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見妹
摘? 要:當前,在我國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階段,素質教育成為校園教學的重點,小學校園也是如此,教師還需要再關注學生考試成績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以此保證其后期的良好成長。所以本文以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育工作為例,提出讀寫結合教學方法在其中的融入,希望能夠讓讀寫并蒂開花,讓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 語文? 讀寫結合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和智力處于發(fā)展的初級時期,在這一時期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不僅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和進步。所以語文課堂上的教師,還需要意識到自身所具有的教育義務和責任,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根據文本上的知識點,深入的分析其中所具有的價值和內涵,以此找到寫作的素材,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的同時,發(fā)揮出閱讀教育工作的優(yōu)勢,這樣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夠讓小學生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上變得更加從容。
一、讀中悟寫,以寫促讀
閱讀教育工作在小學階段課堂上的開展,一般情況下主要分成兩個階段的過程:
第一個階段就是語言文字的學習過程,主要內容、掌握的過程,以及中心思想分析的過程,在這一個過程中主要就是,教師需要通過閱讀知識的滲透,讓學生能夠加強對課文中所涉及的語言文字,以及文章中主要的思想內涵進行分析和理解,詳細地了解到這些細節(jié)性東西的寫作方法,以及作者想要表達出的思想情感,感受教材文本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也能夠解決了學生所提出的,到底應該寫什么?以及為什么要寫的問題?以此為寫作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個過程主要包含的就是,思想情感主要的內容、語言和文字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之中,主要就是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文章整體結構的分析和感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習文章中作者所提出的問題,以及所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掌握寫作過程中,具體的思想載體,以及文字的體裁。通過這一部分內容的分析,能夠讓學生在寫作訓練時,不拘泥于形式,提高寫作的效果,這樣才能夠達到小學語文課堂上,以讀促寫的教學目的。
二、讀中學寫,以寫促讀
在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工作實際開展的過程之中,對于小學生來說,讀和寫實際上是兩個相互彌補、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學習過程,因為閱讀主要就是對文章所涉及和包含內容的吸收與理解,寫作則是把自己理解到的內容,充分地表達出來。所以,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通過正確的理解和吸收,才能夠真正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思想情感,因此,讀寫結合是一個必要的教學方法,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師通過對文章閱讀教學工作的逐步引導,能夠讓學生閱讀大量的書籍,提高學生閱讀積累量的同時,把課堂上所涉及最基礎的內容,滲透到教學工作之中,同時讓學生能夠通過寫作,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提高自己的寫作效果。
在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利用讀來促進寫的時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的綜合能力。讀寫之間相互結合的練習,教師可以采用先閱讀后寫作的模式,也可以利用先寫后閱讀的方法。在寫作的過程之中,讓學生養(yǎng)成參考典型文章的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讓學生養(yǎng)成隨手把優(yōu)美的句子和詞語進行記錄的習慣,這樣的習慣形成之后,就能夠保證學生的讀寫不再受到局限,也能夠讓學生提高閱讀的興趣,增加課外書籍的閱讀量,以此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讀中仿寫,以寫促讀
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之中,教師所進行的每堂課的知識講解,都擁有著屬于自己的特色,而語文教育工作所擁有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所以,教師也需要脫離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避免出現(xiàn)僅僅生搬硬套教材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更需要用自己豐富的語言去感染學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文章內容。因為閱讀課堂上教學工作最為基本的準則就是,教師講解的內容需要既少又精,其他方面則都需要學生自主的進行感悟,因為本身閱讀就是一個比較靈活的學習內容,如果教師死板地把課堂的教條傳遞給學生,那么很難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的水平也無法得到提高。所以,教師需要避免整篇課文從頭講到位,而是需要選擇幾個重點的段落,以及難點的知識內容進行講解,抓住其中關鍵的字和曲詞,讓學生能夠學會模仿、學會理解和感悟,進而提高學生自身對于語言的運用能力。
仿寫是讀寫結合中非常關鍵的一項教學方法,學生可以根據寫作的要求,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來,利用課文中的具體表達方法,與自己的思想相互結合,從而達到最佳寫作的目的,這樣能夠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也能夠突顯出讀寫結合的教育價值。例如:在學習《火燒云》這篇文章的時候,作者對火燒云顏色形狀的變化進行了描述,教師就可以針對這篇文章的閱讀,讓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火燒云都出現(xiàn)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在描寫上,作者所使用的詞語和結構有什么區(qū)別?”請你按照這樣的火燒云變化,寫出其他物體的變化,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先對文章的內容有著深入的理解和分析,隨后體會到作者寫作過程中的優(yōu)美語言,以及用詞的優(yōu)勢,進而開展仿寫,這也是學生寫作內容積累的一個過程,更是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的社會中素質教育盛行,這也為校園教學工作的改革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語文教育作為小學階段,學生知識學習的主要課程內容,教師還需要發(fā)揮出這一學科所具有的優(yōu)勢,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才能夠為其他學科的知識學習奠基,同時也能夠為小學生的未來成長指明方向。所以在以上的內容中,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中,閱讀和寫作教學具體的開展方法進行分析,提出讀寫結合的教育策略,希望能夠真正的優(yōu)化課堂教育環(huán)境,提高課堂教育質量,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小燕.讀寫訓練在小學語文低中段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9(08):56-57.
[2]陸寅霞.淺析小學低中學段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0):160.
[3]矯立紅.關于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實踐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