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敏 王志強 張育存
摘? ? 要:為構建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評價體系,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及個案分析法對學校體育運動風險評價指標進行定量研究。結果: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評價體系的分級指標中,5個一級指標中權重處于前3位的是學校、教師和學生;而二級指標分類權重居前的是考核評價標準、組織督導工作、強化安全防范措施、強化安全防范意識、提醒學生運動風險防控。在現(xiàn)實案例中應用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評價體系,實際責任比例與研究計算所得結果較為相符。建議:參考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評價體系中的各級指標,學校和家庭應重視并積極參與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的防控,應具有一定的風險防范與分擔意識,采取相應的風險規(guī)避措施。
關鍵詞:運動風險;評價指標;防控;學生;運動傷害;責任比例
中圖分類號:G 807.0? ? ? ? ? 學科代碼:040303? ? ? ?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 of school sports,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case analysis to conduct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risk evaluation index of school sports. Conclusion: In the index system of school sports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weight of the top three of the five first-level indicators are: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weight of secondary indicators ranked firs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 and supervision, strengthening safety precautions, strengthening safety awareness, and reminding students of sports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cases, the actual liability ratio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earch calculation ratio. Suggestions: Referring to all levels of indicators in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 of school sports, schools and familie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chool sports risks, have a certain sense of risk prevention and sharing, and take corresponding risk avoidance measures.
Keywords:sports risk; evaluation index;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udents; sports injury; liability ratio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影響著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國務院、教育部等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但在學校體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運動安全。學校出于防范學生參加體育運動時發(fā)生運動安全事故,從而取消了許多帶有安全風險的運動項目,或取消課外體育活動。這一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中小學。而教育部于2015年出臺的《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有助于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有助于學校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處理和責任認定?;诖?,本文進一步細化了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指標,以期為充分保障學校體育工作健康有序開展提供實戰(zhàn)參考。
1.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圖書館查閱大量有關學校體育的圖書,尤其關于學校體育活動中學生意外傷害事故處理等方面的內容。查閱有關《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等文件,認真研讀相關內容。另外,通過中國知網(CNKI)檢索關鍵詞為“運動傷害”“運動安全”等的論文,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有關指標與數(shù)據。
1.2? 專家訪談法
基于收集的文獻,設計了學校體育運動風險評價指標。就學校體育運動風險評價指標,對有關專家進行訪談,訪談人數(shù)為9人:來自高校的專家2人,來自中學的專家4人,來自小學的專家3人。訪談方式包括電話訪談及面對面訪談。采用德爾菲法論證、修改初步設定的評價指標,從而確定中小學學校體育運動風險評價指標。
按照責任主體的責任權重:教育行政部門為0.08,學校為0.44,教師為0.30,學生為0.13,家長為0.05;再根據各責任主體履行責任的成效得分,那么失誤得分為(1-成效得分),兩者相乘得到:(0.0256,0.1584,0.057,0.046,0.023),歸一化處理得到:(0.15,0.10,0.34,0.27,0.14),即此次“前滾翻”教學課中發(fā)生的學生受傷事故經過評價組評判,結合責任主體權重認定為:教育行政部門應負責任15%,學校應負責任10%,教師應負責任34%,學生應負責任27%,家長應負責任14%。學生意外受傷事故處理為:家長和學生責任應為41%,學校和教師責任為44%。
此案例的實際處理方式是:經過雙方協(xié)商,學校承擔了60%的責任,教師進行教育通報,學生和家長承擔40%的責任,教育行政部門未追究。如果按上述責任認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合計為59%的責任;學生、家長合計為41%的責任,與實際處理結果較為相符。
3.1? 結論
1)中小學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體系的分級指標中,5個一級指標中權重處于前3位的是:學校、教師和學生;而二級指標分類權重居前的是:考核評價標準、組織督導工作、強化安全防范措施、強化安全防范意識、提醒學生防范運動風險。
2)實際案例中的責任比例與研究計算所得結果較為相符。
3.2? 建議
在實踐中可以參考此體系處理中小學學校體育運動意外傷害事故,學校和家長應重視并積極參與防控學校體育運動意外傷害事故,應具有一定的風險防范意識,采取合理的風險規(guī)避措施。
參考文獻:
[1]? 謝季堅,劉承平.模糊數(shù)學方法及其應用[M].4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
[2]? 陳德明,李曉亮,李紅娟.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研究述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9):102.
[3]? 王帆,楊雪芹,牟少華.生命安全訴求下學校體育運動教育的價值[J].體育學刊,2012,19(1):78.
[4]? 馮婉霞,呂克寧,吳楠.運用模糊數(shù)學理論建立學校體育運動安全評價模型的探討[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2,30(4):74.
[5]? 姜春平,陳德明,于瀅.黑龍江省學校體育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3,31(1):63.
[6]? 林燕榮.大學校園體育安全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4(1):154.
[7]? 張智敏,王志強,張育存.普通高?!瓣柟怏w育運動”實施的人文環(huán)境效能評價體系建構[J].山東體育科技,2017,39(1):64.
[8]? 張智敏.普通高?!瓣柟怏w育運動”實施成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以山西高校為例[J].湖北體育科技,2017,36(2):156.
[9]? 趙芳,黎曉萍,黃禮娟,等.普通高?!瓣柟怏w育運動”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26(1):35.
[10]? 陳善平,李麗萍,張中江,等.學校體育政策態(tài)度扎根理論:基于陽光體育的質性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27(9):414.
[11]? 李曉亮,鄭鑫,陳德明.普通高校學校體育運動風險識別與評估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