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圣誕節(jié)前夜,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
課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故事性強。文中小男孩面對新車的種種表現(xiàn)和保羅由此產(chǎn)生的心理變化交替敘述,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很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切感受,激發(fā)學生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從字里行間感受男孩美好的心靈。
2.過程與方法:在自讀自悟中讀通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在合作交流中讀懂課文,體會男孩對弟弟的真摯情感,感悟“給予是令人快樂的”精神品質。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的含義,激發(fā)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從人物的語言和行為中體會他們的心理,并憑借語言材料,在反復的朗讀中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實感受。
2.難點:領悟“給予是快樂的”內(nèi)涵,懂得從小樹立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高尚情操。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請看圖片,從他們的臉上你看到了什么,請用一個詞形容他們的心情。
2、在生活中,你什么時候最快樂?
3、可是,美國作家丹·克拉克卻說:《給予是快樂的》
4、誰來說說“給予”的意思?
5、自讀導讀語,并畫出學習要求。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讀一讀,想一想:
1、課文中的人物有哪些?用圈畫出來。
2、課文圍繞“給予”講述了他們之間的什么事?
3、指名回答。
三、再讀課文,品味給予
1、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2-11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文中令人意外的地方。
2、生自由匯報。
(1)“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給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錢?”保羅點點頭。男孩驚嘆地說:“哇!我希望……”
這個句子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
在保羅看來,男孩希望什么?(男孩希望也有這樣的哥哥)
男孩卻說:(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2)文中令你意外的還有哪些地方?
學習交流:“先生,你能把車開到我家門口嗎?”
保羅想的是:坐一輛又大又漂亮的車子回家,在小朋友面前是很神氣的事。
而男孩的想法卻是:讓殘疾的弟弟坐在車里,親眼看看好看的圣誕禮物。
3、其余的幾次意外,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交流。
4、完成練習
小弟弟是因為____而快樂。
男孩是因為____而快樂。
保羅是因為____而快樂。
四、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1.出示圖片
2.在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一些給予是快樂的事情呢?(動筆寫一寫,再交流)
3.總結:的確同學們也給予過別人很多的快樂,我也想送給同學們一句話:“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給他人一份關愛,同時你也會收獲一份真正的快樂。給,永遠比拿愉快。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