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鵬
一、當前中學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
合唱教學對于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與綜合素養(yǎng)以及學生的素質要求較高,所以教師必須有夯實的專業(yè)水平,學生能夠有一定的音樂基礎與協作意識。但是目前我國中學音樂課堂和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部分問題,嚴重降低了合唱教學質量與效率,所以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索:
(一)未正確認識合唱教學概念
當前大部分學校并未正確認識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所以也會自然而然的忽略掉合唱教學,部分教師認為合唱教學就是學生進行共同演唱,缺乏對合唱教學概念的正確認知。甚至有的教師認為音樂教育屬于婦科對于學生發(fā)展而言沒有多大的用處,所以也忽略了合唱教學,也難以進行引導和幫助。
(二)部分教師專業(yè)水平待提高
由于學校與教師并未正確認識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難以聘請專業(yè)音樂教師進行合唱指導,大部分音樂課程由其他教師進行堅持。由于這部分教師并未具備專業(yè)的合唱能力以及相關技能,所以也難以提高合唱教學質量,所以合唱教學形式馬乎,通常是忙于應付。
(三)合唱教學方式不科學
合唱教學對于學生的專業(yè)水平與音樂基礎素質要求較高,學生必須要打下夯實的音樂素質,必須要各司其職,能夠對音節(jié)進行準確練習,所以合唱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合唱教學計劃。但是大部分教師并未正確認識合唱教學的重要性,缺乏音樂教學的專業(yè)性,只能夠被動式的教學,學生也只能夠被動式的練習,久而久之會失去合唱主動性與積極性,也嚴重影響著音樂教學的有效發(fā)展。
二、提高學生合唱水平的具體對策
(一)結合教材內容,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合唱教學效率與質量,首先要引導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其中,鼓勵學生在音樂合唱活動中能夠唱出興趣,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感受到合唱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引領學生進行合唱時,便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導入游戲元素,采用分組合唱的形式進行有助于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合唱練習。
(二)發(fā)揮教師引導組織作用,進一步更新教學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發(fā)揮自身的引導與組織作用,首先進行演唱示范,教師可以演奏或者是演唱第二聲部,與第一聲部的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使學生能夠逐步放開嗓音,跟著教師一起唱,當教師發(fā)現學生對于第二聲部進行把握之后。在隨機的有聲音大小進行調換,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攙扶下逐步的打開嗓音,當學生逐步掌握歌唱技巧之后,再加強聲部的有效融合,才能夠提高合唱效率與質量。由于聆聽式音樂學習的重要基礎,通過合唱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合唱教學的重要活動都依賴于學生的聽覺。所以教師應當發(fā)揮自身的引導與組織作用,可以引領學生進行歌曲翻唱使學生能夠對音樂和唱歌曲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如在聆聽高低聲部的旋律是能夠找到聲部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有助于學生全面把握歌曲的情緒和情感。在此基礎上進行多聲部練習與學習漸進的引導,使學生能夠相互聆聽分析,其他同學的演唱聲音是否準確和諧,并且有針對性的調整自己的聲音。
(三)進行音準教學,提高學生合唱技能
在合唱音樂教學過程中,有兩個極為重點的問題:第1個就是學生在合唱時存在嚴重的走調現象,學生缺乏自信心,不敢放開聲音去演唱。第2點就是學生在合唱時感覺難以唱到點上。教師恨不得替他們來唱,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學生并未掌握有效的發(fā)音規(guī)律,所以必須對學生進行針對化訓練。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心理教學法,能夠由心中發(fā)出聲音,并不是真正的聲音,首先要引導學生進行聲音記憶,使學生能夠在心目中有完整的概念,每當音樂響起時候,學生都能夠對節(jié)拍與基本的旋律有大致的了解,這也是進行合唱教學的重要基礎。機理教學法與心理教學法有著密切的關系,不論是音樂作品中的哪個節(jié)拍或者是旋律都需要配合肢體動作進行,例如拍打膝蓋或者是拍打手掌等等。通過循序漸進的練習,能夠使學生加強進入基礎控制,能夠形成音樂的下意識,逐步提高音樂感知能力。教師也應當采用比喻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把聲音喝下去,有助于打開學生的嗓音,切記不要有“茶壺煮水餃有口倒不出”這一窘況現象。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發(fā)音練習,首先要打開嗓子,擴大嗓音空間能夠使學生感覺到嗓音的共鳴空間是寬敞的,而且十分舒暢,通過學習漸進的打開嗓音的練習方法,能夠使學生有效的控制聲帶,在此基礎下在穩(wěn)定音準才能夠積極有效的進行合唱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采用輔助教學方法,例如應用音樂器材幫助學生開展練習,可以將抽象枯燥的音樂符號形象的體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高音。例如選用柯達伊手勢教學法,結合手勢的變化來掌握音準語音高,也可以應用鋼琴和三角鐵等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配合樂器進行演奏歌唱,才能夠進一步提高合唱教學效率與質量。
(四)進行綜合性評價,提高學生合唱信心
一味的開展合唱教學是不可取的,教師應當進行適當的引導和評價,使學生了解到自己在合唱中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之處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完善和解決。在合唱時,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合唱能力并持信任態(tài)度,尋找學生的合唱喲點,可以應用錄音評價等各類方式錄制學生的合唱情況,然后將聲音播放給學生傾聽,引領學生進行分析對比,然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我評價。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幫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合唱教學屬于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結合教材內容有效突出教學趣味性,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歡樂的氛圍下逐步提高合唱能力,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逐步增強和創(chuàng)新。所以教師必須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展精準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同時有效應用多媒體技術與樂器進行輔助教學,能夠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