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美蘭
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我國的國民素質(zhì)也在不斷提升。英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越來越廣泛地被人們使用,當下社會也掀起了學習英語的浪潮。英語閱讀占有重要的地位,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積累單詞量,還能對英語有更好地感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閱讀能力,因為語篇的學習對學生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整體閱讀;部分閱讀
引 言
閱讀的實質(zhì)是讀者對信息的獲取,閱讀需要讀者積極地參與其中,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背景進行深入地了解,讓他們能夠從閱讀中獲取到新知識,并能正確地理解,以此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進行語篇的閱讀,讓學生能夠先從整體上對閱讀內(nèi)容有一定的把握,然后再掌握閱讀中的細節(jié)信息,進而提高閱讀能力。
一、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存在的不足
教師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主要是對句子、詞匯、語法等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qū)φZ篇的長難句和重點詞匯有著深刻的理解。大多數(shù)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會讓學生對這些詞匯和句式進行翻譯,在翻譯中出現(xiàn)不認識的單詞時,教師會進行一定的講解,帶領他們對這些句子成分進行分析,找出句子的主語、謂語、賓語,讓學生對這些句子有著更好的理解。但這種方式會讓英語閱讀課不能發(fā)揮應有的效果,變成了語法講解和句子翻譯的課堂,這樣的課堂雖然會讓學生學到英語長難句翻譯和重點詞匯,但不能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這樣就使得學生在閱讀中很難把握閱讀的內(nèi)容和主題,也會讓他們對閱讀的興趣不高。
二、從整體到部分的閱讀策略指導
(一)進行預測推斷
教師在指導學生從整體到部分的閱讀時,可以讓他們進行預測推斷,先從語篇的整體入手,把握和感知閱讀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在接下來的閱讀中能夠?qū)⒆约核鶎W的知識融入到其中,進而對閱讀進行有效地分析。例如,學生要閱讀游記的文章,針對這類文章,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一定的預測,預測這篇文章會設置什么樣的主題,從哪些角度進行分析,并將自己的旅游經(jīng)歷結合在其中,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問題,進而更好地完成閱讀。例如,以冀教版七年級下Lesson 3《A visit to Xi'an》為例,教師在講解這一節(jié)課時,可以先向?qū)W生問以下的問題“Where have you been to travel?”,當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接著提問“Have you ever visited Xi'an?”這時一些學生會回答去過,還有的一些學生會回答沒去過,這時教師可以讓他們回憶以前跟父母去過的地方,然后讓他們猜測這篇閱讀可以寫的方面,如所在地的景色、作者的情感等,這樣學生在閱讀時,會有側(cè)重點,進而更好地完成閱讀。
(二)進行快速閱讀
教師在指導學生從整體到部分的閱讀時,會讓他們通過推斷預測去感知閱讀的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進行快速閱讀,其目的是對閱讀的主要內(nèi)容和結構有著一定的掌握,這樣可以讓學生快速地進行閱讀,以此對全文有更好的理解。學生在這部分閱讀時,要抓住圖表、標題、照片、轉(zhuǎn)折詞等線索,這些與作者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思想有密切的聯(lián)系,這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分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第一,讓學生閱讀文章的題目,然后根據(jù)題目進行一定的聯(lián)想,分析文章可能要講述的內(nèi)容。第二,讓學生閱讀每段中的第一句,一般這樣句子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也對文章的主題進行一定的介紹。
(三)抓住段落中的重點細節(jié)
在經(jīng)過以上對文章整體的閱讀指導后,學生會對文章的段落和主要內(nèi)容有著一定的了解,接著可以從整體閱讀過渡到部分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對閱讀中的生詞和長難句深入了解,首先讓他們?nèi)ネ茰y文章細節(jié)的信息,應用掃讀的閱讀方法對文中的關鍵信息進行確定。然后對閱讀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型,教師要進行一定的講解,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進行,如使用多媒體,讓學生對文中的重點詞匯進行理解。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對文章中出現(xiàn)的長難句進行討論和分析,以此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篇閱讀。例如,以冀教版八年級英語《connected to nature》為例,教師在講解這一課的閱讀時,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首先要明確文章的主題,知道文中的主線是什么,從標題(connected to nature)、地點(nature)、人或物(birds、fish等)、進行詳細解讀,并給出具有邏輯性的分析,講解生詞bee、ant、dove、death、species、respect、depend on、think about、live off、start out等,讓他們能夠記住并熟練運用這些單詞或是短語,而對于類似“You are a living thing.(你是一個生物。)”的句型進行分析研究,并進行適當拓展,alive是表語形容詞,也可以作定語,但是注意作定語時要后置,放在所修飾詞后面,而live一般用來作前置定語,通常情況下和表示物的名詞連接,最后講解形容詞lively的含義,讓大家能夠熟練運用live的所有變形。
在小組合作方面,教師在講解了大體脈絡之后進行精讀講解,實現(xiàn)對文章內(nèi)涵的整體認知,設置問題讓大家分小組合作探討,以此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例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at can we do for the nature?”、“How to protect the nature?”后給大家提供能夠發(fā)表自己主觀想法的空間,形成對英文的主觀意識,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想要提升學生整體的理解能力,不僅要重視整體閱讀,還要重視部分閱讀,制定合適的方案,并結合本班學生的基礎能力與英語知識接受能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同學們掌握正確的閱讀學習技巧,以此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彭祥英.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嘗試與探究[J].英語教師,2019,19(21):61-64.
[2] 郭靜.語篇分析,英語閱讀教學之捷徑[J].學周刊,2019(15):116.
[3] 周嫻.文本再構:初中英語語篇教學的新路徑[J].華夏教師,2018(3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