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 齊志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已經在林政稽查工作中展開全面的應用。為了實現(xiàn)智慧林業(yè)、完善林業(yè)管理制度、優(yōu)化林業(yè)結構,林政稽查人員需合理地科學利用GPS技術開展進一步的工作。通化市林業(yè)站為推進綠色林業(yè),從完善管理水平、開展生態(tài)建設、加強生態(tài)保護、發(fā)展林業(yè)經濟等多個方面出發(fā),突出重點、嚴格管理、認清形勢、強化基礎,優(yōu)化林政稽查工作,進一步落實有效管理,從而完成任務目標。
一、GPS系統(tǒng)簡介
GPS系統(tǒng),全名為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統(tǒng)),它是為了在低能見度條件下操作、引導和控制移動性或者范圍大的物體,包括確定他們三維位置、運動速度和展現(xiàn)姿態(tài)。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輔助編碼器或GPS輔助慣性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實現(xiàn)這種功能,這兩種方法的總體定位精度將由GPS性能決定,是利用載波相位測量實現(xiàn)實時厘米ccuracyGPS定位。
GPS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它包括空間部分(衛(wèi)星),控制部分(地面)以及用戶部分(接收)。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不同用途的移動應用程序的使用顯著增加。這些應用可以在通信、協(xié)作工作、學習、定位服務、數據收集、探索、測試和分析等多個方面改善任何人們的使用方式和生活方式。最便捷的移動應用程序之一是通過個人定位器來進行跟蹤,這些定位器可以跟蹤兒童、工作人員、老年人從而進行個人保護等。開發(fā)這種移動應用程序的意圖是提供智能化且實用性強的工具,并跟蹤他們的運動,實現(xiàn)精確定位解決實際問題。
二、GPS技術在林政稽查工作中的應用
1、采用GPS技術,完成界線定位工作
土地界線定位劃分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員需要翻閱原始資料,對土地進行勘察,以滿足土地征占、合理轉讓等要求,本著“注重歷史、尊重現(xiàn)實、講究實施證據”的原則進行土地界限定位劃分。隨著GPS技術在林地上的應用,應用此技術進行打點定位,能夠進一步解決因精度低、測量面窄、劃分不合理產生的土地糾紛問題,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的負擔。
2、采用GPS技術,測量土地面積
現(xiàn)如今,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智能化的設備也在人民們的生活中大量使用,智能手機與GPS技術結合,可以為林政稽查工作提供便利。例如,安卓應用商店里的“測畝儀”軟件、蘋果應用商店里的“GPS面積測量儀”軟件。兩者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即利用了手機上的GPS功能,通過GPS定位準確測量出這一圈土地的周長,然后再換算成畝數。值得注意的是,手機GPS的功能主要是導航,所以測量者應當多測量幾次,減小誤差。要是想準確測量土地面積還是需要專業(yè)的測畝儀,專業(yè)測畝儀的用法:打開自動搜星功能;選擇平面面積測量,即可進入土地面積測量;根據屏幕指示繞地行走一圈,返回原點之后,按“OK”鍵確認即可;最后測畝儀會自動換算出土地有多少平方米。
3、采用GPS技術,進行土地測繪
在土地測繪中,要實現(xiàn)對整片區(qū)域的全面監(jiān)控和測量??茖W地利用GPS定位系統(tǒng),可以為地籍測量網點的精準度和密度提供正確的界址點。與傳統(tǒng)的測繪方法相比,GPS技術的靈活性、精確性都能夠完美解決地籍測量過程中控制密度的問題,可以對地籍測量網的計劃進行完善。GPS技術延伸出了一種嶄新的測量技術,即RTK,它能夠實時地提供測站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并達到厘米級精度,這種技術則是土地測繪中的一個重大技術變革。
4、采用GPS技術,完善林政管理
①對于林政稽查人員來說,面對占用林地進行生產活動、生產實踐的單位在林地邊界存在過界、破壞界樁等問題時,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及時加以制止,把這種劣質占用土地問題扼殺在搖籃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占用林地的單位在生產活動、生產實踐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地隨時配合林政稽查人員展開檢查及勘察工作,如果出現(xiàn)個別單位人為破壞界樁的問題,林政稽查人員根本不能用肉眼辨別出這種問題的嚴重程度。因此,合理采用GPS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類問題,林政稽查人員可以根據GPS的航跡功能,導入Arc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與林地現(xiàn)狀圖相重合,快速便捷地判斷該單位有無存在侵占土地問題。
②個別單位或者私人為了獲得的高額利潤,牟取暴利,通過采用不合理且不合法的手段對林地進行侵占、開發(fā)和損壞,嚴重影響到林地的再次開放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性。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毀草開荒、大量施肥造成土地大面積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問題層出不窮。同樣地,林政稽查人員也無法簡單地用肉眼勘測出林地所存在的問題,因此,采用GPS技術,及時發(fā)現(xiàn)此類破壞性行為并且制止,有利于幫助相關管理部門完善林政管理制度。利用GPS技術也可以測量勘察問題土地的破壞面積,把GPS航跡導入Arc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與遙感圖、林地現(xiàn)狀圖疊加,把遙感與林地資源相結合,明確破壞性林地的分布情況。
三、建議
目前,我國林地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此類問題大大降低了土地的循環(huán)利用率,破壞了可持續(xù)發(fā)展性。GPS技術發(fā)應用一方面為人們開展工作提供便利。開拓視野和思維模式;另一方面,也為林政管理帶來新型技術,確保開展工作的高質量。林政稽查工作合理采用GPS技術,對處理這些問題有一定的幫助,但GPS技術也有一定的限制性,在地勢陡峭、通行不方便、信號差的地方,需要采用GPS技術與現(xiàn)場實況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實地考察。
綜上所述,GPS技術在林政稽查工作中的應用十分廣泛。為了解決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中存在的一系列土地問題,如土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林政稽查工作人員應當合理地科學運用GPS技術,開展政策性林地保護措施、推進林業(yè)改革、抓好生態(tài)文明建設,實現(xiàn)綠色林地發(fā)展,從而完成稽查工作,進一步為新時代林業(yè)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1.134000吉林省通化市林政稽查支隊;2.134000吉林省通化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