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一、引言
幼兒成長的過程就是對各種事物的認知過程和對各種知識的學習過程,尤其是幼兒對情感的學習顯得十分重要,這個情感跟很多心理因素是有直接關系的,這些心理因素包括:自我發(fā)展、態(tài)度、感覺、道德、心理健康、自我意識、價值觀、動機等等。孩子在幼兒園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幼兒的體驗跟學校教育中的情感有著很全面的聯(lián)系,這兩個方面是密切相關的,幼兒如果離開了學校的教育課程,那么他們在情感上的學習也不可能有很好的效果,幼兒個體的成長也就是情感的發(fā)展過程,也是幼兒內(nèi)在發(fā)生變化的過程或者是變化的結果。
二、情感教學形式的分析
情感教學的形式主要就是為了使技能目標能夠實現(xiàn),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通過三個步驟來進行,即示范、模仿、探究。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也經(jīng)常使用到示范、模仿、探究這三個步驟,但是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示范、模仿、探究都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了信息技術的課程,必然會更加高效了。
(一)對課程領域的分析
幼兒園的課程可以分為五大課程領域,但情感教學形式不一定都適合這五大領域中的所有課程,這種情感教學形式并不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教學形式,而在健康領域和科學領域的課程會更適合這種情感教學形式。
1.在健康領域的教育要點
在健康領域包括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動作發(fā)展、身心健康、生活技能。幼兒園的老師需要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把對幼兒健康領域的指導都滲透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要以健康為主題來開展幼兒的教育活動,在進行體育活動時也需要開展豐富多樣而且是適合幼兒的,還要注重跟其他領域進行有效的結合。
2.在科學領域的教育要點
科學領域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科學探究,二是數(shù)學。在科學探究方面,需要創(chuàng)設一種心理氛圍,這種心理氛圍需要能夠支持幼兒進行探索,提供符合幼兒年齡、貼近幼兒生活的探究內(nèi)容,也要能夠提供充足而且適宜幼兒的探究工具和材料,把幼兒集體組織或者分成多個小組來開展探究活動。在數(shù)學方面,主要是強調(diào)學習中的理解以及數(shù)學能力的獲得,并且是在生活和游戲中進行數(shù)學學習和獲得數(shù)學能力。
3.對教學的啟示
幼兒在健康領域和科學領域進行學習所必備的途徑是模仿和探究。幼兒在學習中的第一步就是模仿,這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捷徑。好奇心是幼兒天生就有的,孩子的好奇心正好是他們進行探究活動的最好的動力。讓幼兒進行模仿和探究就可以使他們的“身”和“心”都動起來了,只有這樣才能把動手跟動腦以及動心相互結合起來,才能使幼兒的身心得到發(fā)展。
(二)對幼兒年齡段的分析
在幼兒的不同年齡階段,對他們的發(fā)展要求以及幼兒自身的能力都不一樣,對幼兒的教學形式在小班、中班、大班時根據(jù)幼兒的這些不同也應該有一定的區(qū)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
1.從內(nèi)容的選擇方面看
幼兒在小班時,在教學時要選擇跟生活緊密相關的內(nèi)容,而且要通過非常簡單的東西來進教學,比如教幼兒怎么擦嘴巴,怎樣疊毛巾。在對大班的孩子進行教學時就可以選擇一些科學中常識類的東西來讓他們進行探索,比如:磁鐵、燈光和影子的關系、鑰匙和鎖的關系。對于種子如何發(fā)芽的過程就可以讓孩子進行長期的觀察和連續(xù)的觀察,并把這些觀察進行記錄。幼兒在小班時著重的是更多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而當這些幼兒在大班時,在數(shù)學教學的內(nèi)容里更多的是具有邏輯性,孩子們可以運用數(shù)學來解決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2.從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方面看
幼兒在小班的時候,他們的知識、技能、經(jīng)驗等等都還是處于很低級的階段,老師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的時候,應該更多進行示范和模仿,這是小班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幼兒進入到中班或者大班的時候,三個環(huán)節(jié)就都可以進行了,特別是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他們自身的知識、技能、經(jīng)驗都已經(jīng)很豐富了,大班中幼兒的好奇心以及對世界的探索欲望也是最大的。所以,老師在給大班的孩子教學時就可進行更多和更豐富的探究類課程,讓這些孩子的探究活動能開展得更深入和持久。
三、教學實施流程與步驟
(一)實施的流程
圖1 實施流程
(二)實施的步驟
老師在進行這類教學時可以分三個步驟來實施,即:示范、模仿、探究。
1.示范
示范的具體方法是:在準備示范的內(nèi)容時可以從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中提取大量的可以為教學使用的教育資源,把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的資料運用到示范中來,讓示范這個教學手段顯得更生動、形象和有趣。利用了現(xiàn)代技術的交互式媒體以及多點觸控技術,老師在教學時就可以讓演示進行回放或者慢放,老師還可以自己進行演示,或者讓幼兒也參與到演示中來,這樣就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2.模仿
模仿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是:一般情況下,在進行示范教學后,就可以讓幼兒來進行模仿,這可以是一種操作方法,也可以是一種行為方式,可以讓幼兒逐個進行模仿,也可以讓大家一起進行模仿。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及時對幼兒的模仿進行指導和提示,利用視頻回放以及慢放或者動畫等具有現(xiàn)代優(yōu)勢的信息技術來對比幼兒的模仿,這樣就能幫助幼兒更逼真地模仿,提高模仿的效果。
3.探究
探究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是:在進行探究教學時,老師準備的各種教學材料必須要充分,而且還要有層次性,比如各種信息設備、計算機、平板電腦等。幼兒在使用這些材料時,老師要仔細觀察他們的操作情況,在必要的時候要及時對幼兒進行支持和引導。在這個時候信息技術就能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了,比如在適當?shù)臅r候用事先錄制好的語音來對幼兒的操作進行提示,還可以用照相機和攝像機等器材把幼兒的探究全過程進行記錄,通過回放來發(fā)現(xiàn)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大家進行集體交流時就可以共同來解決了。
在教學的開展過程中,除了老師之外,幼兒也是教學的主體之一。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對幼兒的感受進行充分的考慮。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展示、提問以及回饋等很多方式,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其實大多時候都在被動回答和接受。教學活動是雙向的,教師應該讓幼兒積極地參與進來。這時候,我們可以讓幼兒以小組的方式,或者獨自進行電腦操作,自己進行探索,他們可能會有更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