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已經(jīng)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而這門技術本身就是應用性很強的科目,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要注重生活化和實用化。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應該將技術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實現(xiàn)技術為生活服務。本文所要探究的就是如何實現(xiàn)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生活化教學。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生活化教學
信息技術不管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是十分常用的,學好這項技術能夠為學習和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所以教師要注重生活化的教學,不能將學生限制在課本里,光會學不會用并不是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下面就從原則入手,探究信息技術課程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原則
1.開放性
開放性的主要體現(xiàn)就在于打破限制,可以打破教材的限制,也可以打破課堂模式的限制。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不局限于課本,讓教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用更多生活中的事例來進行教學,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另外就是教學模式的打破,對于信息技術課程這種比較活躍的課堂來說,可以更多的去使用翻轉課堂、小組合作等模式,缺乏思考和練習,教師一味的講解也是無用的。
2.價值性
前面提到,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習和生活提供極大的便利,它本身就是具有很大價值的。而教師們要將這種價值放大,讓學生們體會到這門技術的重要性,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另外,教學中少不了舉例,要注意舉例的價值性,最好是典型的或者是好理解的,晦澀難懂的例子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
3.人本性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的過程還是要以學生為主,在課程設計和安排的階段就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重點、難點的章節(jié)可以多安排幾個課時,加強練習和鞏固。另外,充分尊重每位學生,減少過度的批評,以引導和指導為主,調動他們的積極情緒,鼓勵他們實現(xiàn)自主學習。
二、信息技術課程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措施
1.調動學生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常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計算機也進入了家庭生活,目前計算機應該是每家每戶的必備品了,學生們也是從小就在計算機上看視頻、玩游戲,對于基礎知識是有一定了解的,教師們正好可以利用學生們自己的這些經(jīng)驗,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可以和他們聊一聊他們常玩的小游戲,他們知道的辦公軟件等等,為這門課程打下一定的基礎。而在硬件、軟件介紹的時候,教師沒有必要自己一直講,可以讓同學們自己回答,看誰知道的知識更多,對于不全面的地方及時補充就可以了,這樣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更多。學生通過自己過去積累的知識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可以獲得一定的滿足感,對這門課程的好感度就會隨之上升,有利于調動他們的興趣,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
2.運用生活化素材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要想貼近生活,就可以多運用生活中的素材,這樣有利于學生們理解,也就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信息技術在生活中很多領域都有應用,想使用一些生活化的素材自然不難。信息技術中,有些東西是比較抽象的,但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比喻或者舉例,先讓學生們了解個大概,然后在深一步的講解。比如,在學習查找替換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很多學生不明白這其中的原理,操作過程中也總是忘記先選擇文本,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舉例說明。小明的媽媽讓他煮紅豆薏米粥,但是小明誤將綠豆和薏米放在一起淘洗了,此時媽媽發(fā)現(xiàn)了,要求小明將綠豆換為紅豆,小明就需要在盆里將綠豆挑出來,將紅豆放進去。在這個過程中,這個盆也就是查找替換的范圍,在這個范圍查找“綠豆”,將其替換為“紅豆”,整個過程也就結束了。計算機中的文本查找替換也就是這樣的過程,通過生活化的事例,學生們會更容易理解和操作,出錯的幾率也就會降低。
3.進行生活化的課堂教學評價
信息技術這么課程的傳統(tǒng)評價體系一般是綜合期末成績、其中成績以及課堂表現(xiàn)等平時成績,雖也不是單一的看期末成績,但對于學生們的信息技術應用情況沒有檢查到,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課后作業(yè),以此來進行生活化的評價。比如,在母親節(jié)的時候制作一些電子賀卡,取代傳統(tǒng)的卡片,還能夠增進學生與母親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既教書又育人。教師對根據(jù)學生們設計的賀卡進行打分,作為生活化評價的一部分。另外,可以在每一章節(jié)后給學生們布置一個相應的生活任務,比如在學習《數(shù)據(jù)分析與處理》這章后,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制作表格,制作近一周的氣溫變化折線圖,既結合生活又實現(xiàn)了技術的應用,有利于為教師的綜合評價提供借鑒。
4.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教學資源
在教學中,也不僅僅是教師要運用各種生活化素材,也需要引導學生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信息技術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衣食住行出發(fā),很多生活細節(jié)都與信息技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每學一個新章節(jié)的時候,在課前導入就可以讓同學們分享,自己發(fā)現(xiàn)的生活中可以應用到信息技術的部分,用他們的發(fā)現(xiàn)來豐富課堂。
三、結束語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生活化教學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但并不是一個多么困難的過程,很多教師在平時教學舉例的時候就會選擇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例子,就是屬于生活化教學的一部分,但不應局限于此,更需要給同學們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信息技術的實用性,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利用。
參考文獻:
[1]嚴彬.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生活化策略新探[J].文理導航(中旬),2017,(11):封2.
[2]朱衛(wèi)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生活化教學漫談[J].學周刊,2018,30(30):83-84.
[3]唐霞.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17):174-175.
[4]王可帥.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生活化教學漫談[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9,(2):62.
作者簡介:
張維 男 1977.5 漢 山東臨沂 山東科技大學研究生 中學一級 初中生信息素養(yǎng)養(yǎng)成
(作者單位:臨沂六中北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