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中國共產黨人在90多年奮斗歷程中,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黨的群眾路線,并不斷傳承和發(fā)展。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進一步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深遠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發(fā)展;啟示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法寶,是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牢牢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突出表現(xiàn),是黨的根本工作方法和生命線。在長期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并在實踐中不斷傳承和發(fā)展。
一、中國共產黨人對群眾路線傳承和發(fā)展的歷程
1.天天做群眾工作、講群眾路線:
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創(chuàng)立了黨的群眾路線。早在中國共產黨幼年時期,毛澤東等一批先進分子就將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注重開展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和學生運動,并在這些群眾運動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群眾路線的思想。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深入論述了我們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①。黨的七大把群眾路線寫進黨綱和黨章,標志著我們黨群眾觀和群眾路線理論的創(chuàng)立,并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和鮮明特征。
2.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
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傳承了黨的群眾路線。為此,鄧小平明確地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判斷改革開放是非得失的“三個有利于”標準之一。1992年黨的十四大黨章中對黨的群眾路線作了這樣的表述:“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边@段文字成為黨的群眾路線的明確規(guī)定,至今一字未改。
3.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推進了黨的群眾路線。江澤民明確提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②中共中央鮮明地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內容寫入黨的指導思想中。
4.以人為本:
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深化了黨的群眾路線。胡錦濤明確指出“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③。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提出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為此,黨的十七大全面部署了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強調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
5.更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拓展了黨的群眾路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深入貫徹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拔覀円獔猿贮h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④,“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xiàn),必須不斷為人民造?!雹莸鹊?。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中國的鮮明特征,是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黨完成歷史使命的強大動力。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充分反映了群眾呼聲,維護了群眾利益,體現(xiàn)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牢牢抓住了群眾路線這條黨的生命線。
二、我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歷史發(fā)展的啟示
1.群眾路線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是黨堅持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思想基礎。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思想前提。樹立群眾觀點才能深刻認識人民群眾在改造世界活動中的實踐主體地位和在民主政治體制中的權力主體地位,才能從思想上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坐江山”的官本位意識劃清界限,才能真正理解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深刻含義。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告訴我們,只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的真誠態(tài)度,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2.群眾路線落實與否事關黨的事業(yè)的興衰成敗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原理系統(tǒng)地運用到黨的全部活動中創(chuàng)立形成和豐富發(fā)展的,其靈魂就在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進入歷史新時期,新的形勢和任務對堅持群眾路線提出了新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中,鮮明地提出了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的重大命題。這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判斷。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歷史和現(xiàn)實都表明,什么時候堅持群眾路線,黨群關系密切,黨的事業(yè)就會興旺發(fā)達;什么時候脫離群眾路線,黨群關系就會受到損害,黨的事業(yè)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失敗。
3.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新的歷史時期任重道遠
站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歷史節(jié)點上,我們既有民族復興曙光在前的歡欣鼓舞,又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任重道遠。中國共產黨人要想帶領全國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黨的一切理論和行動中。人民群眾永遠是黨執(zhí)政的力量源泉,只有充分實踐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增強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凝聚黨心民心,才能調動一切力量形成合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4]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5]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3-18(1).
作者簡介:
萬閩劼,1988年11月出生,江西南城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行政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