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松
1
西山睡美人躺在浩大滇池的眠床之上。云氣鼓蕩,山勢譎異,煙水迷茫。遠處煙火似城,雨村如夢,山色蕩虹影,燈火入荒煙,滇池真如海,神在云水間。
這是云南雨季到來的雨,密集迅猛,植物瘋長。特別是巨大的熱帶植物,張揚著它們奇怪的枝葉。但又似乎有江南的雨韻,不過那種暮色到來的涼寂卻又是高原特有的。
我被草海大壩的壯觀和寬闊鎮(zhèn)住了,這相當于一個?2.4公里的廣場,石板鋪路,路燈像蓮花瓣,也像海鷗的翅膀,想起每年冬季到來的10萬只紅嘴鷗,它們遮天蔽日的倩影像是三月密集的活紙鳶,昆明滇池的冬季也有早春麗日的景象。這美麗的春城,因紅嘴鷗的聚集,給昆明人送來了一個翅膀上的春天,一個美麗如童話的冬天。那些漂亮的海鷗,不是它們選擇越冬的地方,而是上蒼送給昆明的。
此刻,草海和滇池外海在暮色中的雨霧里,呈現(xiàn)出它的浩大寂靜,這種浩大的寂靜傍在西山腳下,真仿佛是西山睡美人寬暢的眠床,一湖煙水作了紗帳。云霧在洗得如翡翠的西山散漫蒸騰,就像是煙浪濺上山巔,又被風吹散。西山有更濃烈的云團從崖后噴涌而出,一直拖曳至湖上,像是那個睡美人揚起的濃密鬢鬟。滇池就是大海,是甜蜜清澈的大海,一座昆明人藍色液體蕩漾的心靈教堂,鄉(xiāng)愁教堂。
我行走在草海大壩的暮雨中,五月底的天氣有著湖邊特有的潮濕涼意,或者離愁,或者別緒,或者物喜,或者己悲,或者家國情懷,或者個人情仇,高原之湖,不至如此淺淺而生,這一池大水,盛著高原的魂靈,是我們能夠祈禱、敬畏、寄托,也能夠遙望、洗濯和啜飲的地方。
夜半闖入夢境的滇池,只能似夢似幻。一旦晴天麗日,便是萬千氣象。
海埂公園,早晨的滇池已經(jīng)開始了不知疲倦的動蕩,水從很遠的地方趕來,不停拍擊著石岸。天晴了,云彩厚重沉濃,天空高遠,使得滇池更加遼闊,風帶來浪的寒意,所有的路都被它粗暴地濺濕了,仿佛它對陸地懷著敵意。但滇池有讓人眺望的心境和空間,滇池屬于遠古的哲學和意境,它所有的聲音都屬于那些眺望者沉默的語言。
有一些老者在這兒釣魚,他們將釣竿放進水里,幾秒鐘就會咬鉤,是一種很小的白魚,不一會,一個老者就釣起了數(shù)十條,可以做上一碗魚肴來幾口小酒了。滇池魚很多。
早餐后昆明市作協(xié)主席、著名作家張慶國非得要親自陪我去大觀樓,我也很想再看一下那個有名的長聯(lián)。多年前來過,印象已經(jīng)淡漠。去時才知道這淡漠的原因。雖然大觀樓公園里荷花盛開,但登樓之后,確實看不到“五百里滇池”。這里是大觀河入滇池的河口,有許多人在釣魚,荷池并不壯闊,原因都是滇池縮小的結果?作為土生土長的昆明人,慶國告訴我,這里曾是草海的一部分,就是城中的翠湖公園,過去也是可以坐船直通滇池的,昆明在歷史上是一座水城。過去的大觀河水運興盛,滇池周邊產(chǎn)一種香稻,就是靠大觀河運出去的。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礀|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shù)兀c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數(shù)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p>
這天下第一長聯(lián)作者孫髯翁雖才高八斗,也不過是個破落高士,一生不得志,僅因為科考搜身,此兄覺是對知識分子的羞辱,于是拂袖而去,最后淪為寺廟門口算命先生。但孫君不是頹廢昏噩混點酒喝之人,胸懷闊大,才華及天。此聯(lián)氣勢弘闊,心有千秋,蒼茫兼蒼涼,孤寂且孤傲。張慶國主席說他看到資料,是一行文人登西山后,孫便寫了此聯(lián),那時候,還沒有大觀樓,是先有聯(lián)而后有大觀樓。因為只有西山才能見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一個“奔”字,氣象極大。后人多有仿長聯(lián),甚至比此聯(lián)更長,都不過撥弄詞藻,故作清愁,懷中無物,褻玩神境。雖寫在大觀樓內(nèi),只能是自取其辱。為何你們不學學太白先生,不道眼前景,只因崔灝詩,再題多少也是白搭。人家把眼前景,胸中事寫盡了,把天與地,古與今打通了,你再寫也沒啥意思。何況你腹中無才,想與髯翁一較高下,那不是自討沒趣,落下笑柄?
