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階段英語課程標準中的英漢對比表述進行分析,指出了英漢對比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及對比語言學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從而更好的讓對比語言學理論服務于英語教學。
關(guān)鍵詞:英漢對比;新課標;外語教學
一、對比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研究表明,母語為漢語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母語的干擾,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利用對比分析的理論,促進學生母語知識的正遷移,減少它對學生學習外語的影響,幫助學生養(yǎng)成新的外語學習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從這方面也能看出,英漢對比分析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是值得我們?nèi)ヌ剿鞯摹?/p>
(一)文化背景知識
首先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必須學習有關(guān)這個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益于培養(yǎng)世界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nèi)容和范圍。從義務教育階段的分級標準中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這種理解和認識是逐步加深的,例如三級標準中的“能意識到”到四級標準中的“能注意到”繼而到五級標準的“進一步增強”?;诖?,在具體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應適時適宜地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注重文化教學,培養(yǎng)“文化意識”,以此來增進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使學生逐步形成運用英語傳遞信息、交流思想和表達情感的綜合語言交際能力,加深其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在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的同時,使其能正確適當?shù)乩斫夂瓦\用語言。
(二)字母和音標
接下來從字母和音標學習方面來說,掌握字母、音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但我們中國人從小接觸的abcd與英語中的abcd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學習過程如果我們能把英語中的26個字母及英語音標與中文的拼音對比起來進行學習,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性與差異性,就能讓學生更加容易地學習英語音標知識。例如,老師講英語中的音節(jié)時,可以對比漢語拼音,漢字是一字一個音節(jié),而英語則不同,有雙音節(jié)、三音節(jié)以及包含更多音節(jié)的單詞。
(三)標點符號
其次是標點的運用,比如說句號的使用,英語是“.”而漢語是“?!?,還有在漢語中提到書名時我們用書名號“《》”,但在英語中用斜體或者將文章名大寫,此外英語中列舉名稱時前幾個詞之間用逗號隔開,而漢語中前幾個詞之間用頓號隔開等等,因此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意識的讓學生對比出英漢中標點使用的不同。
(四)語法知識
研讀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標準,我發(fā)現(xiàn)其中涉及英漢對比的內(nèi)容還是比較多的,例如中外差異,跨文化交際,英漢表達方式的異同,中外文化異同,多元文化意識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隱性的表述。這些看似不同的表達其實都是基于英漢對比的角度,并且從中我們能看出英漢對比在英語教學中還是十分重要的。英語教學應該以對比
語法方面也是存在不同的,就拿時態(tài)來說,英語中有很多種的時態(tài),而漢語用、“正”、“過”等詞就可以表達時態(tài)。學生經(jīng)過觀察分析就很容易找到規(guī)律,“了”相當于英語中的過去或完成時態(tài),“已經(jīng)”相當于英語中的完成時態(tài),“正”相當于英語中的進行時態(tài)。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就能更好地了解英語的特點,在翻譯時就會少犯錯誤。
(五)跨文化交際
從交流和表達來看,中英有各自的習慣和禁忌。我們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向?qū)W生講解英美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差異。這既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豐富學識,更為日后與國際友人交流打下基礎。通過比較英漢的異同,特別是區(qū)別之處,才能了解這兩種語言各自的特點和用法。教師應該多用英漢分析對比的形式,通過講解練習不斷引導啟發(fā)學生從而幫助他們了解這一特點。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翻譯能力,而且有助于語法和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英漢對比語言學對外語教學的重要性
語言學家呂叔湘曾指出:“我們的意思,不但是不妨比較,有時候還不可不比較,比較是要注意英語和漢語不同之處,讓學習者在這些地方特別小心,這是極應該的?!币约啊皩τ谥袊鴮W生最有用的幫助是讓他認識英語和漢語的差別。”從呂先生的話中我們能看出英漢對比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所以我們要發(fā)現(xiàn)語言之間的差異,提取并歸納實現(xiàn)差異轉(zhuǎn)換的手段,從而更好的為外語教學服務。
分析英漢對比語言學對英語教學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英漢對比的理論、方法和原則都對英語教學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英漢語對比研究有三大實用目的:第一為學習英語服務,第二為對外漢語教學服務,第三為英漢互譯服務。
對英語教學來說,英漢對比理論可在以下幾個方面發(fā)揮作用:
(1)英漢對比理論能為英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英語教材的編寫等方面提供理論依據(jù)。
(2)英漢兩種語言間存在的差異,可以幫助英語教師預見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母語對英語學習的干擾程度,提前采取預防措施,為學生學習英語清理障礙。
(3)對比學習還可以引導學生自覺地探究英語學習的方法,繼而使英語學習從被動的模仿學習轉(zhuǎn)為主動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學習。
在教學實踐中,英漢對比分析不僅增強了教學效果,為學生的外語學習打下了深厚的基礎,而且還有利于促進教師和學生對我們母語的理解,提高語言的交流能力,加深對英語語言現(xiàn)象的理解。因此作為未來的英語老師,我們要發(fā)現(xiàn)語言之間的差異,歸納出英語和母語學習之間轉(zhuǎn)換的手段,更好地讓對比語言學理論服務于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年版.
[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年版.
作者簡介:
何雅莉(1995-),女,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18級研究生,專業(yè)為學科教學(英語),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