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品
【摘 要】預算編織人員認真負責做好預算編織工作,要求管理人員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管理控制施工階段的造價預算控制。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和市場變得情況,進行嚴格的審批和調整,留有調整余地,才能更好地做到建筑工程超預算的控制,已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的統(tǒng)一。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原因,探討了建筑工程造價預算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原因;控制對策
作為階段性投資控制投資的重要依據,建筑工程預算造價在基本建設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工程造價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受到市場、人為因素等的影響,先期的造價預算經常因無法完全預見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而致使造價預算出現偏差,超預算的現象屢見不鮮,這顯然不利于對工程造價的控制。因此,研究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控制問題從而對造價預算進行有效控制,成為當前業(yè)界所關注的焦點。
1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原因
1.1施工過程中對造價的管理控制不足
在實際的工程施工過程中,造價預算不僅僅是前期工作更是貫穿于整個建筑施工過程。首先預算工作本身就是將整個建筑施工過程連接起來的“紐帶”,其次,只有重視每一個過程的預算控制,才能做到整體的預算控制,在施工過程中忽略預算對建筑施工某一個細節(jié)的影響都可能會導致整體預算超支。一旦發(fā)生了預算超支行為,應該采用科學合理、快速有效地措施及時解決,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且不影響竣工后的質量。
1.2市場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影響
市場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同樣會造成超預算行為。在我國當前經濟形態(tài)下,市場環(huán)境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市場環(huán)境動蕩起伏,難以預測,建筑施工是一個周期長、時間跨度大、范圍廣的工程,所以初期的造價預算工作很難根據市場來制定,因為未來環(huán)境和國家政策同時都在發(fā)生變化。雖然在編制預算過程中考慮了市場的因素,但是在實際過程中這種預算是不合理的、不準確的。同時這種不合理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偏差”,所以預算人員應該盡量避免在其他方面發(fā)生超預算行為。
1.3預算人員能力不足
造成超預算的內部原因之一是預算人員自身能力不足。在實際工程造價中,如果預算人員自身專業(yè)素質和專業(yè)能力不足或者工作經驗不足就會造成工程預算不全面等問題,比如很多工程項目未被考慮,從而造成超預算行為的發(fā)生。另外預算人員如果缺乏預算意識也會造成超預算行為的發(fā)生。預算人員如果缺乏對實際工程現場的考察,或者對現場考慮不充分,不結合實際工程只憑想象和以往的工作經驗等進行預算,也會導致預算的不科學性和不合理性。
1.4造價概預算編制不合理
造價超預算的最根本原因在于造價概預算的不合理。在工程前期,預算人員就需要根據工程實際與設計圖紙,對整個工程的造價概預算進行編制,確定預算的準確數額。上述已講到人為因素,由于預算人員的業(yè)務能力不盡相同,且個人素質也有差異,免不了個別預算人員因業(yè)務水平的不足或因工作態(tài)度工作情緒而影響編制預算時的準確性[1]。
2建筑工程超預算的控制措施
2.1充分重視工程造價預算編制
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依據與基礎,因此要從觀念上對預算編制引起重視,并把握以下重點:
首先,項目立項階段,預算編制人員要對現場的具體情況、工程的施工組織特點等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并以此為基礎開展預算編制;充分分析工程勘查報告、地形測量圖、施工設計圖、相關標準圖集等詳細資料,深入研究施工方案,對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及材料預算價格進行統(tǒng)一。其次,對施工圖紙了如指掌,提高工程量計算及定額單價套用的精確性。預算編制過程中,要對設計圖紙進行深入解讀,以了解設計人員的意圖,做出準確的預算編制分析,并科學計算工程量。最后,對價格因素做出客觀分析,預算價差調整余地。建筑工程的材料成本約占工程總成本的六七成,且涉及的品種多,而材料的價格水平由市場決定,因此預算編制人員要全面了解每種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性能、價格等,對材料差價進行科學調整,最大程度上實現材料預算的動態(tài)管理??梢越⒐こ淘靸r差價預測系統(tǒng),合理預測各工程造價指標的變化趨勢,防止由于價格波動對預算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到造價控制的效果[2]。
2.2加強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預算控制
對工程項目的施工單位而言,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進行造價控制就是降低工程的成本,這就要求施工單位要加強施工管理,優(yōu)化施工組織方案,合理安排施工人員,從而降低施工成本,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科學、合理、優(yōu)化的施工組織設計,能夠直接影響著整個項目的工期,影響整個項目的工程支出成本,從而影響整個項目的經濟效益。在工程實施的過程中:第一,在采購上,要根據工程的進度和相關技術人員編制的材料精度計劃進行采購材料,杜絕材料浪費和資金浪費的現象;第二,對材料的實際用量進行控制,杜絕出現材料實際用量大于材料限度用量。第三,采購人員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專業(yè)技術水平,在采購時要貨比三家,對材料的質量和價格進行對比,選擇質優(yōu)價廉的材料,從而降低資金消耗,以達到最佳的經濟效果[3]。
2.3加強預算審核
從某種程度上講,工程造價預算審核是造價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完成預算編制后,增加預算審核環(huán)節(jié),可最大程度上防止出現漏算、多算、錯算的現象,以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從源頭上控制工程超預算。實際造價控制過程中,由于建筑工程項目體現出復雜性、多樣性的特點,因此要結合工程實際采用有針對性的審核方法,以施工環(huán)境為依據建立適用的預算審核機制。具體而言,造價預算審核的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實際施工過程中產生卻未標注于施工圖紙中的費用,比如施工設備的安裝、維護、保養(yǎng)費用,需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內容收取。其次,重點審核工程量,建筑工程量的準確性對工程造價預算的準確性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進行預算審核時要將該部分作為重點,嚴格按照預算清單、定額標準等進行相關計算。最后,取費審核,該工作需在遵守相關政策文件規(guī)定的前提下進行費率計算,并做好材料價差的調整,以保證其與相關政策法規(guī)相符[4]。
2.4建立完善的預算控制應急體系
建筑工程施工體現出周期長的特點,施工過程中難免發(fā)生突發(fā)狀況及突發(fā)事件,這些因素往往具有不可抗性、不可預知性,因此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預算控制應急體系,加強源頭性預防機制建設,真正實現動態(tài)化的超預算控制。制定嚴格的工程造價審批制度,提高造價調整的機動性。針對施工過程中需要調整的造價部分,要對其可行性進行全面評估,強化過程管理,對事前批準關卡、事中檢查督辦、事后審查審計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預以控制,將造價調整可能導致的各種不利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5]。
結論:總而言之,對工程項目造價的管理來說,造價的預算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工程施工的建設中,對工程的造價進行良好的控制,使投資效益有所提高,就需要對造價預算進行有效地控制。所以,在造價預算的控制工作中,相關人員要對控制問題高度重視,深入體會控制預算的重大意義,并對造價預算控制的重大問題進行合理的探究,運用新方法、新途徑,依據實際的建筑項目的施工,對工程造價進行有效地預算,使建設目標得以順利的完成。
參考文獻:
[1]洪錦嵐,加強建筑工程項目預算造價管理的思考[J].中國科技縱橫2017,(08).
[2]蒙城,淺議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控制[J].廣西城鎮(zhèn)建設,2016,(09).
(作者單位:煙臺市眾哲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