我特欣賞下聯(lián),下聯(lián)的懷古,他只寫滇中之事,不寫國運更迭,比起空而大的詠古,多了幾分實在,而將滇池千秋景色,悉數(shù)道盡了。天下總會有冷不丁冒出一個為天地萬物命名的,孫髯翁算一個。
又是秋雁,又是清霜,此聯(lián)的懷古有些悲沉,似乎都是懷古,好景不再,一語成讖,如今是再也看不到四圍稻香,半江漁火。沒有了稻田,也少有了漁人,只能是一種遙遠的念想。在夜晚,滇池的波浪、星月與灘渚無人相陪相伴,夜晚的湖水太空闊荒寂。
昆明春城,有滇池水氣蕩漾,有西山美人安臥,雨水充沛,風景殊異,說昆明是從滇池中退出的一個城市,也是說得通的。因此煙水靈靈,仿佛出浴美人,出水芙蓉。一半水一半城的說法,你若是從呈貢湖邊往昆明看,這個城市就浮在水上。
2
我們來到了撈漁河濕地,這是撈漁河進入滇池的河口。這是濕地嗎?其實是一個公園,有公園的所有元素。但它是濕地。是滇池紅線?100米內(nèi)的一級保護區(qū)。
結構精巧的水質(zhì)凈化功能區(qū),布水溝渠,有大量的支、次布水系統(tǒng),導流溝將水引入生態(tài)林帶,經(jīng)主干渠、支次渠、毛細渠布水,形成鳥足狀水系,使?jié)竦爻蔀椴妓鶆颉⑷孢B通的一個龐大復雜的水網(wǎng)。
布水堰位于濕地入口處,呈齒槽帶狀堰口,是分水和布水的主要設施。上游主要來水后,進入濕地,在這里利用原有高差實行分水布水,然后進入各導流溝及葉脈狀的布水溝渠。河水流入的響聲鏗鏘有力,水流很大,一下子進入了中山杉林,里面有石砌的步墩。這片杉林中的濕地,水在樹下流淌,里面陰涼襲人,水下有水草、游魚,令我大開眼界。這個水上森林,也是聞所未聞,身臨其境,頓感滇池有救。杉是什么杉呢?他們告訴我,這叫中山杉,是落羽杉與池杉雜交的一種樹種,不怕水,而且生長速度快,成活率很高。這個設計是大手筆,這片水上森林有?300畝,7萬多株,已經(jīng)有?8個年頭,有?20公分粗。它的作用就是人工造成濕地,設計者將進入濕地的水經(jīng)過溝渠自然引流到各級地勢形成的水塘,由于地勢之間的落差形成地表水徑流,從而形成濕地內(nèi)水的自然流淌,完成第一次凈化過程。與之前進入濕地的渾濁污水相比,這一過程中的水明顯清澈了不少。在不太深的水里,有足夠的時間和路程讓水中污染物沉淀,過濾分解,讓水中樹根和大量的微生物吸收,何況水中有魚,水流回環(huán),讓流入這里的水充分曝氣,增加水中氧氣。
我走在水上的森林中,我突然想起在土耳其看到的耶萊巴坦地下水宮,那是人造的,這是自然的。在濃密的、不見天日的杉林中,水聲潺潺,有大魚在水中打旋奔躍,頭頂傳來鳥的密集叫聲,給人神秘的、夢幻的穿越感。這片森林里,現(xiàn)在藏匿著?5000多只白鷺。還有一些別的鳥,在樹上人工掛的鳥巢里生活。
撈漁河進入這里的水是五類水質(zhì),可是流入滇池時成了三類水。這百米的曲折之路,竟然讓水質(zhì)凈化得這么好,真是太有匠心了。
賞心悅目的水上森林之旅,到處都是流水,到處都是鳥鳴,風吹來時,濕潤的空氣里是草木的香味。
這片水上森林之后,水還會旋轉在此處,進入一片蘆葦蕩中,我看到了大片的白鷺和翠鳥,魚在蘆葦叢中拱動和繁殖。風吹蘆蕩,氣勢滔滔。水很清澈,植物很茂盛,還有各種親水植物都堅挺在這片濕地上得意搖曳。這里是它們的天堂,無論是鳥類、魚類和植物。
