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旖旎
摘? 要:智障教育是現(xiàn)代社會對智障兒童給予關懷的一種表現(xiàn),同時也是現(xiàn)代化教育發(fā)展的一種勢頭。對智障兒童進行教育,與普通教育目的相一致,通過根據(jù)智障兒童的不同特點來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讓其掌握相應的技術與方法,本文將對具體策略進行詳細介紹。
關鍵詞:智障兒童;美術教育;教學策略;應用價值研究
本文對智障兒童的基本特點進行了簡單介紹,通過對智障兒童的日常行為表現(xiàn)進行簡要分析,闡述了關于開展智障兒童美術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并就得出的理論基礎來提出幾點實際教學策略,為從事智障兒童教育的教師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1智障兒童的鑒定方法與特點概述
國際上對于智障兒童的定義為:智力障礙發(fā)生在18歲之前的,在治理功能上和適應性行為上都存在顯著的阻礙,無法正常進行的,一般稱之為智力障礙人群。其中,適應性行為表現(xiàn)為社會性質的以及應用性質的適應性技能。而我國對智力障礙兒童的定義為:智力比正常人低,適應性行為存在實施障礙。另外,智力障礙兒童一般具有如下特點:有的智力障礙兒童平時表現(xiàn)為多動、易怒、孤僻、以自我為中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一般情況下,智力兒童在平時都會保持安靜,精神恍惚。智障兒童的身體也會有一些具體表現(xiàn),如智障兒童面部肥大,看起來不協(xié)調,身體素質也與正常兒童存在一定差異,且語言能力較弱,對周圍事物關心不足等表現(xiàn)。
2美術教育對智障兒童成長及發(fā)展的現(xiàn)實意義
美術教育能夠在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過程中起到補償作用,作為藝術展現(xiàn)的一種主要形式,美術教育在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過程中均能起到積極作用,對于智障兒童來說,這種作用更加顯著。對智障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行為舉止進行分析,美術教育均能對其起到補償作用,藝術能夠讓幼兒進行放松,同時讓其保持較高的專注度和注意力,對藝術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逐漸朝著正常兒童的發(fā)展方向來發(fā)展,藝術活動還能讓該類兒童保持安靜,內心逐漸趨于平靜,有利于兒童的正常發(fā)展。
3關于面向智障兒童進行美術教育的幾點策略
3.1美術教學與實踐訓練相結合
智障兒童在其對應的年齡段,接觸到的美術活動形式有限,有些形式的美術活動難度過高,孩子容易接受不了或者不適應,因此,教師要選擇一些簡單的,且孩子感興趣的美術活動來開展實踐活動。畫畫這種活動,既能夠被智障兒童所接受,同時也是一種常見的、此類兒童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在畫畫的過程中,孩子能夠通過紙筆來畫出內心所想,眼里所見的事物,從而抒發(fā)內心情感。教師要對孩子畫出的東西給予重視,通過分析其中的情感來觀察孩子近期的發(fā)展狀況
3.2美術教學與兒童感知能力訓練相結合
美術教學對于智障兒童的感知能力發(fā)展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對于智障兒童而言,其智力較一般人存在顯著差異,這也導致了幼兒的各項感知能力無法達到正常水平,要想讓幼兒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能力能夠接近正常人的水平,就需要一些啟蒙性質的手段和教育,讓幼兒的感知能力得到發(fā)展。美術教學對于幼兒的啟智過程來說會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美術教學的機會,對智障兒童的感知能力和其他特長優(yōu)勢進行開發(fā)。
例如,在美術教學中,不同的智障兒童對于美術的感興趣方面也不同,有的幼兒喜歡用畫畫的方式來記錄風景,還有的喜歡臨摹人物肖像,這時教師就要進行細致分類,對興趣不同的孩子進行分類集中培養(yǎng),根據(jù)其感興趣的方面來設置培養(yǎng)方向,在教學中逐漸讓智障兒童的感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接近常人水平。
3.3美術教學需要與音樂相結合
美術教學需要與音樂教學相結合方能發(fā)揮其實際價值。美術是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而藝術能夠幫助智力障礙人群獲得心靈上的撫慰以及對世界進行感知。藝術在智障兒童的生活中,對其行為舉止、情緒等方面均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在進行美術教學時,要與其他形式的藝術相結合,比如音樂。要根據(jù)智障孩童的心理特點來選擇合適的音樂。根據(jù)一些專家的建議,在智障兒童的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其需要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來逐漸彌補心里的空缺,從而達到心理逐漸康復以逐漸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并逐漸融入其中。因而教師可以通過音樂來緩和教學氣氛,以美術作為渠道,與智障孩童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讓這些孩子能夠感受到來自社會、學校等各方面的關懷,內心的不健全發(fā)展才能有所改善。
4結語
總的來說,隨著我國社會對于智力障礙兒童的關心程度逐漸上升,社會各界對于智障兒童身心發(fā)展逐漸重視起來。智障兒童雖然與一般兒童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其也享有受教育的權力,也會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提高。對于智障兒童進行美術教育,能夠喚醒兒童內心深處對于美的追求,能夠讓孩子逐漸意識到生活中的美。而美術教育的開展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要從實踐、對兒童感知能力的訓練以及對兒童的交流和信息傳遞能力進行培養(yǎng)為目標,對美術教學進行細節(jié)優(yōu)化,讓智障兒童能夠在其中獲得知識,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陳美媛.美術——一把打開智障兒童心靈的鑰匙[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6):368-369.
[2]? 卓巧珠.有效改善智障兒童動手能力的策略[J].新一代,2018,(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