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杉
【摘 ?要】 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各界對我國的教育教學工作越來越重視。對農村地區(qū)的教育工作也更加重視,相比較城市地區(qū),農村地區(qū)的教育教學理念相對落后,因此教學質量也比較落后,如何改善農村教育質量,盡量縮小城鄉(xiāng)差距是當前亟待解決的教育問題。促進農村初中班級學習文化建設工作的有效性,能夠改善農村初中班級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班級學習文化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循序漸進,漫長細致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廣大農村初中學校應該踐行教育改革的要求,積極探索班級學習文化建設的路徑,明確影響農村初中班級學習文化建設的因素,然后才能夠“對癥下藥”。文章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探討總結了農村初中班級學習文化建設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 農村 ?初中 ?班級 ?學習文化 ?建設 ?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班級學習文化建設是學校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內容,已經受到越來越多學校的關注。促進學校育人環(huán)境的改善,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相對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獲得進步,獲得發(fā)展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重點關心的問題。研究農村初中班級學習文化建設工作,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三觀,引導他們獲得全面發(fā)展,對廣大農村初中教師來講任重而道遠。
一、影響農村初中班級學習文化建設的因素
1. 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分析當前農村地區(qū)初中班級學習文化的建設情況,現狀不容樂觀,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基礎設施投入不足。例如運動場所缺乏,閱讀場所缺乏,教學媒體缺乏等等,這一系列基礎設施都是保障學生正常學習的基礎設施,但是很多農村初中學校這些基本的配備都不足,嚴重制約著班級文化活動的發(fā)展,是班級各項文化活動有效展開的大瓶頸。
2. 活動經費投入相對較少
活動經費投入相對較少。農村初中學校經費緊張,不可能每一個班級都撥經費,但是教師又無法收取班會費,這樣一來很多文化活動的展開都需要學生自己籌集經費,如果一次活動所籌集的經費不夠,那么活動就只能取消。學生的課余時間毫無文化氛圍,僅僅是盲目各種語數外等的功課學習中,長此以往,周而復始,學生在枯燥沉悶的文化課學習中度過了自己的初中生涯。偶爾開展一些活動,例如足球賽,拔河比賽等等,經費還非常少,導致班級的文化活動難以順利展開,這樣的活動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也很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強,根本起不到班級文化建設的目的。
3. 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干擾
很多農村地區(qū)的初中學校仍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干擾,強調升學歷,將追求高的考試分數作為唯一的追求,這樣班級文化建設就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雖然大部分農村初中也開設音樂課,美術課,思政課等等,但是僅僅是流于形式,課時分配少的可憐,或者是被文化課占用。這樣的學習氛圍導致班級文化建設工作遇到了極大的阻礙。
二、農村初中班級學習文化建設的有效對策
1. 從思想層面意識到班級學習文化建設的意義
廣大農村地區(qū)促進初中班級學習文化建設工作順利展開,首先要明確班級學習文化建設的意義。班級是學校開展教育活動最為基礎的組織,也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基本集體。班級管理水平將直接影響班級整體的教學質量,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是提升班級管理水平,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必須要明確,班級文化其實是由學生和教師一起來創(chuàng)造的財富,班級文化應該充分者人文精神,班級文化在潛移默化重點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做好班級文化建設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改善,促進學生成長和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讓學生融入到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在具體的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半年及文化建設應該擺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首要位置,結合農村地區(qū)的實際,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實際需求,遵循“實用性”的原則,做好軟件,硬件方面的建設,促進獨具特色的班級學習文化的建設,真正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2. 緊抓班級文化硬件建設
農村地區(qū)的初中學生,很多父母都外出務工,不在身邊,因此更應該為他們創(chuàng)設好的教育環(huán)境,必須將班級學習文化建設工作高度重視起來。緊抓班級文化的硬件建設,恰當地布置教室,讓學生將教師當做是自己的家,合理地安排座次,布置桌凳,從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脾氣性格方面考慮,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伙伴,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調整座次;促進教室環(huán)境的美好,緩解學生學習的疲勞和乏味,幫助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督促學生搞好班級衛(wèi)生,不可出現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等的行為。促進家校共育的實現,讓家長參與到班級的布置中,鼓勵家長積極參加家長會,及時了解孩子的發(fā)展情況,了解班級文化建設情況,為班級學習文化的有效建設出謀劃策。
3. 做好班級文化軟件建設
做好班級文化軟件建設,首先讓學生參與到班級各項制度的制定中,促進學生有效的自我管理;進一步就班級的各個管理崗位明確,讓學生參與到管理中來,都有自己的管理職責。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負責的好局面,讓學生真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在管理中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特長,處處為建設良好的班級體貢獻自己的力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農村初中班級學習文化建設工作意義重大。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高度關注,結合農村初中學生的實際特征以及影響班級學習文化建設的因素,積極采取針對性策略加以改善,促進農村初中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家武.農村中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原則及路徑[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5(5):18.
[2] 李朝輝,郝淑玉,李改鳳.學習型班級文化建設的理念與策略[J].教育探索,2013(9):91-92.
[3] 葉紅.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J].學園,2014(17):162-163.
[4] 薛圣麗.農村中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探索研究[D].蘇州大學,2009.
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立項小課題(課題名稱:《農村初中班級學習文化建設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NGX2018-04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