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奪
摘要: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產物,旨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實踐中仍面臨教師教學缺乏有效性、學校忽視課程資源開發(fā)與管理及專業(yè)化師資匱乏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文章提出促進教師教學有效性、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專業(yè)化師資培養(yǎng)等方面的策略,力圖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
關鍵詞: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2-0025-02
在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強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其實踐性、自主性、多樣性、開放性等特點,滿足國家對于培育能力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需求。因此,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受到研究者廣泛關注,但課程在實踐中仍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困境分析
中小學校擔負著落實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xiàn)學?!皩嵺`育人”的重要責任。但其在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面臨以下困境亟待解決:
1.1?教師教學缺乏有效性。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靈活的課程設計理念,對于許多教師來說是較大的挑戰(zhàn)。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難免會發(fā)生教學偏差,造成教學效率低下。
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質和具體內容存在認知偏差。一方面,受學校領導以追求提高升學率為目標和知識本位觀念的影響。教師經常會忽視課程存在的意義,以追求促進學生分數(shù)的提升為教學目標,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中過分依賴教材,傳授書本知識。另一方面,教師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教學主體的專業(yè)力量不強,教學目標把握不精準。在教學過程中忽略課程的具體內涵、實施目的和價值,導致教學活動效率低下。
1.2?課程資源開發(fā)與管理問題。
不同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應各具特色即具有新穎性、獨創(chuàng)性,以此來吸引學生,促進他們積極參與。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實踐探索和實踐創(chuàng)新為主要課程開展形式,與傳統(tǒng)課堂講授有明顯的差異,其課程開展所需的條件和資源豐富多樣。一方面,不少學校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解為課外的活動,忽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內涵。學校缺乏校本資源及校外資源的挖掘,更缺乏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層面的建設和開發(fā)。由于缺乏校外資源開發(fā)會造成阻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出教室的瓶頸。據調查顯示,有58%的教師很少帶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現(xiàn)場去開展研究,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學生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1.3?專業(yè)化師資隊伍匱乏。
一方面,一些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師資隊伍匱乏,主要表現(xiàn)為專門課程教師短缺,有的是由其他任課教師輪流上課。由于一些教師在教育觀念上存在偏差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中會使課程出現(xiàn)學科化知識傳授的偏向。
另一方面,一些學校為彌補教師隊伍問題,采用聘用兼職教師。據調查,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中,兼職教師占84.9%,他們都沒有接受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專業(yè)學習,也缺乏課程開發(fā)經驗。并且,兼職教師流動性較大。學校也缺乏對兼職教師隊伍的培訓與監(jiān)管,忽視對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導致當前綜合實踐教學質量提高舉步維艱。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策略探究
2.1?促進教師教學有效性。
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要指導者,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活動,導致教學效果不佳。一方面,提高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教師應通過不斷學習,轉變觀念。通過自學或與其他專業(yè)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從實際教學狀況出發(fā),不斷總結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中的不足。通過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面培訓、研討活動及不同學校之間的相互交流,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綜合素質,并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另一方面,教師應準確認識和定位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有課程意識。教師應不斷深化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加強對課程目標的研究。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發(fā)揮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積極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因此其不同于對學科課程的定位,要遵從學生生活、好奇心,以活動為載體開展。
2.2?加強課程資源開發(fā)與管理。
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應充分利用校內和校外資源,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體現(xiàn)課程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要求。首先,教育行政部門要強化課程資源的建設。圍繞學校情況、周邊資源和學生情況,提供給學校充足資金用于課程資源的籌備,場地及物料的收集。其次,設立相關管理部門。各個學校必須建立專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部門。其主要職能包括:根據課程要求提供服務,如購買所需物品,尋找適合場地等。此外,重視教師教學的反饋和評價,通過收集師生的教學建議,發(fā)現(xiàn)課程實施中的問題,加強全方位監(jiān)督與管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最后,學校應制定相關的制度。學校應編制對本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fā)的條款,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所需要的資源及具體要求,建立課程資源監(jiān)控小組指導和統(tǒng)籌,并建立相關的課程資源的管理制度,保障其落到實處。
2.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多元化。
理想狀態(tài)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應遵循多元化的原則。首先,教師應樹立正確評價觀,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并且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評價觀。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問題解決、價值體認、責任擔當?shù)榷嗑S度,通過多視角觀察、診斷學生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遵循學生個性化原則,尊重學生個體發(fā)展特點,在動態(tài)發(fā)展中觀察學生。教師應采用表現(xiàn)性評價的方式對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要求教師設置若干的情境或任務,當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完成某項任務時,其具體的表現(xiàn)情況可作為評價其能力和水平的依據。
3.結束語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點,也代表了一種全新的課程形態(tài),其重點目標在于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中小學生綜合素質,但其在實施過程中面臨一些問題,其主要困境是在課程實踐過程中仍面臨專業(yè)的教師短缺、課程資源開發(fā)、教師能力提升等各方面問題。未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過程,需要發(fā)揮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育人作用,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教育管理部門應加強對課程規(guī)范化的監(jiān)督與管理并不斷加強對課程專業(yè)教師的培養(yǎng)、不斷完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王進坤.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校本化實施策略[J].辦公室業(yè)務,2019(16):60.
[2]尹秀艷.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6+11.
[3]范征世.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現(xiàn)狀及策略[A].教師教育論壇(第五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