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平
摘 要: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對象包括學前兒童、學齡兒童、青少年及生理或心理存在缺陷的未成年人,也包括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家長、老師及相關人群。未成年人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閱讀能力反映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是一個國家強盛的基礎。
關鍵詞:圖書館 關注 未成年人 閱讀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10-0047-01
一個人的閱讀習慣是和閱讀興趣要從小培養(yǎng),而且越早養(yǎng)成越好,好的閱讀習慣會讓人終生受益。所以公共圖書館要關注未成年人的閱讀需求,為未成年人提供更好更多的閱讀服務。
一、親子共讀,關注學前兒童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
閱讀的興趣需要從小培養(yǎng),早期閱讀可以對兒童的思維、語言、想象力、個性、習慣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培養(yǎng)?,斃麃啞斮e遜認為,只有讓兒童恰當而適時的早期經歷,兒童早期的各種技能才會有明顯的變化,并且逐漸復雜化。[1]“要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等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可見,培養(yǎng)幼兒的早期閱讀非常重要。
公共圖書館要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其中,親子閱讀活動是早期兒童閱讀的主要形式,對孩子的心智發(fā)育、閱讀習慣與風格的養(yǎng)成,親子感情溝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2]除了家庭親子閱讀外,公共圖書館的親子閱讀推廣活動也非常重要。公共圖書館擁有大量的豐富的圖書資源,更有專業(yè)的閱讀推廣工作人員,可以為親子閱讀提供更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服務。如本館的兒童借閱區(qū)為了幫助家長更有效的引導孩子的早期閱讀,先后組織了多次各種繪本,圖畫的主題閱讀推廣活動。如“百科全書系列閱讀”、“優(yōu)秀繪本推薦”、“好孩子成長系列繪本推薦”、“愛不釋手成長必讀經典”等活動,并多次舉辦講座,指導家長如何進行親子共讀,怎樣讀繪本、講故事等更加有效地親子閱讀,有效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并有利于父母和孩子的情感溝通。
二、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中小學時期是閱讀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小學階段,是閱讀興趣最濃厚、求知欲最強、閱讀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大量的優(yōu)質閱讀,將會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伴隨孩子高品質生命幸福成長。但是古今中外的書籍浩如煙海,而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尤其是中小學生,還有繁重的課業(yè)壓力,留給孩子的課外閱讀時間并不多。針對這種現(xiàn)實狀況,公共圖書館要開展閱讀指導活動,引導孩子讀好書、會讀書。圖書館除了教育部規(guī)定的閱讀篇目外,再推薦一些經典名著,并針對小學中學各年齡階段開展各種主題的閱讀推廣活動。如本館少年借閱區(qū)推出“名人傳記”系列、知名作家的作品推薦、“科普”系列等;還組織了讀者喜愛的作家與小讀者的見面會,“楊紅櫻讀者見面會”;還有各種主題的手抄報、征文比賽等。為了更加有效地指導孩子的閱讀,本館在各城市書房組織了“名師講閱讀”系列公益講座,邀請知名專家教師,為本市中小學生開講座,作報告,告訴他們?yōu)槭裁匆x書,指導他們讀什么書、怎樣讀書。通過這些閱讀推廣和指導活動,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效率,開闊閱讀視野,提高學習能力。
三、積極倡導構建“學習型家庭”,提高父母的閱讀認知水平
“推動搖籃的手,是推動未來的手”,“好父母都是學得來的”,為人父母不僅是生養(yǎng)兒女,更要助其成才。但許多父母認識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或有些父母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尤其是0--6歲期間的“啟蒙教育”、“文化教育”、以及6歲開始的“兒童知識教育”,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時期,也是閱讀啟蒙、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認識到這一點,并引導孩子閱讀圖書,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將會使孩子受益終生。但有許多父母回家后各自抱著手機玩游戲、刷微信、刷微博,孩子要么交給老人帶,要么讓孩子看電視。還有一些中小學家長,反對孩子看課外書,眼睛只盯著分數(shù),認為孩子讀課外書會耽誤學習。
針對以上種種問題家長,公共圖書館要開展多種閱讀推廣活動,讓家長認識到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認識到閱讀對孩子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大力倡導建設“學習型家庭”、“書香家庭”,送書進社區(qū)、進校園、進單位,舉辦各種讀書會、國學學習班、閱讀經驗分享會等。本館就針對家長舉辦了“家庭教育”公益講座,“每月一本好書”讀書分享會等各種公益講座和培訓。讓更多的父母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意義,逐漸轉變了教育觀念,并學會引導孩子“快樂閱讀”、“有效閱讀”。
四、公共圖書館要多關注留守兒童的精神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特別是貧困地區(qū)留守兒童的精神成長問題應該成為社會需要重視的問題。貧困地區(qū)文化娛樂形式匱乏,留守兒童又缺少父母的關愛和監(jiān)督,因此,一些留守兒童課余時間或假期無所事事,有些沉迷網絡、玩游戲,玩抖音等,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圖書館要多關注留守兒童的精神成長。因為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只有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貧困才不會代代延續(xù)。圖書館可以用流動服務車送書下鄉(xiāng),每個周末、假期帶去孩子們喜愛的圖書,并引導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并開展“讀書會”、“經典誦讀”、“征文比賽”等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寒暑假可以組織冬令營、夏令營活動,分期分批組織孩子到圖書館參加各種文化活動,可以到圖書館尼山書院參加書法、誦讀、禮儀、繪畫等各種公益培訓活動,培養(yǎng)他們高雅的生活情趣,開闊視野,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有利于他們的精神成長。“小草學堂”就是日照市團組織聯(lián)合曲阜師范大學等高校實施關愛留守學生的服務項目,這個項目的開展非常成功,受到了留守兒童和他們的父母的歡迎。日照市圖書館也加入到這個志愿活動中來,每個假期都為小草學堂的學生送去大量孩子們喜愛的圖書,關注留守兒童的閱讀需求,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結語
總之,公共圖書館要多措并舉,結合自身優(yōu)勢和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擴大服務范圍,才能更有效地為未成年人服務。
參考文獻
[1]瑪利亞·魯賓遜. 0-8歲兒童的腦、認知發(fā)展與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3.
[2]徐艷,李海燕.全民閱讀知識導航[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