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德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最重要的一項內容。高質量的閱讀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在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本文就針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具體研究,希望能在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基礎上,為小學生語文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打下堅持的基礎。
關鍵詞:閱讀深意;語文要領;閱讀能力;培養(yǎng);訓練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本知識外,還要幫助小學生掌握語文閱讀學習的要領,在此基礎上,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訓練,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小學生能夠掌握語文閱讀方法的基礎上,體會到語文閱讀的樂趣,主動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
一、重視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
教師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困難的問題,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1]。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想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在充分考慮小學生行為特點以及心理特點的基礎上,主動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通過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使學生能在才能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
例如:在教學《秋天的雨》這篇文章的過程中,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十分有限,因此,在學習寫景類文章的時候,很難將課本中的文字轉化成具體的形象,導致多數(shù)小學生對此類文章的學習都不感興趣。針對這種情況,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寫景類文章的興趣,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主動選擇有利的時機,在下雨的時候,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和學生一起到秋天的雨景中去看一看,感受秋雨的美麗,在此基礎上,學生再次閱讀《秋天的雨》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能對文章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領悟,使學生明白文學作品是生活的高度凝練,而不只是學生應付考試的工具,進而體會到文學作品的深刻內涵。以此為基礎,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
除此之外,為了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也可以嘗試將多媒體教學法引入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借助班級的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情境,減少小學生與語文課本內容之間的距離感,使小學生能真正將語文學習當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當成一項任務來完成,培養(yǎng)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二、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
除了課內的閱讀教學活動之外,教師也需要適當延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外延,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參與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手段,不僅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小學生的興趣點,使教師在設計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在充分考慮語文閱讀教學特點以及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基礎上,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使小學生能對課外閱讀的魅力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例如:在教學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之后,在有趣兒的課內教學活動的引導下,很多學生都感到意猶未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嘗試將課內的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外,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2]。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自己喜歡的古詩詞,并利用班會課的時間,組織古詩詞閱讀沙龍活動。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享自己喜歡的古詩詞,要求學生說明原因,小組內選出一名代表在班級交流時間發(fā)言,所有小組代表發(fā)言結束后,評選出優(yōu)秀分享小組,并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對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形成有著十分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除此之外,在課外閱讀活動的組織方面,教師也可以征求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喜歡的課外閱讀活動形式,針對學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要積極采納,并給予學生相應的鼓勵,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外閱讀活動的熱情,提升課外閱讀活動的質量。
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樂趣
文學作品是生活的高度凝練,很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都能找到現(xiàn)實生活的影子,無論是我國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還是國外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都是來源于生活現(xiàn)實跟高于生活現(xiàn)實的。因此,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重視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在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3]。這樣的教學方式和以往教師在課堂上單純講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內容的方式相比,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使是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
例如:教師在教學《守株待兔》一課知識的過程中,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嘗試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有機的聯(lián)系到一起,讓學生認識到,故事中的農(nóng)民表面上看起來很蠢,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守株待兔的心理。與此同時,引導學生想一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我們想要的東西時,有多少時候我們只有想要得到的愿望,而沒有付出實質的努力呢?通過思考,讓小學生能夠受到啟發(fā),明白學習小學語文閱讀知識的真正意義,體會到小學語文閱讀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促進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使小學生對閱讀材料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能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小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教師就要加強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合理選擇教學手段,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同時,為小學生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提供必要的輔助。
參考文獻
[1]佟淑君.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28.
[2]蔣美容.會閱讀深意? 得語文要領——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J].亞太教育,2019(08):81-82.
[3]李祿林,李昌蘭.抓住訓練目標? 培養(yǎng)閱讀能力——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閱讀訓練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6(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