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友
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閱讀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閱讀不僅能夠擴充學生的知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和素質(zhì)教育的普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代教學的需求,同時也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主題式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這種教學模式,本文將就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探究
引言:
小學生剛開始學習生活,由于他們思維活躍,熱愛新鮮事物,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并以此為依據(jù)設計教學方案。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各個學科都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主題式閱讀教學是一種契合小學生心理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投入課堂。
一、目前小學語文閱讀的情況分析
(一)閱讀目的不正確
就目前而言,我國各類學科的教學目的都是提升成績。教師、家長和學生都非常關注學科成績,這種目的是完全不正確的。根據(jù)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學科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就閱讀教學而言,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雖然目前很多學生都開展了主題式閱讀教學,但實際上還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這種徒有其表的教學方法完全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師生和“生生”之間缺乏交流,導致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不深,完全違背了真正的教學目的。
(二)閱讀重點不正確
眾所周知,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但是一些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閱讀的重點,過分關注學生對生難字的掌握,在文章的內(nèi)容和情感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很多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十分粗淺。加之許多教師將閱讀教學轉(zhuǎn)化為一種訓練模式,所以學生無法正確地把握文章的內(nèi)涵,這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響。
二、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探析
(一)選擇合適的閱讀內(nèi)容,確定閱讀主題
在進行主題式閱讀教育之前,必須先確定教學主題。教師應該選擇一些與教學要求相契合的閱讀材料,并以此為基礎確定閱讀主題,之后通過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在選擇閱讀內(nèi)容時,教師應該先了解班上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師在選擇閱讀內(nèi)容時也應該結合教材的內(nèi)容,教學主題應該與教材內(nèi)容貼合,這樣一來,學生的審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鍛煉,同時也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探究。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的《春夏秋冬》單元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關于四季的讀物供學生閱讀,并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探索閱讀內(nèi)容中的四季與教材中描寫的四季有何異同,讓學生從內(nèi)容、修辭手法等方面進行對比。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尋找閱讀主題。生活也是學習和探索的重要場所之一,為主題式閱讀教學提供了許多素材。
在確定主題之后,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收集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取充足的知識,這樣能夠讓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所提升。在收集素材的同時,教師還可以選取一些圖片、聲音等素材進行輔助教學。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創(chuàng)建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
(二)完善主題教學模式,并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小學階段,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技巧,但是由于一些文章在表達方式上較為抽象,小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感受文章想要抒發(fā)的情感,從而理解文章脈絡。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法開展主題式閱讀,通過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文章的主題,把抽象難懂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具象的知識,讓學生在較為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熟練掌握知識。例如,在教學課文《人之初》時,由于三字經(jīng)的語言不是白話文,所以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些困難,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用動畫片的形式展現(xiàn)課文內(nèi)容,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并調(diào)動其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自愿地學習課文內(nèi)容。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后閱讀相關的文章,并以此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為之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三)在實踐中檢驗閱讀知識,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眾所周知,無論是那一門學科的教學,教師都可以通過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xiàn)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對技能的掌握程度,對于主題式閱讀而言,語文教師也應該指導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生圍繞閱讀的主題展開一些趣味性的活動,帶領學生去校園之外感受生活,拓展視野,從而讓閱讀主題得到深化。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語文課文《雅魯藏布大峽谷》時,學生們在教材中領略青藏高原的美麗風光之后,肯定會對大自然的風光充滿向往,這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校外感受自然風光,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這時學生也會自覺地去閱讀相關的書籍,以此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同時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時刻強調(diào)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幫教師減負,而且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把握閱讀技巧,提升閱讀水平,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劉培培. 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6.
[2]許煒. 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初探[J]. 學周刊,2019(20):136.
[3]李國榮. 主題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 學周刊,2018(25):131-132.
[4]丁叢叢. 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