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財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對學生邏輯思維與抽象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使知識接受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時常感覺頭疼不已,因此如何尋找一條有效提高數學成績的途徑對于高中生來說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從高中生糾錯能力較低的主要原因入手,并通過對糾錯方式的探究,以期能夠有效幫助學生不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達到提升成績的目的。
關鍵詞:糾錯 高中數學 考試成績 有效途徑
高中時期作為學生升入大學的關鍵階段,因此如何尋找一條有效提升學生考試成績的途徑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能夠意識到糾錯能力對學生提升考試成績的重要意義,從而在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助力學生考入心儀的大學。[1]
一、高中生糾錯能力較低的主要原因
1.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高中生在升學壓力以及繁重的課業(yè)壓力下,每一分鐘學習時間都異常寶貴,雖然學生每天拿到教師批改后的試卷時會發(fā)現諸多問題,但由于時間的緊張或者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很少有學生在面對錯題時能夠認真糾錯,通常都是看都不看一眼等待教師課上講解,或者借其他同學的試卷抄上正確答案,就算是習題糾錯的完成。這種不求甚解的學習態(tài)度,不僅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也使學生在得過且過的學習心態(tài)中,逐漸喪失自主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2.理解能力較弱
由于數學知識結構體系嚴謹且邏輯性較強,對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與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常使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感到十分吃力。而且高中教師在制定教學任務時,通常會將三年的課堂教學內容壓縮至兩年講解,剩下的時間預留出來帶領學生進行系統全面的復習,從而為迎接高考做準備。所以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公式,學生在學習時沒有理解,但是還沒有對概念完全掌握時,新的課堂教學內容又隨之而來,所以在不理解的知識點越積越多的情況下,學生在答題時錯誤百出,即使有心想仔細糾錯,但由于知識點掌握的不全面,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嚴重下降,致使其糾錯能力始終不高。[2]
3.師生間交流較少
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時,時常會以嚴肅刻板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希望能夠以這種方式有效維持課堂紀律,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殊不知學生在嚴肅的課堂學習氛圍下,不僅很難激發(fā)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興趣,也會在教師嚴肅的面容下,逐漸對教師產生敬畏與懼怕之情。所以教師在沉悶的教學環(huán)境中,難在課上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也不能依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與改進,形成教學效果始終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死循環(huán)。另外,教師既需要面對教學壓力,同時也需要面對提高學生升學率和管理學生的壓力,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中顯得分身乏術,根本抽不出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在面對學生試卷中出現的問題時,在課上只能以提問學生“這道題還有沒有同學不會做?”的方式來追趕教學進度,所以不少學生在對教師的敬畏與懼怕之情下,即使有不會的問題也不敢回應教師,更別提在課下尋求教師幫助,所以使學生不會的問題越來越多,糾錯能力始終得不到有效提升,最終對學習成績產生嚴重影響。[3]
二、利用糾錯提升學生考試成績的具體途徑
1.制作糾錯本
俗話說“讀十遍不如記一遍”,所以學生在對習題進行改正糾錯時,不能在心里覺得自己已經會做道習題而放任不管,而是需要落實到紙上來加深學生的記憶與理解。所以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通過糾錯本的使用,完成對數學成績的有效提升。學生需要以題目——錯題原因——解題思路——解題步驟——知識點內容五個步驟進行對錯誤習題的記錄,并在后面留出大片空白,將其他的解題方式一一羅列,或者也可以用于學生日后復習時的解答區(qū)域,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能夠真正的提高學習成績。同時,教師在幫助學生制好糾錯本后,需要讓學生明白不是將錯題一一記錄在紙上,就能真正的掌握習題中所蘊含的知識內容,而是需要學生在課后不停的翻閱,對其中的概念公式進行歸納總結,理清答題思路與題目中所隱藏的信息,才能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真正對知識內容進行理解與掌握,更好的運用到考試解題中,從而達到提高數學考試成績的目的。
2.及時進行糾錯
為了能夠使學生更有針對性的意識到自身在學習數字知識時存在的不足,所以教師可以采用當堂訓練的方式來進行糾錯訓練。例如教師向學生布置習題,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迅速作答,并及時進行批改后總結學生解答習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幫助學生整理答題思路的同時,對其答題格式進行規(guī)范,以保證不因為小的失誤而丟失分數。這種當堂訓練的糾錯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印象深刻,也在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下完成高質量的糾錯。
3.端正學生態(tài)度
學習時間緊張并不能成為學生學習態(tài)度得過且過的理由,學生想要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升入心儀的大學,就更要重視答題細節(jié)在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作用。對于滿分20分的習題,學生即使拿到19分,也需要對丟分情況進行分析與整理,防止在得過且過的學習心態(tài)中,演變?yōu)閲乐氐氖д`。由于為了1分重新抄寫題目和整理答題步驟,的確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將題目與答題過程裁剪下來貼在糾錯本上,用其他顏色的簽字筆在旁邊仔細分析失分原因并在原題中改正,使學生在日后復習時能夠一目了然的意識到出現問題的原因并及時改正,從而有效的提高考試成績。[4]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正處于升學關鍵時期的高中生來說,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為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重中之重。教師需要意識到習題糾錯對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重要性,積極尋找提高學生糾錯能力與考試成績的具體策略,以期能夠在幫助學生考入心儀大學的同時,推動我國高中數學教育事業(yè)的長足發(fā)展。[5]
參考文獻
[1]林敏.在錯誤中不斷前行——淺談高中數學學習的“糾錯”[J].數學教學研究,2018,37(01):18-20+36.
[2]李啟超,榮賀.從高中數學試題到糾錯碼理論[J].數學通報,2016,55(04):47-51+59.
[3]張建.正視學生錯誤巧引糾錯提升——談高中數學學生錯誤生成的價值及糾錯策略[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5(15):8-9.
[4]劉顯晶.糾錯本輔助高中數學教學的探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05):28-29.
[5]鞠洪濤.誤里尋花——談高中數學學習中的糾錯行為[J].數學之友,2012(0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