在蘆葦蕩的這片水域,稱為二次均質(zhì)調(diào)節(jié)塘,就是將水上森林凈化過的水和末端河道自然收集來的水,進入以草本植物為主的?240畝均質(zhì)調(diào)節(jié)塘緩沖,由于地勢不同,濕地內(nèi)部被劃分成幾個區(qū)域,有的是荷花塘,還有的是浮萍塘??恳粭l條土渠連通了濕地里不同區(qū)域和不同地勢之間的水,經(jīng)過各區(qū)域發(fā)揮凈化水的不同作用,形成了濕地內(nèi)特別設計的布水系統(tǒng),最終將凈化完成的水排入滇池。
撈漁河濕地已被國家林業(yè)局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試點,此刻有蜂擁而來的游客,不僅在這里帶著孩子釣小龍蝦撈魚兒,還帶著他們觀賞這兒的濕地景色,讓他們親水愛水。
那些美麗的落羽杉、中山杉、楊樹、蘆葦、香蒲、菱草、蒲葦、滇楊、滇樸、香蒲、水蔥、紙莎草、千屈菜、再力花,組成的撈漁河濕地,還有在那兒舉辦的大麗花、唐菖蒲花展,萬紫千紅,吸引了許多愛花人。唐菖蒲這么多顏色,只有云南才能長出這么鮮艷的花。
同時這里還設計了步行系統(tǒng)。整個步行系統(tǒng)分別由?3米寬?15公里長的湖濱步道、6米寬1公里長的自行車道、3米寬?700米長的林間棧道和?3米寬?300余米長的觀景長廊。在撈漁河濕地,一步一景,應接不暇,接近大自然的本色。
市委宣傳部的周海燕處長建議我一定要去古滇濕地看看。對于這個濕地,我看到網(wǎng)上的許多評論,“昆明濕地公園中的佼佼者”“與其他濕地公園不一樣,恐怕到了歐洲景致也不過如此”等等,這么高的贊揚已經(jīng)超出了對一個濕地的評價。
老遠就看到一種奇怪的建筑,這就是古滇國的黃色屋頂建筑,長脊短檐,線條流利,雄壯神秘,有高原之上的大氣象。古滇濕地公園占地1100余畝,是在原有的?200畝自然濕地基礎上改造擴建成的生態(tài)濕地。這個濕地因為民營資本的介入,處處顯示著它的豪華與氣派。它位于滇池南岸、長腰山西側。如果說撈漁河濕地保持了質(zhì)樸自然的屬性,這里就是精心設計、精心打造的,投入也更大,目前為止已投資?100億,也包括其他的設施與園區(qū)。
古滇碼頭大廳前面是廣場,可以看到華麗壯美的古滇博物院屹立在對面的山上,大廳后面是一圈環(huán)繞在古渡碼頭旁的水榭長廊,全是用大竹編織而成。想象力奇崛,造型粗獷,卻又典雅時尚。它叫“古滇藝海大碼頭”,向滇池里延伸百余米,設計更有脫穎而出、躍入滇池之感。水上還有古船,是古滇國的建筑造型。在這個濕地周圍有許多此類宏偉的建筑。碼頭東西兩頭還沿滇池岸邊修建了綿延數(shù)里長的觀景大道和數(shù)條進入昆明湖、牽星海、采蓮塘等的小道及橋廊。大碼頭的竹環(huán)廊建筑,與候船大廳相映成趣,和諧一體。有?151艘電力驅動畫舫游船泊靠岸邊,其中最大的一艘可容納?22人,今后,將有?201艘電力驅動畫舫游船規(guī)模,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水上游藝碼頭。這些畫舫船全部采用環(huán)保經(jīng)濟的電力驅動,輕盈通透,既有江南畫舫的浪漫,又有云南元素的神秘。
它似乎離昆明主城區(qū)很遙遠,從這兒看去,昆明城的建筑群一半漂浮在滇池中。它也是一個河口,同樣承擔著凈化水質(zhì)、保護濕地的諸多功能。這里的水質(zhì)本來就比海埂方向(北岸)的水好,清澈,有好聞的水腥味,湖塘廣大,蘆葦叢生,周邊沒有建筑物,這個濕地在精心布局中給予了自然最大的尊重。因為拆除了過去的海堤,讓濕地與湖水連為一體,有了我們記憶中湖岸的自然曲線,有了湖水延伸的縫隙,一些水生植物在肆意生長,鳥類、蛙類、魚類有了藏匿和繁育的場所,這也許是當年滇池的原樣。這里是垂釣的天堂,是人們懷舊的去處,但又有現(xiàn)代最好的碼頭,有摩天輪,有各種精制的步道,有一個一個的景觀,有大量的花草樹木,有各個池塘中的主題植物,有觀魚、觀花、觀水的去處。比如專門設計的一處水景,觀西山睡美人的地方,水瀑分為兩層,你走進后拍照,人的下半身像是沒入了滇池,在水中行走。移步換景,曲徑通幽,柳暗花明,野趣漫漫,這里看滇池視野開闊,水天無限。一些手搖游船劃入濕地深處,鳥飛魚躍,溪澗蓮蒲、蘆葦水巷、碧波滟瀲,坐看云起,何等快哉!
