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鉑
就在兩天前,在學校的盛情邀請下曉莊學院的一位心理咨詢老師到我校來做關于學生心理疾病預防與治療的報告,對于此事我一開始是很不以為然的,可是隨著報告的深入我的興趣漸漸的濃厚起來,到了最后我不禁有些冷汗涔涔了-------這哪是做針對學生的報告啊,我在那位老師的許多關于學生例子中分明看見了我的影子,我一個很普通的班主任,已經在這一平凡的崗位上干了十五年了,從一開始那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希望所有的工作都盡善盡美,到現(xiàn)在一個對很多事都漠然的人,其間經歷許多人和事,其中甘苦自知,不足為外人道也!但我想以自己作為一個事例,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眾所周知馬洛斯的五層需要理論中最底層的需要是生理需要,而最高層的需要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作為一名班主任更是如此,從心理學來說會經歷三個層次:一,考慮生存的的階段.二,考慮他人認可的階段,三,是現(xiàn)自己理想的階段.而在這三個階段里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班主任能夠有良好的適應力和樂觀的心態(tài).
對一關注于生存階段的班主任一定是大學剛畢業(yè)不久或者才來到本校工作的人,在這一階段班主任往往會對自己的工作抱以極大的熱情,對班級的日常工作事無巨細都要親力親為(原因很簡單要在這個學校站住腳嘛),但我們通常會進入一個怪圈我們對班級的孩子們是不是要求過高了?(畢竟是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學生的個人資質十分有限,可塑性不是很強)是不是超出了孩子們的可達范圍了?(學生成功的標準是什么,能達到班主任的期望嗎?)是不是對他們的期望值過大了?如果一味的強調班主任的主觀能動性,而不以班級的實際相結合的話,且不說班級沒有治理好就是班主任的自身心理也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狀況:心煩意亂,睡眠質量下降,工作時精力不夠集中更有甚著會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形成輕度的焦慮癥,我本人就經歷過這個階段.對于這個階段我準備了三個問題:1,你準備的目標是什么?是為了站住腳,在領導,同事面前表現(xiàn)一下,還是準備把這些孩子當作工藝品最后塑造出一批既解決他們的生計(恕我說的現(xiàn)實一些),也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二,你這是你唯一的目標嗎?是不是你真的要當一支蠟燭照亮別人犧牲自己(別誤解我的意思是不妨對自己寬容一些,不必天天決心,口號叫的響,畢竟對一個人的評價是多元的,我想對班主任的評價也是不例外,弄清楚你自己的側重點是什么),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學生的潛力的估計你到位了嗎? 有句英語說的好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可見學生的管理工作也非一夕之功,主要是看班主任潛移默化的教導,一上來就弄的學生與你對立,心情又怎么好的起來呢.說到這里必須的多說幾句由于技工院校的學生素質普遍較差,所以在班主任教育管理學生時很有可能帶有抵觸情緒,班主任千萬也不能和學生硬碰硬,當今社會互聯(lián)網發(fā)達,經常在網絡上能見到某某老師與學生發(fā)生沖突,被學校批評,現(xiàn)今教師已經成為弱勢群體的代名詞,所以理性的批評學生,以及看待學生對你批評的反饋是十分重要的,筆者自己有一條在技校班主任自己的信條:不管學生成才與否,自己務必理性對待,自己在學術上有所突破就行,畢竟自己成才與否是可控的。
對于第二階段關注于他人認可階段,我認為是這樣的,當我們看見一些同事獲得他人或領導的表揚是或許會有要“比一下”的精神,但是這又進入了自我心理的陷阱,人的欲望不能太多,否則既完不成自己的既定目標,也管理不好班級,不要帶著功利的目的去做事,一定可以把事情完成的很好。
對于第三個階段:自我理想實現(xiàn)階段,這里有幾條也需要解釋。一,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不等于可以標新立異,出風頭,這樣只會要領導厭惡,同事反感,這樣的人今之多見!即使最后成功心理也或許會偏激。二,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固然可喜但是如果不能全部實現(xiàn)甚至于不能實現(xiàn),也不可悲,不必認為是自己的能力不夠,或者自己的努力不足等,很多時候只是時機不好或者運氣不夠,千萬不能因此就產生心理方面的自我否定,而是應該積極的悅納自己,防止心理疾病發(fā)生。三,如果僥幸能夠成功,也不要自高其能,驕傲性的人格不可取。四,每個職業(yè)學校也有自己的心理理療室,其實不要片面的認為只是面向學生,老師在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過程中也需要把自己磕碰的心理好好修復一番。
我們在處理工作的過程中總會遇見各種矛盾則需要用包容的心態(tài)去處理一切的矛盾諸如師生的矛盾,同事的矛盾等等,但是這不是說我們要佛系的對待班主任工作,而是要像時而動改變學生能可以改變的部分,接受學生不能改變的部分,不要以一時之得而自高其能,也不要以一時之失我而在自墮其志,否則心理不健康又何苦來由?!既然班主任的工作是長期的,復雜的,曲折的,多元化的,那么班主任一定要理性的對待自己的工作,客觀的看待自己的工作,畢竟老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不要弄的既傷身,又傷“心”。
以上只是我個人不成熟的意見,只是拋磚引玉而已。
最后我想用一幅對聯(lián)與大家共勉:
寵辱不驚閑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