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牧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人民醫(yī)婦科,江蘇連云港 222200
卵巢囊腫在廣義上泛指卵巢腫瘤,屬于臨床十分常見的一類婦科疾病,患者年齡多集中在20~40歲之間,對其身心健康乃至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損害[1]。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以手術為主,手術方式的選擇與患者自身情況、囊腫位置、大小、生長速率、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均密切聯(lián)系。傳統(tǒng)手術方法為開腹治療,但會對患者造成較大傷害,術后康復速率較慢,易留下較大傷疤,對于女性患者來講較難接受[2-3]。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微創(chuàng)技術得以發(fā)展與改進,腹腔鏡技術的應用備受患者的認可與好評,其具有創(chuàng)口小、疼痛感低、預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4]。該文以2017年1月—2019年5月該院收治55例卵巢囊腫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腹腔鏡手術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該次選擇該院收治良性卵巢囊腫患者55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總計患者27例,最小年齡為20歲,最大年齡為40歲,平均年齡(29.1±1.5)歲,病程時間短則 30 d,長則 2 年,平均病程(1.1±0.4)年,經診斷腫瘤直徑最小5 cm,最大15 cm,平均直徑(8.9±0.4)cm,其中5例患者屬于單純型囊腫,8例患者屬于良性畸胎瘤,14例患者屬于子宮內膜樣囊腫。觀察組總計患者28例,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39歲,平均年齡(29.2±1.4)歲,病程時間短則 31 d,長則 2 年,平均病程(1.2±0.3)年,經診斷腫瘤直徑最小 6 cm,最大14 cm,平均直徑(8.8±0.5)cm,其中 6例患者屬于單純型囊腫,9例患者屬于良性畸胎瘤,13例患者屬于子宮內膜樣囊腫。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經統(tǒng)計軟件驗證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分析。該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許可,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全體患者經診斷均判定患良性卵巢囊腫,符合相關診斷要求;②全體患者年齡范圍在20~40歲之間。
排除標準:①排除手術禁忌患者;②排除患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③排除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具體過程為:對患者實施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腰麻,遵照常規(guī)手術要求實施卵囊腫切除術、剝除術、附件切除術等,術后患者留置導尿管,實施抗感染干預。
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具體過程為:對患者實施氣管插管全麻,調整患者體位至頭低臀高位,參照囊腫位置、大小、子宮大小等合理規(guī)劃穿刺點,輸注二氧化碳形成人工氣腹,維持腹內壓在12~14 mmHg之間。緩慢插入腹腔鏡,對腫瘤情況有直觀的了解,探查腫瘤的形態(tài)、大小、位置、活動深度等,同時在患者雙側下腹做穿孔,分別置入5 mm、10 mm穿刺套管,以用作副操作孔。實施手術時先將發(fā)生粘連問題的腫瘤分離開,再結合腫瘤情況合理選擇手術方法,如卵巢囊腫剝除術、卵巢囊腫切除術、附件切除術等。若腫瘤直徑較大,或為巧克力囊腫,需先將內囊液吸出,再實施剝離術[5-6]。利用雙擊電凝方法止血。由副操作孔將剝離的囊腫取出,以氯化鈉溶液沖洗腹腔,最終進行穿刺口的縫合操作,拔出氣針,手術完成。術后防感染干預與對照組一致。
評估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癥狀完全消失,無殘留、復發(fā)情況;一般:癥狀有所改善,殘留小部分病灶;無效:癥狀未發(fā)生改變或加重,發(fā)生大量殘留或復發(fā)問題??傆行?顯效率+一般率。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包括:手術用時、下床用時、術后排氣用時、總住院時長、術中出血量。以VAS量表[7]評估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總計10分,得分越高,患者疼痛感越強烈。計算各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概率。
選擇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軟件對該次結果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和百分比(%)表示,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經腹腔鏡手術治療后,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觀察組患者手術用時、恢復用時、住院總時長等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更少,疼痛程度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手術用時(m i n)下床用時(h)術后排氣用時(h)總住院時長(d)術中出血量(m L) 疼痛評分(分)觀察組(n=2 8)對照組(n=2 7)t值P值5 0.4 9±1 0.1 3 8 0.4 8±1 0.1 2 2 5.1 5 0<0.0 5 6.3 1±1.2 6 1 3.1 9±1.2 8 1 7.3 5 0<0.0 5 1 4.3 3±2.0 5 2 0.2 8±2.0 4 1 5.9 9 0<0.0 5 4.3 5±1.1 3 8.2 9±1.1 5 1 5.3 3 0<0.0 5 5 0.3 9±1 0.0 4 8 5.2 2±1 0.0 5 2 0.0 8 0<0.0 5 3.0 2±0.3 7 5.9 8±0.3 8 1 5.4 9 0<0.0 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觀察組患者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總概率較對照組相比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n(%)]
卵巢位置在輸卵管的后側下方,由子宮動脈、卵巢動脈實施雙重供血,卵巢囊腫屬于臨床婦科十分常見的一種良性腫塊,患者癥狀表現為腹痛、腹脹、不孕、經期不規(guī)律等,如未及時發(fā)現或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引發(fā)卵巢扭曲、潰破、變形等,導致腹膜炎,另外一些良性卵巢囊腫可能轉變?yōu)閻盒阅[瘤,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另外,卵巢囊腫的增生、形變均會影響精子、卵子、受精卵的傳輸、活動,造成不孕不育。目前手術切除療法是常用治療方式之一,目的在于盡量保護患者生育功能,減小復發(fā)概率[8-9]。傳統(tǒng)手術療法為開腹囊腫切除,需在患者腹壁切開較大切口,患者不僅疼痛較強烈,預后恢復皮膚會留有疤痕,影響美觀。腹腔鏡技術的誕生于發(fā)展提高了手術治療效果,同時對患者造成的傷害較小,患者術后恢復較快,且不易留疤,備受患者的認可與好評[10-11]。同時腹腔鏡降低了對腹腔臟器的損害,使臟器不必暴露在外界,更易于胃腸道功能的復原。
該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1.48%(χ2=5.70,P<0.05), 該研究結果與羅一等[12]發(fā)表文章結論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7%高于對照組73.3%相一致。
綜上所述,良性卵巢囊腫患者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更佳,可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恢復用時,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低,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