3
從西山龍門往下看滇池,在外海北部和草海之間有一片葦蒲搖曳、水鳥翩躚的水面,被碧綠的水草占滿了水面。這就是草海大泊口水域,面積為?780畝,容積約?100萬立方米,屬半封閉水域。
2015年前,每年夏秋季節(jié)大泊口水域時常發(fā)生藍藻爆發(fā),水質(zhì)與草海和外海一樣是劣五類,為重度污染水體。2015年?8月,昆明滇池管理局所屬的昆明滇池生態(tài)研究所,借鑒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在滇池的研究成果,開始了大泊口水域生態(tài)修復示范工程。兩年多實驗,大泊口水域完全改變,2017年總體水質(zhì)達四類,局部區(qū)域達三類,該水域再未發(fā)生藍藻水華。
這個示范工程,為沉水植物的生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通過自然恢復和人工干預的共同作用,大泊口水域沉水植物從?2015年的不足10%,增加到?2017年的?36.18%。而且沉水植物分布區(qū)域正在堅挺地向深水區(qū)域擴展,物種較之前更加豐富,清水型的苦草、海菜花等沉水植物成功重現(xiàn)。
在這個研究所,杜勁松所長說:在污染負荷基本得到控制后,通過提高水體透明度、調(diào)控水位等措施可促進沉水植被的恢復。沉水植被恢復后將與浮游藻類形成競爭,對藍藻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同時,沉水植被恢復可使湖泊的自凈能力大幅提升,使水質(zhì)明顯改善。大泊口最好區(qū)域沉水植被蓋度已達?80%,該區(qū)域的水質(zhì)為三類,我們夢想的水體清澈見底實現(xiàn)了。
這一示范工程的成功完全驗證了藍藻是可以治理的,而控制水體總磷是滇池藍藻水華治理的關鍵。
說說我進入生態(tài)研究所的第一感受吧。這個不起眼的研究單位,場院不大,進去靠左就是草海的大泊口,但是,我看見這一片有幾百畝水面被圍網(wǎng)之類的東西圍起來,里面長滿了我喜歡的水草,就是兒時湖泊中的水草,碧綠的水草。何鋒博士告訴我這是什么草,叫輪葉黑藻、水蘊草,還有云南高原湖泊中特有的海菜花。美麗的水草,小時候,我們撈這種水草喂豬,釣魚專找這種水草厚的地方,挑開一個小水面打“窩子”,魚就躲藏在底下。水草下的鯽魚,往往是金黃色的,我們叫黃殼鯽。還有一些黑魚,愛在這些小空間一動不動曬太陽,我們叫“黑魚曬花”。
生態(tài)學博士何鋒說,這些就叫沉水植物,它們根系退化,靠莖葉吸收養(yǎng)分,進行光合作用。所以要水的透明度很好,達到?80厘米至?1米左右。這么茂密的水草,下面的水自然是清澈見底的,有魚兒在游,在水草上摩擦產(chǎn)卵,能看到是鯉魚,許多水鳥如小白鷺、大白鷺、水鵜鶘、蒼鷺、野鴨等。太多的水鳥,因為它們有食物。只要水好了,魚和鳥自然會來。何博士告訴我,這片試驗區(qū),沉水植物占水面的?40%,如果沉水植物占到這個數(shù),藍藻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因為水體透明,藍藻無法大量繁殖。我問,為什么種植的是水草,荷花不行嗎?他說,荷是吸收泥里面的營養(yǎng),不像沉水植物,是吸收水體中的養(yǎng)分。
