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連平
摘要:在本文的敘述過程中,主要是先對高效課堂的概念和理論基礎進行了探究,并加強對高效課堂形式的重要性進行總結與歸納,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應用的具體措施,以此來更好的促進我國高中地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轉型。并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理論;實踐研究
引言: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實現(xiàn)課堂知識內容的傳授。這種教學方式從其本身的角度進行探究來看,主要是失去了人的生命價值關懷性的體現(xiàn),使得學生只能夠在被動的模式下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而不是從主觀的角度來實現(xiàn)學習。這是傳統(tǒng)教學過程的缺陷性體現(xiàn),這一缺陷不僅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實現(xiàn),還降低了教師的實際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當前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加強高效課堂內容的實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高效課堂的概念
高效課堂是高效性課堂的簡稱,其主要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體現(xiàn)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其最為主要的內容就是要求能夠在有效性課堂建設的基礎上達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和實現(xiàn)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并在減少課堂時間規(guī)劃、課堂教學精力投入的基礎上實現(xiàn)教育教學內容的高效性影響。
二、高效課堂的重要意義體現(xiàn)
(一)高效課堂形式的開展促進學生快樂的獲取
學習的快樂主要是在解決問題之后獲得的成就感。在高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給予了學生一定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在自主研究的基礎上來實現(xiàn)學習的有效性,繼而能夠較好的享受到學習本身的樂趣。與此同時,高效課堂還能夠給學生一個進行自我展現(xiàn)的平臺,在改善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壓抑性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天性釋放。讓學生能在知識的世界里盡情的徜徉,最終獲得學習的快樂與幸福感。
(二)高效課堂能夠促進獨立人格和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在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小組劃分,之后讓學生能夠在交流與談論的過程中獲得較好的獨立感。幫助學生在脫離教師和家長的幫助下進行自主學習內容的體驗。在高中地理課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具有自我展示的機會與能力。使得學生能夠盡可能的得到鍛煉,幫助學生相應的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高中地理教育中高效課堂的應用措施
(一)備課環(huán)節(jié)
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及時轉變自身的教育重點,將備課的中心及時轉移到對教學方式和課堂教學活動開展方面的研究。通過這種形式,能夠讓學生加強自身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并促進高效性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實踐。同時還需要加強集體備課的實際效果體現(xiàn)。教師首先就需要對高中地理教材的內容進行重點研究,使得教案的設計具有個性化的特點體現(xiàn)。在尊重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實現(xiàn)教材內容的發(fā)展和再創(chuàng)造。其次,就是要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備課,及時體會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并做好學習問題的階段性反饋。教師還需要在學生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地方進行重點教學,有效解決學生的思維誤區(qū)。
(二)編寫導學案
導學案的基本內容主要是對本節(jié)課程的學習目標、課程教育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進行標注、自學部分的表明以及問題的展開研究。導學案主要是在課程組長在課程開始之前由教學組長進行相關任務的下發(fā),并對不同的教師進行嚴格的教學內容分工,之后再由教學組長對導學案的內容進行審核。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集中對導學案中的問題和不足進行補充,以此來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體現(xiàn)。
(三)分發(fā)導學案,促進學生的自學和預習
高效課堂下學生的自學和預習主要是建立在導學案的建設基礎上。教師在導學案中應當對預習的問題和自學的部分內容予以明確的標注,并要求學生利用雙色筆能夠對其中涉及的問題進行重點標記,這樣在后續(xù)的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就能夠帶著自身的問題進行學習。并自主的進行教材內容的查閱以及文本材料的收集,以此來有效解決學習問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也需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能力體現(xiàn),在尊重學生互相之間的差異性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予以適當?shù)闹笇А?/p>
(四)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的確立
“小展示”指小組內由小組長組織的展示,組員將高中地理課程的學習成果在小組內進行展示匯報,一般由小組長組織;“大展示”指小組在全班進行展示匯報,一般由教師組織。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展示的范圍不同、問題的共性度不同和內容的層次不同。小展示的目的是-方面展示自學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成果,另一方面暴露出來尚未解決的問題,并由學習組長將學習成果或暴露問題匯報給老師,便于教師把握學情,進行大展示。展示階段的時間一般安排30到35分鐘。小展示時,小組長負責導入語、連接語、詢問語和進行補充。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內容的改革,既能夠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行確立,同時還能夠促進教與學的過程性轉變。在此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師生之間良好交流過程和互動模式的建立,加強情感的貢獻與價值觀念的樹立,以此來促進精神世界的完善。與此同時,高中地理學科教學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已經解決了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形式,為了未來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體現(xiàn),還需要全體教師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胡時慰.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高考,2014(4):37-37.
[2]梁文福[1],康榮順[1].以導學案為載體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5):99-101.
[3]陳燕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時代教育,2017(12):88-88.
[4]李健.淺談高中地理的高效課堂教學[J].新課程(中),2014(6):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