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書面糾正性反饋是初中高年級英語教師常用的批改學生作文方式,分為直接書面糾正性反饋和間接書面糾正性反饋兩種。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教師需要靈活使用不同的反饋方式,這樣才能準確地回答哪種反饋方式對英語水平較高或較低的學生更有益。文章對此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初中高年級英語寫作;書面糾正性反饋;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8-0052-01
書面糾正性反饋可以分為直接書面糾正性反饋和間接書面糾正性反饋。教師在初中高年級英語寫作中應差異性地使用書面糾正性反饋。
一、針對不同寫作能力的學生,差異性地使用書面糾正性反饋
第一,對于大部分中高層次英語寫作能力的學生,教師在寫作批改中應該以間接書面糾正性反饋方式為主。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課程評價的目的是促進每個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發(fā)展。間接書面糾正性反饋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己糾正的學習過程,是一種過程性評價,不僅關注結果,還注重學習過程。
第二,對于寫作能力較低層次的學生,教師則主要以直接書面糾正性反饋為主。直接反饋對學生語法知識的重建效果更好,特別是對英語學習初級者和較低水平學習者。因為這些學生很可能不知道正確答案,間接性的反饋根本無法達到自我修正的水平,所以他們更容易在直接性反饋中受益。
二、針對不同學生的錯誤類型,差異性地使用書面糾正性反饋
由于認知背景、寫作習慣、母語干擾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會在寫作中產(chǎn)生不同傾向的錯誤。教師應該及時查明這些學生犯錯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糾正方法。在作文批改中,我發(fā)現(xiàn),對于中低能力學生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動詞、名詞或冠詞三種錯誤,直接糾錯性反饋效果較好。能力稍好的學生在選詞和句子結構上犯的錯誤,使用間接性的反饋效果更好。對于學生在更高層面的內容思想和篇章結構上的問題,教師應該在間接性反饋的細節(jié)上下功夫,采用學生能理解的描述方式進行反饋,效果更佳。
三、針對學生個體性的非智力因素,差異性地使用書面性糾正反饋
作文批改中的學生個體性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對教師的書面反饋所持的態(tài)度和情感。寫作反饋也是一個師生間的情感互動過程。有的學生認為糾錯是教師的職責,錯誤被指出越多,他就越積極地改正錯誤,從中受益。而有的學生則無法接受太消極的反饋,特別是低水平的學生,過多的糾錯會讓他們產(chǎn)生緊張、拒絕等消極情緒。這會影響學生對寫作反饋的理解程度和利用程度。因此,教師就需要有針對性地使用書面性糾正反饋,以達到最佳效果。對于特定學生,教師在反饋時加入表揚性的肯定評價,如劃出他們作文中的好詞好句,可以激勵他們的寫作熱情,增加他們的成就感,降低他們的寫作焦慮。
四、靈活性、綜合性地使用書面糾正性反饋方式
(1)對較低層次寫作能力學生運用直接書面糾正性反饋時,必須要求學生對反饋內容進行整理、默寫或口頭反饋。否則,學生只是謄寫教師修改的作文作為終稿,不會有助于他們寫作能力的提高。
(2)綜合性地使用兩種類型的書面糾正性反饋方式。當面批改就很好地結合了兩種反饋類型的優(yōu)點。它可以更明確學生的問題,非籠統(tǒng)武斷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面批時,教師可以根據(jù)作文情況把能力相近或錯誤類型相似的學生集中起來,一起批改指導。
五、結語
每一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在各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將書面糾正性反饋應用于初中高年級英語寫作批改時,教師要承認這些差異,結合兩類反饋方式的優(yōu)缺點,進行合理與綜合的運用,以提高寫作批改反饋效率。同時,教師還要做到一定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Truscott J,Hsu Y P.Error correction,revision,and learn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8(4):292-305.
作者簡介:汪奕(1983—),男,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