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欣
摘要:農(nóng)村教育我國義務教育中的關鍵和難點。農(nóng)村學校面臨著師資力量弱,教育設施不足等現(xiàn)實難題,如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開展素質(zhì)教育,構筑和諧班級,班主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及教育者,堅持以生為本開展教育勢在必行。
關鍵詞:現(xiàn)狀;班主任;學習生活;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1-0099-01
1.農(nóng)村小學班級的現(xiàn)狀
隨著廣大農(nóng)民涌人城市,農(nóng)村學生數(shù)量不斷減少,許多學生成為留守兒童,由于村小條件差,一些教學點撤銷合并,學生集中到相對較遠的村小,中心小學也辦成了寄宿制。學生依靠老一輩監(jiān)護,教育不到位,致使一些學生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覺性,學習馬虎,紀律松散,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同時,農(nóng)村師資薄弱,許多班級都實行包班制,造成學生接受知識的途徑較少,班主任就成為農(nóng)村學生成長最大影響的人。所以,班主任要從實際出發(fā),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管理起來才能有的放矢。
2.從生活著手,嚴格管理,用愛溫暖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有高度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時刻嚴格管理和關愛學生,建立師生之間的真摯友情。法國教育家盧梭說:“凡是缺乏師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發(fā)展,只有真心真意去愛學生,才能夠精雕細刻地去塑造他們的靈魂?!痹诮逃^程中,師愛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2.1 建立健全學生家庭信息檔案
班主任對學生的家庭信息要掌握到位,建立檔案。通過這些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情況。針對單親家庭、留守兒童、貧困家庭等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在生活中給予不同的教育和照顧方式。對缺少關懷的學生,要讓他感受集體的溫暖,社會的關愛。對生活困難的學生,要為他爭取生活補貼,保障他健康成長。全面的家庭信息,也為順利實現(xiàn)家訪工作提供了基礎。
2.2 嚴格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師愛不只是對學生的關愛、愛護,它還包括一個“嚴”字,愛而不嚴非真愛?!白ピ诩毼⑻帲湓趯嵭е小?。首抓養(yǎng)成教育,重點建設班風,抓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必須先做好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充分利用班會、晨會、少先隊活動等多種形式,讓他們學會愛國守法、知禮誠信。還有寄宿學生,要教育他們按時作息,講究衛(wèi)生,科學膳食,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學生們的身心健康。
3.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素質(zhì)全面提高
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靈魂?!苯處熓窃炀腿祟愳`魂的工程師,而班主任是戰(zhàn)斗在前沿的戰(zhàn)士,是一班之靈魂。因此要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言傳身教,不斷轉變教育觀念,促進學生素質(zhì)全面提高。
3.1 學高為師、言傳身教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身教重于言傳,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應成為學生的楷模。因此,班主任要不斷完善自我,時刻保持形象,不能有絲毫松懈,班主任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自己首先要做到同事之間以誠相待,友好共事。老師要求學生講究衛(wèi)生,首先自己做到自己辦公室、休息場所于凈整潔;要求學生書寫規(guī)范,自己做到板書工整,不潦草。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效仿性,老師在各方面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對學生起到正面教育,達到“其身正,不令則從”的育人效果。
3.2 平等對待,正視差異
施教中,對待學生一律公正、公平,在教學中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同等教育,不歧視差生和所謂的“壞孩子”。目前,有些學校為提高成績,抓升學率,采取重點培養(yǎng)的方法,對差生不管不問,放之任之,這些做法不僅失敗,也是違法的。促進學生素質(zhì)全面提高,讓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fā)展,對于小學生來說,就是要培養(yǎng)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身體健康的孩子,決不能教出高分低能、高分品劣、高分體弱的畸形人才。
3.3 建立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競爭是一股巨大的、潛在的,任何外力都不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班主任應利用競爭機制,在班內(nèi)掀起激烈、持久的競爭活動。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為了引導班級活動朝預期的積極方向發(fā)展,必須倡導互助、友好的競爭,其目的是為了大家取得共同的,更大的進步。我從集體活動的表現(xiàn)、班級榮譽的爭取等多方面激發(fā)學生的集體競爭意識、個人競爭意識。建立起一系列激勵機制,培養(yǎng)學生競爭的意識和品格。
4.加強交流溝通,重視心理輔導
目前,小學生面臨的環(huán)境及其心理都表現(xiàn)出新特點。一是社會信息量大,但他們鑒別能力弱,易受不良影響;二是自我意識強,喜激勵而非壓制,但不虛心好學;三是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缺乏毅力和責任感,經(jīng)不起挫折;四是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學生的生理成熟期提前,但缺乏自我約束和自控能力,加強心理輔導已迫在眉睫。
心理健康教育是開啟學生心理世界的鑰匙,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具有顯著作用。班主任要做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做學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和維護者,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
4.1 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尊嚴
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說過,在人的所有情緒中,最強烈的莫過于渴望被人重視。學生有強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教師的重視和尊重。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任何情況下都應以“朋友和共同學習者”的身份與生相處,尊重學生,創(chuàng)設融洽、和睦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得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4.2 開展集體活動,對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良好的集體活動,使學生發(fā)揮主體能動性,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如開展各種競賽活動,讓學生產(chǎn)生競爭意識,學會進取和承受挫折;開展各種文體活動,讓學生發(fā)揮特長,學會發(fā)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開展各種討論、辯論,培養(yǎng)學生分辨真善美的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4.3 做好家訪工作,鞏固心理輔導成果
家訪是做好心理輔導工作的重要途徑。由于農(nóng)村家庭文化特殊,家訪時要讓家長知道從哪些方面、怎樣教育孩子,隨時與老師配合,了解學生在家情況。其次,應適時召開家長會。會上老師及時回答家長提出的問題,溝通多了,就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表現(xiàn),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心態(tài)。
5.結語
總之,要成為合格的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應積極進行探索,創(chuàng)新和總結,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實效。同時,搞好師生溝通,還必須有一定的技巧。只有處理好師生之間的溝通問題,才能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是可敬可親的,既是學業(yè)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個人成長中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