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團瓊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快速進步,我國正處在全面改革基礎教育的實踐過程中,開始提倡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此同時,加德納所提出的多元智能教育理論正好與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相符合。因此,文章當中從國家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多元智能教育理念,分析了中小學信息技術多元智能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小學 信息技術 多元智能 教學策略
伴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在各個行業(yè)當中已經開始廣泛的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在社會發(fā)展進程當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墒窃诤荛L一段時間里,大部分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以教師作為中心,教師一味地教,學生一味地學習,以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為主。學生在教學當中始終處在被動的狀態(tài)下,無法真正地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缺乏創(chuàng)造力。怎樣良好的改善這樣的情況,推進我國教育改革,教師們要深入進行思索。為了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探究能力的人才,就需要確定教學本質,在課堂教學當中將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出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讓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促使學生愿意學習信息技術,從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來看,將多元智能理論引入到教學當中進行嘗試。經過利用多元智能教學,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取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下文探究中小學信息技術多元智能教學策略十分必要。[1]
一、設定合適的主題
教師要先選定合適的主題,切入主題當中,教師所提供的主題有關素材是能夠跨越學科范圍的,這就讓信息資源開放,學生可以按照自身的興趣來對相同主題的不同方向進行探究,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材料,充分激起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主題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經過提問、制定計劃、搜索資料、整理信息、發(fā)表看法、積極討論等過程,學生通過使用各種基礎能力,配合各種智能,實現(xiàn)在“做中學”的目的,從而獲得更深入鉆研知識的能力。[2]
二、創(chuàng)設多元智能環(huán)境
若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提供有助于某一種智能發(fā)展的條件,那么基本上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在這種智能發(fā)展上獲得良好的效果。相反,若學生一直未接觸開發(fā)某一種智能的環(huán)境,那么不管學生的生理潛能有多大,都無法被挖掘出來。這就表明教師只有為學生們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環(huán)境,才可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多元智能,并且推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將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作為核心,為學生們提供了發(fā)展多元智能的良好環(huán)境。學生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展開文字處理、數(shù)據(jù)分析、繪圖作畫等等,通過使用網絡實現(xiàn)對多種信息傳遞與交流的目的。從而,教師要給學生們設計出能夠充分體現(xiàn)計算與網絡優(yōu)勢的教學任務,設計出來的教學任務兼顧學生智能水平的差異性,盡量地涉及不同的智能領域,保證學生可以享受“智能公平”機會。[3]
三、提供師生協(xié)同學習機會
多元智能當中人際智能作為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協(xié)同學習不但可以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的交往意識和能力,挖掘出學生的人際潛力,還能夠幫助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實現(xiàn)智能互補的目的。為了加強學生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效果,教師要在學生自愿組合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展開異質分組。單純的為學生分組無法保證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一定要有針對性的展開引導。人際智能的核心是關注自身與其他人之間的差異的一種能力,學生合作完成一項教學任務后,經過對自身與其他人能力、特長的分析,自主確定分工、掌控進度。組建起合作小組之后,教師要帶領學生,讓學生們認識到這時的學習單純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責任感。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出參與者的作用,自然地將協(xié)同學習的作用發(fā)揮出來。經過這樣的合作,學生們逐步認識到團隊的成功依靠團體的協(xié)同努力,進而在小組當中建立起積極、互相依靠的關系。
四、采取多元評價方式
教學當中評價作為一項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教師教學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教師通過學生的評價中反饋的信息,掌握學生基本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優(yōu)勢智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把標準化的試卷作為評價機制,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在這樣的評價之下,教師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當中只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選擇教學內容上也只是關注與考試有關的信息,并未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
多元智能理論給出了一個啟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要從多角度展開,利用多元評價方式。作為評價學生們信息技術學習效果的重要方法,作品之間的交流與評價變得越來越有效。它可以從多角度、多層次來評價學生。作品自我評價可以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的反思智能。在這個過程中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智能提供較大的幫助。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為學生們提供充足的安全感來展開自我評估。作品評價無需只是在完成作品后展開,而是要自然的融入總體學習活動當中來。評價的目的并非是為了比較,而是要提高學生自我意識,讓學生們做到最佳。[4]
總之,多元智能理論與我國素質教育理念在許多方面相吻合,可以滿足我國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的需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直接與發(fā)掘學生潛能有關系。因此,文章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為例,探究多元智能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蘇軍,李小敏,李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5):79-80.
[2]吳遠國.小學信息技術的多元智能教學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45):159-160.
[3]張麗.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信息技術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07):191.
[4]孫慧霞.關于多元智能理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6(21):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