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463000)張雅 李軍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治療上消化道出血主要采用胃鏡止血,胃鏡止血的治療效果會受到患者心理狀態(tài)等因素的影響,良好的護理方式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避免心理因素影響止血效果,為研究改善急診胃鏡止血患者焦慮緊張的心理護理方式,本文總結70例急診胃鏡止血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作如下報告[1]。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診胃鏡止血患者70例進行研究,其中男性43例,女性27例,男女比例43∶27;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47.53±9.42)歲;病程0.5~16年,平均病程(3.53±1.42)年,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額外加強心理護理,包括:①心理疏導:醫(yī)護人員應耐心傾聽患者的需求,鼓勵患者訴說,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安撫患者情緒。②認知引導:用生動的言語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胃鏡止血的相關知識。③家庭支持:與患者家屬為患者構建良好的護理環(huán)境,幫助患者解決一些生活問題,使患者可以安心靜養(yǎng),和患者家屬一起陪護,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tài)。
1.2.2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緊張情況、胃鏡檢出情況和胃鏡止血效果[2]。
1.2.3 療效判定 患者焦慮緊張情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評價,止血效果包括顯效:2天內(nèi)黑便和嘔血停止,血壓、脈搏穩(wěn)定,胃液無血;有效:3天內(nèi)黑便和嘔血停止,血壓、脈搏穩(wěn)定;無效:3天后仍繼續(xù)出血[3]。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采集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焦慮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經(jīng)護理后兩組焦慮評分均有降低,但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見附表。
2.2 兩組胃鏡檢出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胃鏡檢出率(85.71%)與對照組患者的胃鏡檢出率(80.00%),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3 兩組胃鏡止血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胃鏡止血總有效率(82.86%)顯著高于對照組(60.00%),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胃鏡止血是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但檢查過程中患者會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疼痛,且患者多處于清醒狀態(tài)下,容易產(chǎn)生緊張焦慮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甚至身體產(chǎn)生應激反應,對治療產(chǎn)生抵觸心理,影響治療效果[4]。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了解胃鏡相關知識,減輕對疼痛的恐懼,增強治療依從性,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護理后兩組焦慮評分均有降低,但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加強心理護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緩解焦慮緊張的不良情緒,改善效果比常規(guī)護理更好;觀察組胃鏡止血總有效率(97.30%)顯著高于對照組胃鏡止血總有效率(70.27%),說明心理護理還會提高止血效果,進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滿意度[5]。
附表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對比(±s,分)
附表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對比(±s,分)
組別(n=35) 護理前 護理后 t P對照組 53.02±5.31 49.53±4.52 2.96 <0.01觀察組 53.51±4.93 40.15±4.07 12.36 <0.01 t 0.40 9.12 P 0.69 <0.01
總之,加強心理護理可以改善急診胃鏡止血患者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較傳統(tǒng)護理更為科學,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