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463000)陸偉偉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3月~2017年3月來本院接受治療晚期胃癌78例,按照隨機抽取單雙號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每組39例。研究組39例患者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6例,年齡為43~82歲,平均年齡為(71.3±2.3)歲,14例其中管狀腺癌,14例乳頭狀腺癌,11例粘液腺癌,5例鱗腺癌,其他9例;對比組39例患者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7例,年齡為46~80歲,平均年齡為(68.4±2.6)歲,其中管狀腺癌16例,12例乳頭狀腺癌,8例鱗腺癌,3例其他。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都符合晚期胃癌的診斷標準;經(jīng)醫(yī)院倫理會批準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嚴重糖尿病或器官衰竭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案:研究組患者選取500mg的5-氟尿嘧啶與4mg絲裂霉素混合后用20ml的注射器抽取混合液,另將6~8ml魚肝油酸鈉用10ml的注射器抽取,發(fā)現(xiàn)病灶后用內(nèi)鏡中插入注射針對準病灶,把準備好的抗癌藥物注入腫瘤組織中,每處注射2~3ml,隨后用400~600U凝血酶原噴灑局部,確認無出血點后退出內(nèi)鏡,最后給予患者止血藥和抗菌素,3~4周為一療程,一周一次。對比組患者靜脈注射75mg5-Fu,和MMC8mg,d1-8,一療程為5d,一周期21~28d,需連續(xù)治療6個療程。
1.2.2 護理措施:對比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主要包含:①準備工作。手術前護理人員要將所需的儀器、物品及化療室進行清潔和消毒;手術前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告知患者化療的目的方法及手術注意事項,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為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向患者告知手術成功案例,進而使患者做好手術準備;②手術中的護理。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熟悉掌握電子內(nèi)鏡的操作,并在進鏡時以配合患者的感受緩慢進鏡,為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可適當轉(zhuǎn)移患者的注意力;嚴格按照精準度配置藥液,在化療過程中,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變化,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報告醫(yī)生進行處理。③術后護理。手術后3d告知患者可進食流質(zhì)食物并多飲水,同時觀察患者的血壓及心率變化,觀察患者的大小便情況,定時記錄患者的尿液,每日尿液保持在200mL以上。
1.3 觀察指標 根據(jù)WTO中對實體瘤的評判標準,將CR和PR作為有效;根據(jù)醫(y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表,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滿意,90分以下為不滿意。
從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來看,研究組患者均優(yōu)于對比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有效率的比較(n,%)
臨床上內(nèi)鏡下局部注射化療藥物是治療晚期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該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殺死癌細胞,并且在操作過程中方法極其簡單,臨床療效顯著,通過內(nèi)鏡下可以更直接將藥物注射到腫瘤細胞,保證腫瘤細胞的藥物濃度都比全身較高,集中于病灶部位的癌細胞殺死,避免癌細胞擴散。有學者認為,對腫瘤細胞局部給藥可以阻止癌細胞合成和復制,阻斷細胞生長所需的通道,對患者的不良作用較少。但在胃鏡操作過程中,患者通常出現(xiàn)不適反應,進而影響手術進程,為保證化療效果,在進行胃鏡下局部注射化療藥物時實施優(yōu)質(zhì)的護理十分重要。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胃鏡下局部注射化療藥物治療中應用綜合護理后的研究組患者的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都優(yōu)于對比組(P<0.05),由此可見,綜合護理效果明顯。
總之,對接受胃鏡下局部注射化療藥物治療的晚期胃癌患者在化療過程中采取優(yōu)質(zhì)的綜合護理不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有效率,提升患者對醫(yī)院的護理滿意度,還能減輕患者在化療過程中的不適反應,增加化療效果,該方法值得被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