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潔
一、研究背景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建立,對教書育人提出了更高的價值追求
2.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對于社會轉型期德育育人提出新要求
3.基于學校育人目標的實踐和探索,對于班主任工作迎來新挑戰(zhàn)
二、概念的闡釋及班級構成情況的特點
1.在學校育人環(huán)境中如何正確定位班級文化
班級是學校發(fā)揮育人功能的一個重要載體。作為傳承人類文化、文明之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應有著自己的獨特的文化內涵,而這一文化內涵應對學生的教育和學習、成長、成才起著積極的熏陶、影響,是為孩子學習、生活創(chuàng)設的一個寬松、健康、文明的環(huán)境。但從教二十年以來卻發(fā)現,絕大多數的班級集體,往往可能只是一個外在形式的學校“單細胞”之一,或多或少欠缺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對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的激發(fā),對學生的心理感受的關注,以及對學生今后成長、發(fā)展的需求產生的積極作用可能甚微。
2.什么是班級主題活動創(chuàng)建的班級文化氛圍
所謂班級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班級師生通過教育、教學與管理活動,創(chuàng)設和形成的精神財富、文化氛圍以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文化氛圍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tài)。班級文化構成了班集體形成和發(fā)展最穩(wěn)固、最有活力的基礎,體現了一個班級特有的風格。它反映的是班級這個特定的社會組織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是一種滲透在班級一切活動中的東西。它是以班級為主要活動空間,以師生為主體,以班級物質環(huán)境、價值觀念和心理傾向等為主要特征的群體文化。
班級文化是由顯性的班級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隱性的班級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織而成的。班級主題活動創(chuàng)建的班級文化氛圍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智能的提高、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都產生著獨特的作用。
3.基于怎樣的班級群體構成以自主發(fā)揮活動特色
高三(10)一共有38名學生,學生組成非常特別,其中女生37人(包括女籃7人),男生1人,再加班主任也是語文學科女性老師,真正可謂是一支“娘子軍”。又因高考科目3+3的影響,班級學生加試科目品種繁多,除了大三門學科以外,加三學科綜合了年級中的各種可能的組合,物理2人,化學10人,歷史26人,政治38人。首先在加試分組上的復雜性,導致班級課表組合繁雜,排課造成很大困難,班級師資隊伍龐大,學生人員進出流動性較大,整體人員一直不夠穩(wěn)定。其次,文科為主的班級,最大的障礙在于數學的學習,學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數學老師配備的課時也是超過一般的班級,但是整體二極分化比較嚴重,老師授課遭遇困難指數最高。第三,學生來源眾多,因沒有高一的基礎班打底,學生個體獨立性比較明顯,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明顯較少。
基于以上情況的班級特點,如何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既能發(fā)揚學生特點,又能培養(yǎng)出一支素質良好的班干部隊伍,共同協(xié)作,通過系列主題活動來打造具有獨特的班級特點和風格的班級文化,為班級學生搭建一個張揚個性、多元發(fā)展的大舞臺。
三、以“活動”構建班級文化,以“特色”促學生和諧發(fā)展總體目標
以“主題特色活動”構建班級文化特色的探究,總體目標是在學校育人目標的全面指導下,通過建立班級自主民主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通過階段性的主題教育(包括日常管理制度建設、規(guī)范意識教育,學校大型德育活動,團委主題實踐等)的形式,由班主任主要全程參與、全面指導,班干部積極組織實施,努力形成健康、民主、有序、和諧的班級管理氛圍,積極創(chuàng)建充滿人文情懷的班集體文化,從而進一步實現學生個體的自我發(fā)展。
實施這一課題探究的最終目標要求,也是班級學生全面適應、綜合發(fā)展的目標要求。雖是個體的自我發(fā)展,但是作為一個社會人,作為建平學生,在學校的德育課程教育下,在老師團隊良好的合作教育引導下,在集體特色活動評價過程之后,最終促進實現學生個體自我綜合發(fā)展。
四、開展班級主題特色活動的具體實施途徑
1.“對話古今”——拓展課堂,豐富課程內容
2.“初心之旅”——拓展形式,加強青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3.“志愿公益”——特色創(chuàng)新,在社會實踐中學會關愛勇于擔當
五、開展班級主題特色活動的意義和價值
1.從班級文化建設及發(fā)展來看
班級活動增進了師生感情,健全了學生的品德性格。班級主題特色活動就像是一條愛心紐帶,連接了教師與學生、學校與家庭。通過班級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內心世界,也健全了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凝聚了班級向心力,增強了學生的榮譽感。
2.從學生個人領導力培養(yǎng)來看
(1)班級主題特色活動開展,將達成對于學生的終生發(fā)展的重要價值體現。
(2)確立班級內主體培養(yǎng)對象,將更好地使活動目標集中,創(chuàng)新執(zhí)行力扎實落實。
(3)最大程度兼顧人員構架組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力優(yōu)勢。
(4)需要外部因素注入才能培養(yǎng)更高質優(yōu)秀的學生。
六、研究反思
1.班級工作的研究如何保持其持續(xù)性、延續(xù)性、時效性
2.班級工作中教師指導作用如何進一步發(fā)揮
3.班級工作探究對學生今后發(fā)展如何進一步跟蹤
4.班級活動如何更好地處理活動與學習的關系
5.班級活動開展如何解決學生個體發(fā)展不平衡的困惑
實施班級活動組織管理中,班主任自始至終應當是一個引領者和指導者,在學生全員全面的自主開展活動中,班主任自身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勤觀察、勤督促、勤指導,使班級沿著正確軌道順利發(fā)展。另外班級的任課老師,學校建立的相關“導師制”也是輔助的合作團隊。雖然是班級學生自主的特色活動開展,但是還是要充分發(fā)揮全員德育的環(huán)境育人氛圍,即老師全程全面參與指導下,實現班級學生特色活動建立構建班級特色文化。
綜上所述,想借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話以概括自己的思考,“青年興則國家興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始終要鼓勵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