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旦
摘 要:經濟的發(fā)展加快了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腳步,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員來到城市務工,這也就使得很多鄉(xiāng)村的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所以,本文就主要對應當怎樣對鄉(xiāng)村小學后進生進行培養(yǎng)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對鄉(xiāng)村小學后進生的轉化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希望能夠促進鄉(xiāng)村小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鄉(xiāng)村小學;后進生;教學開展
引言
目前,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中小學生學習課程也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農村學生不能適應全面發(fā)展的各種要求,導致心理負擔過重,學習成績不理想。同時社會、學校、家庭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造成學生產生厭學、焦慮、自卑等心理問題,久而久之形成了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習困難學生,成為了后進生。
一、農村小學后進生成因
農村小學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性,使農村小學后進生的現(xiàn)象普遍且逐年增加。產生后進生的原因主要有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種。
(一)內部原因
其一是學習動力不足。農村小學后進生不想學習的主要原因,排除學習因素外,還有自卑情緒的原因。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家庭條件差,教師對自己關注少,于是拒絕學習,不想學習,沒有學習動力。其二是欠缺學習遷移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思考問題不深入,浮于表面,知識運用不靈活,經常忽視條件的變化,生搬硬套,無法做到舉一反三。學習困難使學生缺乏學習信心和學習動力,進而更不喜歡學習,從而進入“學習差不想學”的惡性循環(huán)中。
(二)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的居住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相對較差,家長受教育程度不高,沒有能力輔導和教育孩子,或者是家長外出務工,沒有人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有欠缺,課堂教學比較無聊乏味,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主要是因為藏區(qū)教師資源匱乏,有很多教師并不具備較強的專業(yè)性以及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學也十分低效,這也就容易使得學生對學習失去學習的興趣,進而成為了后進生。
二、培養(yǎng)鄉(xiāng)村小學后進生教學策略
(一)提升后進生學習的自信心
自信猶如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可以將人的潛能調動起來,讓人在各方面的正能量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而強化自信教育是轉化“后進生”的關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多投入感情。多與學生交流,多鼓勵學生,多傾聽學生的想法,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學生信任你,你說的話才能在他們的心靈產生火花、產生力量。對于“后進生”更應該如此,他們受到部分老師的批評和部分同學的白眼,他們更需要關心,要讓他們情感上與老師融洽起來,才能最終使“后進生”得到轉化。二是多給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俺哂兴L、寸有所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同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和興趣,“后進生”也不例外。例如,有些后進生喜歡參與到一些集體的活動中,如有的學生唱歌較好,有的學生擅長跳鍋莊舞等。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后進生的這些優(yōu)勢來激發(fā)學生參與到學習中的信心。同時,教師還要在理解學生的情況下,多讓“后進生”多分享與同學們一起的快樂,多挖掘他們的優(yōu)點,讓他們的長處為同學們服務,從而得到同學們的認同,進而讓大家喜歡他們。多組織活動,給他們更多展示才能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fā)揮特長和優(yōu)勢,增強他們的自治、自理的能力。三是多讓體驗成功的喜悅。成功是自信的源泉,多讓體驗成功是學生找回自信的關鍵。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學生增強信心,產生爭取更大成功的愿望。體驗成功是矯正“后進生”的可行性辦法,因為它能讓學生拋棄不自信的心理,增強自信心,最終達到轉化“后進生”的目的。
(二)課堂教學中多多關愛后進生
后進生學習信心缺失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認為自己家庭條件差,不被教師重視,進而更不愿意學習,為了扭轉學生的認識,教師在課堂上要重點關注后進生。如果后進生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拒絕學習的狀態(tài),教師應及時給予引導性提問;如果學生不能夠回答出該問題,教師也不要一味批評,而要鼓勵其認真聽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面部表情中去分析其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如果覺得該學生對這個知識點掌握得較好,可以進行提問,當學生正確回答問題之后,其學習信心和學習熱情都會被調動。
(三)課后復習階段,重點關注后進生
許多學生出現(xiàn)學困的原因,一是不懂得如何學習,掌握不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二是沒有及時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或者課后復習方法不得當。所以教師在課后復習階段要重點關注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對后進生在課堂上掌握不好的知識點,在課后練習時要著重講解。教師還可以對后進生進行一些課后輔導,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鼓勵后進生課前積極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復習,多做練習題,從而幫助后進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同時,教師還應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多關注和鼓勵后進生,讓后進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感受到自己被重視,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四)建立學習幫扶小組,鼓勵互動學習
教師不僅要關注后進生的學習情況,還要關注后進生與人交往的情況和教學活動的參與情況。教師可以建立學習小組,用互幫互帶的方式來幫助后進生進步,增加其與同學的交往和互動。許多后進生在學習上存在困惑時,很多時候不敢向教師求教,那么學習小組的建立可以讓成績好的學生幫助后進生進行釋疑解難。這不僅解決了后進生在學習上的疑惑,還增加了其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同時學習好的學生在給后進生解疑的過程也是自己復習的過程,學習小組的建立對于學生而言具有極大的好處。例如,在語文學習中,小組可以采取卡車接龍的方式進行課文背誦,這既有趣味性,又可以全組參與。學生之間還可以互相聽寫字詞,彼此糾正改錯,這種互助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后進生的學習參與度,還可以使其在參與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對小組學習情況進行鼓勵式點評,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關注后進生的心理情況,增加與后進生的交流和互動,讓后進生認為自己是被關注的。
參考文獻
[1]羅學振.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師道:教研,2017(8):29-29.
[2]李春梅.淺析農村小學英語后進生的轉化[J].新課程(小學),2014(7):74-74.
[3]吳汝妹.淺談農村小學音樂后進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都市家教月刊,2017(9):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