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曉縵
化學語言作為科學語言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化學教科書的主體內(nèi)容,掌握其學習規(guī)律是初中學生學好化學的關鍵?;瘜W語言包括化學術語(文字語言),化學用語(符號語言)和化學圖表(圖示語言)。
化學語言具有語言的共性,聽、說、讀、寫是四種重要的學習化學語言的技能,四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化學語言學習應聽說讀寫并重。
一、從信息輸入角度,要做到會聽、會讀
聽、讀是信息輸入的過程,是說、寫的基礎?;瘜W語言是信息輸入的載體,是化學思維的外在修飾與表達?;瘜W學習中的聽、讀有其特殊的要求。要在聽、讀中學會化學語言的轉(zhuǎn)化,能將文字語言轉(zhuǎn)化為符號語言,將符號語言轉(zhuǎn)化為圖示語言,并掌握各種化學語言之間的聯(lián)系。例如,有關電解水的學習,學生在讀教材時會看到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符號語言),會看到有關電解水過程的微觀圖示(圖示語言),在聽教師講解時,學生會聽到文字描述“每個水分子分解為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結(jié)合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結(jié)合成一個氧分子”(文字語言),學生要明確從聽、讀中獲取的三種語言信息所表達的意義并能將三者進行轉(zhuǎn)化。
在考試中,信息輸入的過程表現(xiàn)為讀題的過程,學生常因不會讀題,導致審題不清而失誤。如:小華在飲用碳酸飲料時,發(fā)現(xiàn)有大量氣泡冒出,她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從不同角度加以解釋。從物理變化的角度解釋為_______,從化學變化的角度解釋為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部分學生因不能準確讀題導致失誤。讀題,首先要提煉出關鍵詞“碳酸飲料”、“飲用時”、“有氣泡”;其次要準確解讀關鍵詞隱含的信息,“碳酸飲料”隱含的信息是“碳酸飲料的生產(chǎn)是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質(zhì)”,“飲用時”隱含的信息是“打開瓶蓋的過程,即壓強減小”,“有氣泡”隱含的信息是“有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最后要明確解題方向,從物理變化的角度解釋即用氣體溶解度隨壓強的變化來解釋,從化學變化的角度解釋即寫出碳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準確解讀題目信息,才能明確答題方向。
二、從信息輸出角度,要做到會說、會寫
說、寫是信息輸出的過程,是對聽、讀的鞏固?;瘜W語言的學習要通過說、寫才能進一步鞏固強化。在說、寫的過程中學生能深刻體會化學術語(文字語言)的關鍵和要點,例如,塊狀固體藥品的取用關鍵詞是“一橫二放三慢豎”,粉末狀固體藥品的取用關鍵詞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在說、寫的過程中學生能將化學用語(符號語言)更加規(guī)范地表達出來,例如,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和注意事項,但是化學方程式的讀法,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生成物的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則要經(jīng)過多次的說、寫訓練才能規(guī)范掌握。在說、寫的過程中學生能更加全面掌握化學圖表(圖示語言)隱含的信息,例如,溶解度曲線可獲得的信息,從曲線圖上某一點可知物質(zhì)在某溫度時的溶解度大小,從曲線的變化趨勢可知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進而可以知道該物質(zhì)提純時應選擇的結(jié)晶方法,課堂的聽、讀學習只能初步掌握所學知識,要全面掌握知識必須經(jīng)過多次的說、寫訓練。
在考試中,信息輸出的過程表現(xiàn)為答題的過程,學生常因書寫不規(guī)范而失分。如上述試題,部分學生因不能規(guī)范書寫導致失誤。答題,首先語言描述要規(guī)范,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要用簡潔、準確、清晰的語言來解釋原因;其次化學用語書寫要規(guī)范,碳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要配平,化學式中字母大小寫要規(guī)范。規(guī)范書寫化學語言,才能減少答題失誤。
總之,聽、讀是對外界信息的感知、攝取、內(nèi)化,是由外而內(nèi)的過程,通過聽、讀的學習方式可以對化學知識形成一定的認識和理解,但化學學習關鍵在于學以致用,說、寫的學習方式是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運用,說、寫是對已有信息的輸出、表達、外化,是由內(nèi)而外的過程,化學語言學習應該聽說讀寫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