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濤
摘 要:為加快藏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提升西藏基礎教育質量,教育部等四部門依據(jù)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于2015年12月聯(lián)合印發(fā)了《“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三年來,援藏教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雪域高原奉獻青春和汗水,促進了當?shù)亟逃降拇蠓忍岣撸诮虒W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需要認真思考,及時加以解決。
關鍵詞:“組團式”教育援藏 援藏成效 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扶貧先扶智,2016年,來自17個省市的援藏教師響應國家號召,肩負重托,告別親人,遠赴西藏,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力爭把藏區(qū)教育事業(yè)搞上去,把教學質量提上來,與藏族教師一起共同培育雪域高原最美“格?;ā?。自此,“組團式”援藏教師成為援藏大軍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成效明顯
實施“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以來,廣大援藏教師真誠付出、真心融入,積極發(fā)揮引領示范作用,內地先進的管理理念在西藏各學校中得以推廣、先進的教學方法得以實施、先進的教學設備廣泛應用,教育科研工作也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學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都有了顯著提高,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推動作用是明顯的、突破性的,如日喀則市上海實驗中學2017年高考上線率達100%,拉薩北京實驗中學2018年高考上線率達99.84%,對藏區(qū)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組團式”教育援藏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是首批“組團式”教育援藏,沒有現(xiàn)成的模式和經驗可供參考,各省市在組團援藏教師的選拔、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組團援藏教師在班級管理、教學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困惑,亟待解決。
1.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總體來說,大部分援藏教師個人素質高、能力強、態(tài)度認真、敬業(yè)奉獻,把援藏工作當成一項嚴肅的政治使命和光榮的政治任務,以高度的責任擔當去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但在個別教師中也存在業(yè)務不精、能力不強、政治覺悟不高等現(xiàn)象。還有的教師普通話不標準、方言濃,嚴重影響了知識的傳授,這也是各省市教育部門在選拔援藏教師中應注意的一個問題。
2.教學方法不接地氣
很多援藏教師都是內地學校的骨干教師、教學能手,帶來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成熟的教學方法,但有時在實際教學中對校情學情研究不夠,盲目照搬內地事例、情境舉例子、打比方,本地學生既不熟悉也不理解,教學方法不切合實際,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
3.師生交流存在障礙
雖然現(xiàn)在藏族學生從小就學普通話,但有時理解一些詞匯時還是有困難,藏族教師在上課時對有些不好理解的內容可以用藏語點撥,但援藏教師基本不會藏語,與藏族學生交流存在語言困難。另外,援藏教師來到西藏之前,基本上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培訓,不了解西藏及藏族文化,對西藏歷史發(fā)展、文化傳承、宗教信仰、風土人情知之甚少,很難引用本地具體事例輔助教學,和學生在情感交流上也存在距離。
4.團隊之間交流欠缺
17個省市援藏,在西藏每個地市都有幾支團隊,如拉薩有北京、江蘇兩支組團式援藏團隊,日喀則有上海、山東、黑龍江、吉林四支組團式援藏團隊,這是一個很難得的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機會,雖然平時也有教育沙龍等相互切磋的平臺,但各團隊之間坐在一起相互探討的力度和廣度還是不夠,這也是教育資源的一個浪費。
再一個就是援藏教師與當?shù)亟處煹纳疃冉涣鞴ぷ髯龅眠€不夠好。受援學校非常重視援藏教師作用的發(fā)揮,在促進融合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開展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工程,藏族教師與援藏教師集體備課、同上一節(jié)課活動等,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深度融合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細做實?!敖M團式”援藏教師原則上是一期三年,但實際上各省市援藏時間不統(tǒng)一,一年、兩年、三年都有。教育是個系統(tǒng)工程、具有周期性,組團教育援藏時間偏短,不利于教學銜接,也影響到“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的整體成效,最好統(tǒng)一明確為三年一輪換,同時鼓勵優(yōu)秀援藏教師長期援藏。
三、對策與措施
1.精準選撥組團援藏教師
各省市在選派援藏教師時要統(tǒng)籌規(guī)劃,做好前期的調查研究工作,與對口援建地市教育部門提前對接,明確受援學校所需教師數(shù)量、學科分布,按需選撥援藏教師,精準援藏。同時,各省市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選派教師的質量,無論是教學能力、政治覺悟、責任擔當,還是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普通話水平都能夠符合援藏工作的需要,為西藏教育事業(yè)輸送精兵強將。
2.重視教育方式方法運用
援藏教師要把內地先進教育理念與當?shù)匦G閷W情有機結合,不能機械生硬的照搬照抄,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藏族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薄弱一些,使用全國統(tǒng)一教材,參加全國統(tǒng)一考試,確實有一定難度。為解決這個難題,部分援藏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和藏區(qū)特點改編教材與復習題,課堂教學中引用學生熟悉的身邊事、身邊人舉例講解,把教學資源本土化,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3.豐富藏文化歷史知識
援藏教師要想真正的提高教學質量,克服交流障礙,讓藏族教師和學生認可,還要在學習藏族文化歷史知識、學習藏語方面多下功夫。適當?shù)膶W些藏語,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增強親和力,提升教學效果。豐富自己的藏族文化、歷史、宗教知識,可以更好的拓展自己的教學內容,融入當?shù)厣?,增進民族團結一家親。
4.加強教育組團之間交流
各地市組團教育團隊之間應該進一步加強橫向交流,發(fā)揮各自人才優(yōu)勢、科研優(yōu)勢,共同探索藏區(qū)教育發(fā)展的思路、學校管理的措施、教育教學的方法,摸索出一套適合藏區(qū)教育實際,可借鑒、可復制、可操作的教育援藏新模式,在共同研究中達到共同提高。同時,要做好援藏教師與當?shù)亟處煹纳疃冉涣鞴ぷ鳎亟處煵粌H要教方法還要教理念,不僅要共同教研還要一同科研,切實發(fā)揮好援藏教師傳、幫、帶的作用,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進一步推動西藏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
“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是一件新鮮事物,還有很多方面需要補充完善,但它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廣大援藏教師克服高原缺氧的環(huán)境、克服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在雪域高原勇?lián)笕?,書寫大愛,對補齊西藏地區(qū)教育短板,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