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
人類正在日益步入對話的時代,“對話”已經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生成的狀態(tài),成為人們達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一個新的時代會使教育精神的內涵獲得極大的豐富,“對話”將會發(fā)揮它在當代教育以至未來教育中的價值。教學可以理解為一種言語性的溝通或言語性的活動,其中‘對話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特點。”由“訓誨——馴化型”教學到“傳授——訓練型”教學發(fā)展為對話教學是社會進步和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對話的時代精神在教育領域的回應,也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因此,對話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具有越來越大的價值,而很大一方面應該落實在閱讀訓練中去,也只有將閱讀訓練教學中引入對話教學,才會讓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進一步的縮小,從而產生更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將結合這個問題進行分析。
一、對話教學的概念
廣義的對話,還指不直接發(fā)生在人與人之間,而發(fā)生在人與人的精神產品、自然、社會之間,這種對話并不以口頭語言的交會為特征,而是通過人對文本、他者的理解、感悟和批判、表達展開。在此意義上,今人可以與古人對話,一個人可以與客觀存在但他極可能永不會熟識的人、自然、社會進行對話。語文教學中的對話就是廣義的對話,既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言語交談,也指通過人對文本、他者的理解、感悟和批判、表達而展開的精神活動,是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敞開心扉和彼此接納,不斷地體認、吸納、批判、反思、重構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平等與溝通,承載著厚重的社會意義和文化意義。
二、閱讀訓練中對話教學的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運用各種對話策略培養(yǎng)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獲得較為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習水平,有較豐富的積累,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初步理解、評價、鑒賞作品,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自己對文本、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對話學習方法,養(yǎng)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閱讀作品有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問,運用自主、合作、傾聽、溝通分享等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初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意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情感、觀點、意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作出自己的判斷、評價,發(fā)現(xiàn)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品味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審美力;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的文言文,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xiàn)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話,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升不同層次學生的創(chuàng)造興趣。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增強文化意識;關心當代文化生活,理解、尊重多樣文化,學習對文化現(xiàn)象的剖析,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塑造熱愛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yè)的精神品格。
三、中學語文教學的實施策略
1.開啟興趣大門,撩撥對話的激情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興趣是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為人類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痹谂d趣的帶動下,學生會積極主動地認識事物,他們思維活躍,觀察力敏銳,想像力豐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也會隨之增強。有了濃郁的興趣,就能開啟心靈之門,激發(fā)對話的欲望,撩撥對話的激情。語文對話教學極力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經驗,始終堅持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需要、學習個性動機與興趣置于首要地位。教師要積極運用各種策略,激發(fā)學生對話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對話積極性、主動性。即使是學生不喜歡的課文,教師也應想方設法找到他們能產生共鳴的點。
2.創(chuàng)設幽美情境,放飛自由對話的翅膀。
劉慶昌先生對對話教學作如下理解:“對話教學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學,民主、平等是對話教學的第一法則?!泵裰髌降葌€性化的師生關系,是對話的前提。教師要善于營造民主、平等、真誠、信任的對話氛圍。如此,學生處處展示自我,追求創(chuàng)新,從而個性鮮明,情感豐富,新意無限,精彩紛呈,自然培育了語文素養(yǎng)。
3.善于運用合作溝通、互動交往策略,開展豐富多樣的對話
堅持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法則,教和學雙方必然會走向積極的溝通與合作,溝通與合作是對話教學的生態(tài)條件。有溝通和合作,必然會有互動與交往。合作與溝通、互動與交往決不只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在對話教學中的存在狀態(tài),而且是對話教學的基本手段。要實現(xiàn)真正有效的合作溝通、互動交往,必須運用多種對話的形式。
4.善于設置恰當的話題,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語文對話教學常圍繞話題展開,話題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學生對話的積極性,影響對話活動能否廣泛而深入的開展。話題的設計要做到:①涵蓋性。話題應少而精,由一、兩點散發(fā)出去涵蓋全篇;注意語文知識和能力的整合及語文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培養(yǎng)學生綜合、創(chuàng)造性運用知識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5.以語言為抓手,把握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的三個層面
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入對話是有效地實現(xiàn)閱讀教學目的的關鍵。教師應該積極采取有效策略引領學生以語言為抓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與文本進行對話。
6.倡導個性化閱讀,綻放個性風采
語文教師在教學之前就應充分認識學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及智力水平,使語文閱讀教育目標盡可能地適應他們應有的發(fā)展水平。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還要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鼓勵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閱讀,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鼓勵學生善于抓住在閱讀過程中的直覺,忠實于在閱讀對話過程中的真實感受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