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姬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4-166-02
課型:唱歌課
教學內容:花城版五年級下冊第4課《夏日泛舟海上》
課時: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夏日泛舟海上》是由英國人費里斯根據威爾第著名歌劇《弄臣》中的詠嘆調《女人善變》改編而成的一首歌曲。該曲F調,3/8拍,采用了大量的音樂的模進和重復手法,節(jié)奏輕松活潑,旋律優(yōu)美流暢,結構規(guī)整,是學習和了解音樂基本創(chuàng)作手法的極好教材。
歌曲描寫了人們在海上劃著船,盡情游蕩的情景,表現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能加入簡單的二聲部旋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2.通過示范、模仿、聽記、創(chuàng)作等方式學唱歌曲,并了解模進和重復。
3.能運用重復和模進創(chuàng)作手法創(chuàng)作簡單的旋律片段,并能在今后的音樂作品中關注模進和重復這一基本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認識、感受三拍子在歌曲中的作用,能加入簡單的二聲部旋律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認識旋律的重復與模進并創(chuàng)作簡單的旋律片段。
教學策略:本課通過講解、聽記、示范、模仿、歌唱體驗、創(chuàng)編、二聲部伴唱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活動,讓學生在熟唱歌曲的基礎上,了解旋律的重復與模進,感受二聲部伴唱的樂趣。
教具學具媒體準備:多媒體、PPT、鋼琴、音樂課本、卡紙字帖、音樂創(chuàng)作卡紙、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用鋼琴敲A、B組節(jié)奏片段,讓學生進行節(jié)奏填空,并熟悉節(jié)奏。
【設計意圖: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節(jié)奏聽覺,熟悉本課主要的節(jié)奏型,并為后面二聲部旋律伴唱奠定基礎?!?/p>
二、歌曲學習
(一)初聽歌曲,感受風格
1.師:聽聽含有A、B這兩組節(jié)奏的歌曲(聆聽全曲)說說歌曲給你的感受。生答:
2.再次聆聽歌曲,問:歌曲是什么拍子?
答:三拍子;劃拍圖示:
3.介紹歌曲:歌曲是根據意大利偉大歌劇作曲家,威爾第,著名歌劇《弄臣》中的詠嘆調《女人善變》改編而成的。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的設定及聆聽,讓學生能對歌曲的風格、拍子有初步的印象,了解歌曲背景】
(二)考考你的識譜能力
1.師:全曲以兩組節(jié)奏為基礎創(chuàng)作而成,請從歌曲上分別找出與節(jié)
【設計意圖:在觀察樂譜和唱樂譜的基礎上熟悉歌曲旋律,既能訓練學生的識譜能力,也為接下來的歌詞學唱和了解旋律的重復和模進作鋪墊?!?/p>
(三)熟悉歌曲旋律與歌詞
師:現在,我們一起學習歌曲的旋律。
1.老師用鋼琴彈奏旋律,用Lü熟悉全曲旋律(了解三連音的含義)
2.學唱第1段歌詞:分組接龍演唱歌詞(畫三拍子圖示唱,每組唱4小節(jié)),學生發(fā)現問題并糾正(邊畫三拍子圖示,注意強拍在每小節(jié)第1拍)
3.全班唱第二段歌詞(畫三拍子圖示唱)
【設計意圖:用Lü哼唱歌旋律、分組接龍演唱歌詞,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熟悉歌曲,為接下來的二聲部旋律伴唱拓展作鋪墊。劃拍演唱歌曲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節(jié)拍感,而且能讓學生進一步體驗三拍子的律動感?!?/p>
4.完整演唱歌曲,回答問題:
師問:歌曲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情景?歌曲為什么用三拍子進行創(chuàng)作?
生答:歌曲描寫了人們在海上劃著船,盡情游蕩的情景,表現了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三拍子有搖曳感,與劃船蕩漾的律動相符。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范唱、提問,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音樂要素對表現音樂形象的作用,進而達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這一目的?!?/p>
5.加入二聲部旋律演唱全曲。
(1)熟悉二聲部旋律。
(2)聽伴奏錄音,老師指揮,一、二組唱歌曲,三、四組用Lü配唱二聲部旋律。(學生做劃船搖曳的動作,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應“著力加強并更加重視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表現力,盡早積累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yǎng)集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所以,老師應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多種方式來進行多聲部部分的學唱?!?/p>
(四)認識旋律的重復與模進
1.師:從簡單的兩組節(jié)奏到整首歌曲作品,作曲家威爾第是怎么做到的呢?原來他運用了音樂創(chuàng)作的基本手法:旋律的重復和模進進行歌曲創(chuàng)作。
2.分小組學習課本關于重復和模進的含義,討論、了解什么是旋律的重復和模進,并在歌曲中舉例說明。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旋律的重復和模進,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fā)現問題,主動獲取音樂知識。從而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p>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一)在創(chuàng)作卡紙上小組合作完成創(chuàng)作
(二)學生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板書黑板,老師用鋼琴彈奏學生的創(chuàng)作,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用手部動作表達自己的評價)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進行旋律創(chuàng)作,在展示、評價中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信心。】
四、課堂總結
師總結:本節(jié)課我們學唱了威爾第的歌曲《夏日泛舟海上》,認識了音樂中旋律的重復與模進這一音樂創(chuàng)作的基本手法。希望能在今后的音樂作品中關注這一音樂創(chuàng)作的基本手法。
備注: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2017年度)立項課題(課題編號:1201741394)《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策略的行動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