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能力,要切切實實地教會學生寫作,而不是單純的上作文課。大膽改革寫作教學應首先從改革寫作教學目標開始,要摒棄過去泛、大,沒有實際指向意義,只重方法點撥而忽略過程指導的教學目標,要注重寫作過程指導,注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寫作教學;過程;目標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12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117
教學改革極大地解放了教學生產(chǎn)力,調(diào)動了學校和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出現(xiàn)了眾多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力地推進了我國教育教學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閱讀教學法研究百花齊放,但作文教學方面的探索卻相對較少,然而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整個語文教學成果的集中體現(xiàn),如果寫作教學不能與閱讀教學同步發(fā)展,語文教學就不能正常發(fā)展。近幾年,國家提出“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即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從這一概念中我們很明確地認識到寫作在語文教學中的突出地位,要會運用語言,要會審美創(chuàng)造,要能傳承文化,簡而言之就是學會寫作。
那么,如何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進行寫作教學,讓學生學會寫作呢?我想必須改革,要在作文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能力,要切切實實地教會學生寫作,而不是單純的上作文課。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從改革寫作教學目標開始。過去的寫作教學目標要么泛而大,要么只注重方法忽略過程。
例如“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的寫作目標是:(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樣抓住事物特征;(2)能抓住特征對事物進行說明,合理安排說明內(nèi)容和說明順序。這樣的寫作目標學生其實很難在一兩次的寫作中實現(xiàn),到頭來學生還是不會寫作。“事物的特征”以及“怎樣抓住事物的特征”,不是教師在寫作課上講上一些概念,舉上很多例子就能掌握的。
再如“合理安排說明內(nèi)容”和“說明順序”,也比較寬而空,學生雖然知道寫作時要合理安排寫作順序,但在實際的寫作中還是難以處理。這其實就是現(xiàn)如今我國中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沒能把寫作教學目標具體到實實在在的“一節(jié)課”的教學上,具體到寫作教學的過程之中。
多年來,語文教師給學生教了很多寫作方法和技巧,但學生就是不會寫作,寫出來的作文不是內(nèi)容空泛就是生硬無特色。所以我認為寫作教學的目標設定一定要針對性強、范圍小、具體易實現(xiàn),特別要做到注重過程。
那么如何在寫作教學中注重過程呢?
現(xiàn)在很多學校寫作課的設置一周只有一課時,或雖有兩課時但兩課時是隔開的,很不利于教師寫作教學任務的完成。一般而言,學生要寫好一篇作文大多需要1小時,最少的也要30分鐘,再加上教師的指導,一個課時肯定不夠。所以,只有把寫作課設置為兩課時,教師才有時間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又能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寫作過程進行指導,從而在寫作目標中設定過程性目標。
在進行寫作教學前教師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調(diào)查可供學生寫的對象和素材。例如寫《一件難忘的事》,要提前了解學生生活中較為感人的且盡可能共性大的事作為寫作對象和素材。第二,調(diào)查確定課堂寫作過程中幫助和輔導的對象,一般選取問題和優(yōu)點都較為有代表性的學生。第三,提前一周安排寫作準備。例如寫《家鄉(xiāng)的沙棗樹》,教師可安排學生回家認真觀察沙棗樹,并把自己觀察到的都記錄下來,剛開始教師也可給學生提供觀察提綱。
寫作課上要確定具體寫作內(nèi)容,一般確定一個寫作題目,3到5個素材范圍。大多數(shù)老師作文教學只給學生一個話題,然后針對話題進行寫作方法指導,而后讓學生寫作,講授空乏,理論性的東西很多,實踐性的內(nèi)容少,學生不易操作。只有具體寫作的對象,縮小寫作的范圍,學生才有可能在較短時間里完成寫作并掌握一定的技巧。
例如“學習描寫景物”,如果把教學目標設定為: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多角度、有層次地描寫景物。這就只注重了理論性的方法目標而缺少了過程性的指導目標,不夠具體。如我們把這一課的作文寫作目標設定為:(1)對照《三峽》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觀察本地的沙漠公園,明確沙漠公園景和物的范圍。(2)通過對個別學生的寫作過程指導幫助其完成作文。這樣設定了教學目標,教師就能更好地要求和指導學生觀察沙漠公園并列出所觀察到的景和物,就能更好地針對性指導和幫助學生一起完成寫作。其他學生可以從教師對某學生的寫作輔導中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jīng)驗,當然教師在確定輔導和幫助的對象時要不斷地換學生,盡量做到一學期之內(nèi)使每個學生至少接受一次。
只要這樣不間斷地對學生進行細心的過程性指導和幫助,只要我們的寫作教學一直抓住“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個準繩,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會有大幅提高。
參考文獻:
[1]袁月.淺析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7(13).
[2]王麗.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與寫作立意的源流關系[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11).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委成(1977.7— ),男,漢族,甘肅民勤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