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粉霞 張會利
無法想象一個4歲小女孩在經(jīng)歷過爸爸死亡和埋葬過程之后,內(nèi)心承受著什么。媽媽用哭得沙啞的聲音說:“老師,冰怡從爸爸下葬后整天哭著說爸爸死了,說我把爸爸埋在冰冷的地下,她要去把爸爸找回來?!?女兒的哭鬧讓這位剛剛經(jīng)歷喪夫之痛的媽媽幾近崩潰。原來冰怡目睹了爸爸從受傷現(xiàn)場回來后的慘狀,并參加了葬禮,看見爸爸被埋在地底下的事實。因此,媽媽無論怎樣給她解釋,她都用失望的眼神告訴媽媽,媽媽是騙人的。內(nèi)心強烈拒絕面對死亡的事實和現(xiàn)實中爸爸實實在在的缺失,讓幼小的心靈無處安放,只會用哭來宣泄。
我試圖走近冰怡,了解她內(nèi)心對爸爸過世的真實想法。但當(dāng)我提及爸爸的話題時,她就用淚汪汪的目光及沉默回應(yīng)我。
怎樣才能從孩子的認知水平出發(fā),讓她理解生命的消逝并削弱死亡帶來的傷害呢?我想到經(jīng)典童話《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復(fù)活并最終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在班級播放《白雪公主》后,我讓孩子們說說白雪公主遇到了哪些危險。“被皇后用絲帶勒得暈死過去?!薄岸臼嶙邮犷^失去知覺。”……孩子們七嘴八舌回顧著故事情節(jié)?!捌鋵嵃籽┕魇强梢员苊膺@些致命的危險的,她應(yīng)該怎么做呢?”我提問?!岸净屎笫悄吧?,一定要遠離危險的陌生人?!倍苟够卮?。除了危險的陌生人會造成死亡,還有哪些行為會傷害到生命,又該怎樣避免呢?孩子積極討論著:“喝酒不開車。”“不誤食藥物?!薄安淮蚣堋!薄耙袷亟煌ㄒ?guī)則。”……看來,遠離危險的人和事,有些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白雪公主最終還是被毒蘋果毒死了,小矮人救活她了嗎?為什么?”我將話題引到了“死亡”上?!岸拘蕴蟆!薄皼]有及時搶救。”“小矮人不是醫(yī)生,醫(yī)院離的太遠。”……孩子們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的確,有些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必須面對的。
“白雪公主死后是什么樣子的?”我問。“漂亮、安詳、像睡著了一樣?!北欢舅赖陌籽┕饕廊黄痢!鞍籽┕鞅欢舅篮?,小矮人把她放在哪里?”我又問。“水晶棺材里?!卑籽┕鞅欢舅篮笙袼粯?,小矮人把她放在水晶棺材里,安放在一座小山上?!?00年后,白雪公主被誰喚醒了?”“王子?!薄笆且粋€怎樣的人?”“帥氣、有能量、有力量的人。”被喚醒的白雪公主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們身邊的人死后也會像白雪公主一樣躺在棺材里,換一個地方沉睡100年,等他的孩子長大有足夠能量喚醒他。我們努力長大,變成一個有能量的人,才能拯救去世的親人。
我用唯美的故事編織了一個不完美的謊言,淡化了孩子對死亡的恐懼,讓兒童用稚嫩的心智理解死亡。后來,冰怡的媽媽告訴我,孩子告訴她:“媽媽,爸爸沒有死,他只是去另一個地方睡覺了。100年后,我變得有能量去喚醒他,那時我們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的?!焙⒆拥男慕Y(jié)解開了,快樂活潑了,這份快樂同時感染著媽媽。
隨著知識的沉淀、心智的成熟,相信孩子會對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會捍衛(wèi)生命、拯救生命,學(xué)會坦然面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