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忠義
摘?要:音樂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營養(yǎng)劑,應該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涯的始末,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初中音樂課堂是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途徑,但是并沒有得到教師與學生的重視,同時其教學內(nèi)容并不能成功地吸引學生的興趣,因此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一直處于低效率的狀態(tài)。據(jù)此,我們應該改變現(xiàn)狀,為學生帶來更新穎的內(nèi)容與方式,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教學實踐
雖然所有的學科都可以看作為一門藝術,但是音樂卻真的是個極具藝術性的學科了。只是可惜,因為中高考制度的限制,讓音樂教學難以發(fā)揮作用,因為除了對于專業(yè)生而言,音樂大多不會受到重視??墒窃诮逃母锏谋尘爸拢瑢W生的全面發(fā)展也逐漸成了我們教育的重點。所以,我們應提升對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讓學生不僅能夠?qū)W好文化知識,還能獲得更多的興趣愛好,進而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
一、 進行音樂基礎教學,幫助學生排除障礙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qū)W會自主學習,我們音樂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排除障礙。只有將學生的學習障礙充分排除之后,學生才能夠?qū)W會自主學習,才能夠從學習中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初中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有許多音樂障礙,有的學生不知道面對樂譜應該怎樣歌唱,有的學生不善于面對大家進行歌唱,還有的學生樂感較差,唱歌跑調(diào)。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應當幫助學生一一解決,使學生從音樂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對于不識樂譜的學生來說,這種情況比較普遍,還需要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教導,讓學生能夠逐漸掌握簡譜的歌唱,認識基本的音符。對于學生音準的訓練,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學習吹口琴的方式對學生加以訓練,增加學生的音準度。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根據(jù)樂譜進行歌唱,還能夠?qū)W會運用樂器將歌曲演奏出來;對于不善于面對觀眾進行歌唱的學生來說,其主要原因是學生性格比較害羞、靦腆,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這類學生多加鼓勵,使學生能夠在歌唱時獲得滿足感。教師可以當學生唱完之后夸獎學生、表揚學生,以此方式逐漸幫助學生建立起信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逐漸大膽起來;對于樂感較差,唱歌跑調(diào)的學生,我們可以采用讓學生進行呼吸訓練的方式,調(diào)整學生唱歌時的呼吸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唱歌時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氣息。并且對于這類學生,還要讓學生每天跟隨歌曲原聲進行練習,使學生逐漸找準樂感。當我們將學生學習音樂的障礙一一排除之后,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也就更高了,能夠從音樂學習中充分獲得成就感,從而使學生的唱功有所提升。學生也會主動了解有關音樂的知識。
二、 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有效吸引學生注意
情境教學的教學歷史由來已久,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不少的便利,在長久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地在改進,形成了一套有效教學體系。教師采用情境教學能夠突破以往教學中因為技術限制而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的現(xiàn)象,改善教學現(xiàn)狀,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來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貼近歌曲的情感,感知歌曲的意境,并能在融入自己的理解后,成功唱出來,打動人心。但是,有的教師在采用情境教學時,仍存在一些問題,諸如對情境理解不深,選用情境不合理,無法發(fā)揮情境教學的積極作用等,制約了課堂的高效發(fā)展。因此,音樂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時,要盡量避免出現(xiàn)這些問題,通過情境來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學習《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時,筆者就為學生用多媒體播放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動畫視頻片段,讓學生通過動畫視頻了解了梁祝的愛情悲劇,體會了梁、祝二人的真摯愛情及封建禮教不近人情的殘酷。接著,筆者為學生播放《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讓學生通過聆聽,想象曲子中所描述的梁?!安輼蚪Y(jié)拜”“英臺抗婚”和“墳前化蝶”三個主要情節(jié)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這樣,筆者通過情境教學,就調(diào)動了學生的視覺與聽覺,讓學生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讓學生感受了人間的寶貴真情。
三、 多元化的模式激發(fā),提升學生音樂興趣
音樂鑒賞不僅僅是我們生活中為了娛樂的“聽音樂”,其中還涵蓋了文化的意味。所以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進行指導學習。即使在數(shù)學、語文的課堂中教師也會盡最大的可能選取不同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何況是本來就體現(xiàn)藝術欣賞的音樂,要使得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聆聽,去感受一段音樂的意味,那首先就要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與興趣點。
其實對音樂感興趣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但幾節(jié)課之后可能對“音樂課”感興趣的說不定就沒有多少了。因此,教師不能以學生不愛學習為由就放棄了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鑒賞的興趣。相比于其他文化課,其實音樂是更容易學出“花樣”的。在初中學生當中,不乏學過樂器、舞蹈的學生,即使算不得專業(yè),但教師依然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展現(xiàn)自己來調(diào)動課堂氣氛,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在每節(jié)課選取幾個對樂器感興趣學生的進行入門指導。例如,在學習《獨特的民族風》時,我們就可以選擇鋼琴,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教學,讓學生嘗試不同風格、不同曲調(diào)的音樂。這種在理論課的基礎上添加實踐活動的教學方式,更能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提升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四、 借助多重有效手段,直觀情境深化感知
