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琪
摘 要:評價是幼兒園活動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幼兒科學活動中,教師對幼兒合理有效的評價能直接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本文我將以小班幼兒的科學活動為載體,結(jié)合幼兒科學活動的評價現(xiàn)狀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評價環(huán)境上營造“一境”,在評價過程中注意“二適”,在評價方式上追求“三動”。從而促使幼兒在科學活動的這片“大?!敝?,可以更快樂地“遨游”。
關鍵詞:幼兒;科學活動;評價策略
《指南》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而在幼兒園里幼兒最直接的科學學習就是科學活動,如何在科學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評價”一法功不可沒。但在評價的過程中,我們的評價時機、評價內(nèi)容、評價方法是否都適宜,老師們也是“迷霧重重”。為此我在實踐中梳理出幾個策略與大家一起思考共勉。
一、“一境”----創(chuàng)設情境 激情引趣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一般是以教師為評價主體。我們常常會對幼兒科探的過程和結(jié)果給予嚴肅正經(jīng)的評價。比如在《蛋寶寶,站起來》活動中,讓孩子們探索用怎樣的方式可以讓雞蛋寶寶站的更牢。以往,我們教師總是直接評價出誰的方法好或不好。但如果我們能創(chuàng)設一個游戲性、趣味性的評價情境,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探究興趣,還能讓幼兒在評價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科探能力。
讓孩子們帶上“雞媽媽”的頭飾,去看看自己的“孩子”(雞蛋)有沒有安全站立。當起雞媽媽的孩子們一下子熱情大漲,前后左右地評價起某某的蛋寶寶站地很牢固,某某的蛋寶寶身子一邊倒了。
二、“二適”----適合適時 因材施教
科學活動是五大領域中最理性、嚴謹?shù)念I域;科學評價是幼兒科學活動中最無聊、嚴肅的環(huán)節(jié),而我們的孩子還停留在最活潑、靈動的年齡上。怎樣的評價適合本年齡階段的孩子,什么時候評價可以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更大的興趣?
(一)適合——適合年齡 符合目標
《指南》指出:“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边@就要求教師在對幼兒科學活動中的評價盡量不要理論性,專業(yè)化。比如在抽水機實驗中,針對小班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我們不能以專業(yè)化的詞語,壓力、水壓去評價孩子操作是否合理,也不能以枯燥乏味的語言去評價幼兒。當發(fā)現(xiàn)個別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時,我們可以將水壓示意圖給孩子看看。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幼兒來說,示意圖比語言來的更有評價的說服力。
(二)適時——抓住時機 點石成金
評價并不是一個活動結(jié)束的標記,而應貫穿于整個科學探究過程。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有價值的觀點、閃光點和困惑,進行適宜的評價需要。把握好評價的時機,對激發(fā)幼兒的科探興趣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三動”----策動互動主動 靈活調(diào)控
幼兒科學活動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而評價是幼兒科學活動的一部分,如何調(diào)動幼兒評價的主動性,如何從單一的教師評價改為多元化評價等也都是我們需要探析的地方。
(一)策動——形式多樣 不拘一格
教師傳統(tǒng)評價方式就是對幼兒科學活動后的一個結(jié)果給予總結(jié)性的簡單評價。如語言上的:“很好!”“你真棒!”然而這些簡單無趣的評價并不能促進幼兒在科學活動中更好的發(fā)展。
1.過程性評價
在幼兒科學活動中,我們更應注重的是幼兒的活動態(tài)度、多種試驗方法的嘗試、遇到困難分析原因、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能力等,而不是一個原理。如在《如何讓一張紙站立》科學活動中,一孩子想盡辦法都沒能讓紙站起來,但教師沒有批評他,反而對他不斷努力探索的過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從此,這孩子在任何科學活動中都能激情飽滿地參與到科學活動中來。
2.夸張的肢體評價
在語言活動中教師總是用抑揚頓挫、生動有趣的語氣語態(tài)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可見,小班幼兒的孩子更喜歡生動形象、夸張的表現(xiàn)形式。當孩子以熱情飽滿的狀態(tài)投入到科學活動中時,教師就要以同樣熱情、夸張的方式來評價幼兒的科學活動。如當孩子興奮地拿著杯子向老師展示自己試驗成功的結(jié)果時。我們應該同樣要用興奮、熱情的態(tài)度回應她?!巴廴?,你簡直是一個魔術師?。ㄅ氖?,表情夸張)好神奇!能告訴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嗎?”
(二)互動——師生互動 生生互動
在科學活動中,評價交流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適當放手教師評價者的地位,讓孩子參與科學活動中的評價,更加可以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1.師生互動——自評為先 平等對話
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探索之后,都有一種表達的潛力和傾向。幼兒可以對自己在科學活動中表現(xiàn)進行自我評價,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如在《吹泡泡》活動中,一孩子興奮地說:“老師,我覺得自己是個小天才!你們都要用嘴巴吹泡泡,這樣不衛(wèi)生又不方便!”教師疑惑地問:“那你用什么辦法吹?”孩子雙手舞動著泡泡工具,在風的幫助下,泡泡一個一個地被“吹”了出來......
2.生生互動——他人評價 分享交流
同伴是幼兒最喜歡的交流對象,因為他們之間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另外,幼兒的評價并不局限于語言,繪畫、手勢都可以作為幼兒之間評價的媒介。如在《不同的連接》活動中。孩子們通過不同方式的拼接,拼接出了不同形狀的作品。教師邀請小評委們通過“站隊”(喜歡哪一個就站在哪個作品面前)的方式,評選出了本次科探活動中的最佳科探作品。
(三)主動——自主評價 樂于表達
《指南》中提出:“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她們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庇纱丝梢?,怎樣讓孩子主動地去評價自己、同伴在科學活動的表現(xiàn),一個寬松民主的交流環(huán)境至關重要。如在《人造雪》的科學小實驗上,我讓5個孩子為一組,鼓勵幼兒對自己或同伴剛剛在實驗操作中表現(xiàn)給予評價,主動評價的幼兒和被評價的幼兒都能獲得一次小老師的稱號。
幼兒科學活動中的評價需要教師擁有很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需要我們挖掘出每個幼兒身上隱藏著的巨大潛力,充分突出評價方式多樣化的理想狀態(tài)。在評價中學習,在學習中評價,讓多元化評價活動成為科學學習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相信我們老師會將“評價”這把寶劍用的相當錚亮!
參考文獻:
[1]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 解讀》,幸福新童年編寫組,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3] 《幼兒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陸蘭,背景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