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結構語義學研究的標志性成果,語義場理論將語義視為一個系統(tǒng),并指出詞匯因具有相同的語義特征而類聚成“語義場”。本文從語義場理論的核心觀點出發(fā),針對傳統(tǒng)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探索了教師如何在語義場理論的指導下,進行詞匯教學任務設計,引導學生多維度、系統(tǒng)性地掌握詞匯,進而為有效促進高職英語詞匯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語義場;詞匯教學;高職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劉立立(1987.05-),女,漢族,湖南長沙人,湖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漢互譯與同聲傳譯,英語語言學,英語教學。
一、傳統(tǒng)高職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
在高職英語教學體系中,詞匯教學一直處于基礎性的重要地位。能否順利有效地開展詞匯教學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和應用能力的提高。但高職學生由于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興趣淡薄、學習習慣不佳等原因,在詞匯學習中普遍存在學習方法不當、詞匯理解不深入、詞匯量匱乏的現(xiàn)狀。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主要通過講解和翻譯的方法,并配套相關的聯(lián)系來強化詞匯的字面意義,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英語詞匯的習得,但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便是由于疏忽了詞匯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學生對詞匯的掌握主要是靠大量的孤立式強化記憶,從而導致學生長期詞匯習得的效果不甚理想??梢?,傳統(tǒng)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亟待改革。
二、語義場理論概述
語義場理論是現(xiàn)代語義學研究,特別是詞匯語義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John. Saeed在其著作Semantics中便指出:“語義場的一大影響便是,在同一語義場中的詞,語義聯(lián)系更加普遍” (One effect of lexical fields is that lexical relations are more common between lexemes in the same field) 。該理論的一大顯著貢獻即指出詞匯不是一個個孤立地儲存在人的記憶中,而是以概念形式儲存在包括相關詞匯的語義網(wǎng)絡的框架中、分門別類地儲存起來的。而這一儲存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內(nèi)部成分的相互聯(lián)系性。根據(jù)其理論,語義場是由語義系統(tǒng)中的一群有密切關系的詞義組成的、具有一定語義特征的聚合體。
作為結構語義學研究的一大重要成果,語義場理論為詞匯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它將語義視為一個系統(tǒng),詞義存在于語義系統(tǒng)之中,并指出詞匯因具有相同的語義特征而類聚成“語義場”。
可見,將語義場理論運用于高職英語詞匯教學,將有效地改善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詞匯,進而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全新思路。
三、語義場理論對高職詞匯教學活動設計的啟示
綜上所述,語義場理論可對高職英語詞匯教學活動設計提供科學的指導,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1.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語義場理論的核心觀點為語義是一個系統(tǒng),詞義存在于語義系統(tǒng)中。詞匯教學時, 教師可將所教詞放在相應的語義場中, 引導學生在語義場中根據(jù)不同的語義關系進行理解、消化、記憶詞匯, 敢于發(fā)散思維, 將相關的詞匯串聯(lián)記憶。如:《實用英語》第二冊第二單元中“device”一詞,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同義關系拓展出equipment, appliance等詞匯,并加以區(qū)別,也可根據(jù)下義關系拓展出panel, gear, steering wheel等詞。比如:在講drink一詞時,可根據(jù)下義關系拓展出beer, wine, juice, soda 等詞,也可根據(jù)同義關系拓展出beverage 等同義詞。
2.強化學生的搭配意識。根據(jù)語義場理論,詞匯的具體含義是在縱聚合和橫組合關系中確立的,在設計詞匯教學任務時,教師不僅需要提醒學生不要孤立地學習詞匯,還需引導學生根據(jù)詞匯不同的文體特征、褒貶色彩、語義內(nèi)涵和外延等進行搭配使用,強化學生的搭配意識。比如:在口語表達中,“濃茶”多用“strong tea”而不用“thick tea”。
3.提升學生的歸納能力。根據(jù)語義場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相互聯(lián)系性等特點,除了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教師還可設計一些歸納總結的教學任務,讓學生以某一個詞位的義素為核心, 將與這一核心相近、相同、相類似的詞位組織在一起講解、理解、記憶, 溫故知新, 但應注意指出它們在風格及使用方式上的不同。
比如《實用英語》第二冊第六單元的Text B中,出現(xiàn)了“note”“argue”“point to”等多種不同表達,教師可引導學生在熟悉了這些詞匯的基本意思后,歸納出他們的共同義素,即都屬于在議論文中表示“指出、強調(diào)”的語義場。
參考文獻:
[1]Saeed,J..Seman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7.
[2]束定芳.現(xiàn)代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寅.英語語義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王寅.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
[5]傅志海.詞義場/語義場理論對英語詞匯學習的啟示[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8(2).
[6]席雁.基于語義場理論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新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5).
[7]周維杰.英語語義場新探[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