和教師均可以憑借檢測結果進行評價。相應我確定的課堂管理制度是學生必須獨立保質保量完成當堂檢測的題目,不得抄襲或做其他事情不認真答題。這樣做的目的是將學生真實的答題情況呈現出來,學生及教師才能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有效的評價,并針對評價的結果進行合理的分析和及時的改進。
二、課堂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及教師管理意識的價值體現
(一)課前準備
學生課間休息只有十分鐘的時間,如果不能合理安排時間很容易造成遲到現象,一個學生的遲到不僅影響其個人的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而是課上一一相扣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甚至會影響到其他同學及班級整體,所以教師自身要樹立管理意識,提前進入班級與學生共同進行課前準備,督促并檢查學生,幫助其養(yǎng)成習慣。
(二)知識回顧
學生很容易出現背筆記或者被提問時完全照搬筆記回答問題,所以教師應該有意識的避開提問筆記或學案上記錄的固定問題,而是要通過當堂檢測學生出現的具體問題設置問題,并針對具體學生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知識回顧,這樣取得的效果才會更加明顯,學生的收獲才會更多,積極性才會更高。
(三)探究新知
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的基礎水平及認知差異,很容易出現脫離課堂,開小差的情況。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應有意識的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收獲到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感受自身的價值體現,不斷樹立學習的信心。
(四)課堂小結
學生進行課堂小結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直接根據教師的板書內容進行簡單的總結,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勵學生總結方法性及技巧性的內容,培養(yǎng)其學科學習方法及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高效的整合課堂內容,產生學習興趣及發(fā)展個人能力。
(五)當堂檢測
學生容易出現偶爾的抄襲或不認真答題情況,缺少持之以恒的決心,教師需要時常提示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并堅持不懈的進行督促檢查,讓學生意識到當堂檢測的重要性及養(yǎng)成小卷高考化,高考小卷化的良好答題素養(yǎng)。
三、課堂管理過程中的心得
課堂管理要想取得最佳的效果,需要教師有較強的管理意識,敢于管理,善于管理,還要做到持之以恒,嚴中有愛,讓學生理解教師的管理意圖,認可教師的管理制度,體會到教師的嚴謹認真,真正從課堂中收獲到知識及存在的價值,我想這樣的課堂管理一定是高效的,學生一定會通過日積月累的課堂管理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漸提升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以優(yōu)異的成績呈現出課堂管理的效果,教師更會收獲知識水平及專業(yè)素質以外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zhí)鞂氈吨黧w性教育》 教育科學出版社
[2]李曉峰著《課堂管理策略》
[3]陳明芬著《談如何有效地管理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