現(xiàn)代信息技術憑借自身形真情切的獨特優(yōu)勢,日益走進了廣大一線教師的教學視野,其不僅可以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充分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使學生在形象直觀的情境之中深化對所學知識理解和感知。鑒于此,作為初中音樂教師,我們可以積極探索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有效整合的途徑與方法,利用豐富多彩的圖片或生動形象的視頻來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以此在刺激學生多重感官,深化學生理解感知的基礎上,與優(yōu)秀作品所展現(xiàn)的藝術情境產(chǎn)生共鳴。
例如,在蒙古族民歌《遼闊的草原》課堂教學之時,筆者向?qū)W生播放了歌手騰格爾演唱的《蒙古人》,并向?qū)W生問道:“同學們,你們能聽出這是哪個民族的音樂作品嗎?”學生答道:“蒙古族!”筆者繼續(xù)說道:“沒錯,提到‘蒙古,我相信大多數(shù)同學在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彪S后,筆者利用多媒體幻燈片向?qū)W生呈現(xiàn)了蒙古草原的圖片,讓學生對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接下來,筆者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蒙古風光的紀錄片,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都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而且不時地對其中的美景發(fā)出了連連的贊嘆聲。如此,通過借助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不僅充分刺激了學生的多重感官,使學生體會到了草原的形象美和意境美,而且還使學生產(chǎn)生了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向往與追求。
五、 教學內(nèi)容豐富多樣,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音樂課一直以來都在采用著比較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教師占有主體地位,學生的想法和動態(tài)常常被忽略。這就導致學生對音樂課的關注度不高,并嚴重缺乏興趣。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將學習內(nèi)容與音樂文化相聯(lián)系,不僅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對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更要運用多種方法,豐富音樂課的表演形式,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初中音樂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例如,在教學《獨特的民族風》這一節(jié)內(nèi)容時,筆者播放了《遼闊的草原》《牡丹汗》《宗巴朗松》三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分別代表了蒙古族、維吾爾族和藏族。筆者讓學生對這三首歌曲進行感知,將自己所聽到的情感與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并且選一個代表進行闡述。之后,筆者用多媒體播放與三個民族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注意觀察各民族的服飾與舞蹈等其他元素,然后筆者引導學生根據(jù)各民族的文化,對他們的音樂進行具體分析。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的情感表達,用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優(yōu)化了音樂課的結(jié)構(gòu)。
六、 鑒賞流行音樂風格,培養(yǎng)學生健康審美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市場中流行樂非常多,更新?lián)Q代的速度也讓我們望塵莫及,但是好音樂還是會被大眾記住。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引入流行音樂,需要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之下,教會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賞析,以音樂為本,提升學生的審美力與音樂能力。在流行音樂中,健康的審美代表的是:旋律的優(yōu)美,內(nèi)容的積極向上,格調(diào)的高雅,能夠被大眾所接受與喜歡。但是市場上的娛樂性,使得音樂作品魚龍混雜,甚至歌詞內(nèi)容較為頹廢,這些都是不適合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的音樂,更不適合在初中音樂課堂中使用。因此培養(yǎng)學生健康審美,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音樂引導。
例如,曾幾何時響遍大街小巷的“老鼠愛大米”,可能很多學生沒有聽過,但是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反面教材,像這樣音樂旋律再優(yōu)美,但是歌詞內(nèi)容膚淺的作品,不應該因為學生喜歡,就搬上初中音樂的課堂,音樂教師也應該為學生的健康審美負責。為了加強對學生流行樂的引導,教師應該在課下做足準備,讓學生在追求審美的同時,能夠增長樂理知識。像,筆者在設計“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相結(jié)合的課程時,就在課堂中引進SHE的《我不想長大》,讓學生了解到這是由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主題演變而來。這樣既能讓學生在追求審美愉悅的同時,增長樂理知識,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認識。
總而言之,初中音樂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情感教育的滲透程度。作為初中音樂教師,我們要以學生特點與教學實際為依據(jù),積極探索將情感教育滲透于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途徑,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情感的調(diào)動和陶冶。只有這樣,才能讓初中音樂課真正發(fā)揮出獨特的生命力,進而才能在提高初中學生音樂修養(yǎng)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和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譚志琴.初中音樂教學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應用探究[J/OL].黃河之聲,2019(2):104.
[2]姜玲.淺議民族音樂于初中音樂中的運用與傳承[J/OL].黃河之聲,2019(1):82.
[3]李建良.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歌唱能力的策略[J/OL].黃河之聲,2018(23):88.
[4]孫文婷.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9(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