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懋英
王女士最近頭暈乏力,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表現(xiàn)的比較困倦,并且面色較為蒼白,去醫(yī)院檢查,結果竟然是貧血,這下可把王女士嚇壞了,急忙的詢問醫(yī)生,需不需要輸血,像王女士這樣的情況在醫(yī)院較為常見。
首先患者需要了解貧血的基本癥狀,確定自己是哪種貧血類型:
一般貧血患者表現(xiàn)為頭昏、耳鳴、失眠、面色蒼白。貧血患者早期的癥狀是頭暈、乏力、困倦,患者面色蒼白的速度取決于患者貧血的程度,以及患者機體的代償能力。輕度貧血無明顯表現(xiàn),僅活動后引起呼吸加快加深并有心悸、心率加快。貧血越重,患者的活動量越大,貧血癥狀表現(xiàn)的越明顯;重度貧血時,即使平靜狀態(tài)也可能有氣促甚至端坐呼吸,在貧血時消化腺分泌減少甚至腺體萎縮,進而導致消化功能減低、消化不良,出現(xiàn)腹部脹滿、食欲減低、排便規(guī)律和糞便性狀的改變等。
血紅蛋白的正常值為:
男120-165g/L(12.-16.5g/dl)女:110-150g/L(11.0-15.0g/dl)。
正常人全身血液中紅細胞的總容量是平均每公斤體重24~30毫升,血紅蛋白總量是平均每公斤體重8~10克。我國成年男性血紅蛋白濃度如果低于125克/升,女性低于115克/升即可視為貧血。分級血紅蛋白(g/L)臨床表現(xiàn):
輕度 120~91(12~9.1g/dl) 癥狀輕微
中度 90~61(9~6.1g/dl) 體力勞動后感到心慌、氣短
重度 60~31(6~3.1g/dl) 臥床休息時也感心慌、氣短
極度 <30(3.0以下g/dl) 常合并貧血性心臟病
如果患者出現(xiàn)了頭昏、耳鳴、頭痛、失眠、多夢、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這就是貧血缺氧導致神經(jīng)組織損害導致的;如果患者氣促或呼吸困難,大都是呼吸中樞低氧或高碳酸血癥所致;如果患者存在長期慢性溶血的癥狀會導致其出現(xiàn)合并膽道結石和脾大等并發(fā)癥;缺鐵性貧血患者會有吞咽異物感或異嗜癥;巨幼細胞貧血或惡性貧血可引起舌炎、舌萎縮、牛肉舌、鏡面舌等血管外溶血出現(xiàn)無膽紅素的高尿膽原尿;血管內溶血出現(xiàn)血紅蛋白尿和含鐵血黃素尿,重者甚至可發(fā)生游離血紅蛋白堵塞腎小管,進而引起少尿、無尿、急性腎衰竭。
其次要了解哪種患者需要輸血:
對于貧血患者來說,是否需要輸血,則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來分析。貧血就是指外周血中紅細胞總量低于正常而出現(xiàn)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貧血根據(jù)血紅蛋白下降的程度分為了輕度貧血、中度貧血、重度貧血和極重度貧血。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身體狀況,對貧血的耐受性也明顯不同,所以一般情況下,對于有重度貧血和極重度貧血的患者,可以輸血治療。輸血以后可以提高血紅蛋白濃度,改善病人貧血的癥狀,但是對于一名老年患者,本身具有冠心病等基礎性疾病,有時候即使是輕度、中度的貧血,病人由于對貧血的耐受性較差,這種情況下也需要給予輸血治療。貧血是否輸血,既要考慮血紅蛋白下降的程度,更要考慮患者自身的狀況,在綜合考慮之后醫(yī)院再進行決定。
1最后要對患者實行貧血護理
1.1在臨床上的護理
護理人員要嚴密監(jiān)控貧血患者的病情變化,重視有無進行性貧血、出血、發(fā)熱、感染等癥狀,及時記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等情況變化,并經(jīng)常了解有關的檢測項目,以結合臨床判斷度,隨時做好各種急救準備。而且在對患者實行護理時,護理人員要依照醫(yī)生的建議實行無菌護理,預防患者感染。另外,護理人員還要協(xié)助做好各種實驗室檢查,用極大的耐心給患者做出解釋,尋求患者的合作,確保檢查標本的及時送達。給患者和患者的家人普及貧血預防知識,協(xié)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
1.2在生活上的護理
對于嚴重的貧血患者來說,要臥床休息,最好要限制患者的活動,避免突然改變體位后發(fā)生暈厥,注意生活安全;如果發(fā)生心悸氣促時,護理人員要及時的給予吸氧處理;在日常生活飲食上,貧血患者要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類食物為主,如瘦肉、豬肝、豆類、新鮮蔬菜等,注意色、香、味烹調,以此來增加患者的食欲,主要是因為給患者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含豐富無機鹽的食物,非常有利于貧血患者造血功能的恢復。
對于缺鐵性貧血的患者來說,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動物的內臟,像心、肝、腎以及牛肉、雞蛋黃、大豆、菠菜、紅棗、黑木耳等;對于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患者來說,其后期可能會出現(xiàn)貧血癥狀,所以說,在治療過程中要重視對患者鐵元素的及時補給;對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來說,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住房要通風,并且每個貧血患者都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過渡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