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媚 張演堯
510030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1,廣東廣州
510170廣東省人民醫(yī)院2,廣東廣州
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疾病[1],多見于老年群體,主要是胰島素生物學紊亂、胰島素分泌異常導致的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特征為慢性血糖水平增高。本次研究中,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分析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具體如下。
2017年4月-2018年11月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96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8例。研究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61~81歲,平均(73.5±5.6)歲;病程3個月~16年,平均(8.5±3.6)年。對照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60~81歲,平均(73.6±5.8)歲;病程3個月~17年,平均(8.6±3.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jīng)臨床確診為糖尿?。虎跓o意識障礙;③同意參與研究且簽署知情書。
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研究;②智力異常;③嚴重心、肝、腎疾??;④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
方法:(1)對照組采用健康飲食、指導用藥、檢測血糖變化等常規(guī)護理。(2)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①心理疏導:糖尿病是終身性慢性疾病,病程長,患者需長期服藥,對經(jīng)濟造成極大壓力,治療過程中,患者極易出現(xiàn)焦慮、厭煩情緒,抗拒治療。護理人員需主動與患者交流,耐心傾聽其心理訴求,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并給予解決,了解不良情緒的緣由,針對性的做好心理輔導工作,改善患者心情,同時,多鼓勵安慰患者,讓患者保持輕松樂觀的心態(tài),以提高治療配合度。②個性化健康宣教: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年紀較大,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差,且記憶力不佳,普遍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不高。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針對性的實施健康教育,可通過宣傳手冊、PPT、講座或座談會等模式介紹糖尿病的相關知識、藥物用法及注意事項等,教導患者學會血糖自我檢測,告知治療的重要性,提高治療依從性。③生活行為護理: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會加重糖尿病病情,向患者講解科學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對治療的重要性,指導患者進行合理運動,并制定合理科學的飲食方案,叮囑患者少食多餐,控制糖類攝入,日常中可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以提高機體耐受力,增加機體消耗量,從而改善血糖水平。
觀察項目:①比較兩組血糖水平情況,包括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②采用2型糖尿病生活質量量表(DMQLS)評定患者生活質量,分數(shù)越高,質量越差。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s,mmol/L)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s,mmol/L)
組別 n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8 10.57±1.31 7.68±1.37 15.48±3.67 10.73±2.07研究組 48 10.46±1.28 6.07±1.03 15.56±3.73 8.58±1.13 t 0.416 1 6.507 8 0.105 9 6.316 1 P 0.678 3 0.000 0 0.915 9 0.000 0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生理維度 心理維度 社會維度 疾病程度對照組 48 53.51±6.31 52.68±5.37 51.38±5.17 52.43±5.47研究組 48 45.26±5.15 43.17±4.72 44.56±4.73 45.18±5.13 t 7.017 6 9.215 6 6.743 0 6.698 0 P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研究組干預后血糖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研究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發(fā)病率呈現(xiàn)著逐年上升的趨勢[2],由于身體機能的退化,糖尿病多見于老年人群體。目前,臨床上尚未有徹底治愈糖尿病的辦法[3],患者需接受長時間治療,終身服藥,對經(jīng)濟造成很大負擔,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人性化護理是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4],不僅注重患者生理需求,還重視心理訴求,通過心理輔導、健康教育幫助患者緩解負面情緒,提高相關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讓患者科學的了解疾病,并理解健康情緒、生活方式對病情的影響,以提高自控能力,從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病情。另外,指導患者科學飲食、合理運動,從根本上減少糖分的攝取,提高機體消耗量,增加機體耐受力,從而改善血糖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血糖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研究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賴頌妮等[5]研究結論相似,具有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臨床價值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