我問何博士這片試驗區(qū)你們種了多少水草?他說,“我們種的很少,當時一個平方米只在?4個角各種一株,我們的試驗叫生態(tài)恢復,生態(tài)恢復主要是自然修復,我們補的水是污水處理廠的尾水,透明度很高,雖然氮磷含量還是五類水質(zhì)?!焙尾┦空f,他們的試驗就是要讓湖泊產(chǎn)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良性循環(huán),讓水體有造血功能。讓水草吸附污染物質(zhì),把水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消耗掉,還加上魚來吃一部分,而有的魚蝦是吃泥里面的營養(yǎng)物的,如水草和動物的尸體腐爛后,有生物清理。還放養(yǎng)了許多滇池土著魚如金線鲃,是食肉型的魚類。當水草茂盛后,各種魚都會來,這樣形成了生態(tài)循環(huán),水質(zhì)會越來越好。
生態(tài)所的杜勁松所長告訴我,他們所是2004年成立的,現(xiàn)在不過?15個人,怎樣恢復滇池生態(tài),他們研究了?10多年。他說對濕地的認識也是慢慢明白的,河流是所有水流匯入滇池的通道,而濕地是最后一道防線,是過濾河水的。說濕地是地球的腎,非常有道理,現(xiàn)在滇池污染了,我們的工作就是給滇池再造一個腎。
他的話有道理,有力量。
濕地可以將河流的污染物去掉10%—20%,有強大的凈化功能。他指著何鋒博士說,他每天跟蹤滇池的藍藻,這些年的研究比較深。藍藻是一種最古老的浮游植物,幾十億年前就存在了,因為它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繁殖是細胞分裂的,繁殖速度快。在一類水體和二類水體中它被抑制,到了三四五類,營養(yǎng)足夠了,就大膽地生長,幾乎沒有天敵。冬天陽光少,冷,它就沉到泥底,休眠起來,天氣暖和后就浮上來繁殖。
關于濕地模型,杜所長說到撈漁河,這是他們所第一塊試驗濕地,他說,你說到的水上森林,我們就是將肺與腎相結合的一個試驗。森林是地球之肺。他說,恢復濕地就是先要將防浪堤拆掉,拆掉后,水漫進來,蘆葦就自己生長。我們種的茭草,幾年就死掉了,競爭不過蘆葦。自然形成的生態(tài),以后的管理就很簡單,大泊口的試驗也是一樣,自然恢復讓生態(tài)獲得平衡,人為的干預要最小化,只能適當撫助。
我們在湖邊說話時,他們的示范水面里,傳來鳥的清亮的叫聲,一些大魚在水草上奮力摩擦著生殖腺體產(chǎn)卵,水聲沉悶有力。魚都擱在水草上,這種產(chǎn)卵的景象,有幾十年沒見著了,久違了,太讓人喜悅了。這也許是?50年前滇池的常見景象,現(xiàn)在它們在這里神奇地重現(xiàn)。
我走的時候,月光照著藍色的大泊口水面,魚還在水草上奮力地摔打產(chǎn)卵。鳥的影子蜷縮在圍網(wǎng)上、木樁上,茭草和蒲草在風中搖曳。空氣里是水草和荷花好聞的水腥味,這種氣味真是沁人心脾,讓人不得不重重地往肺深處呼吸。噢,這清亮的水和厚重的水草,鋪展在月光之下,彌漫在滇池之上,可惜許多來游覽滇池的人沒有看到這個大泊口,這真是生態(tài)恢復的奇跡。不遠的將來,滇池一定會像大泊口一樣,水草豐美,魚躍鳥飛,水清如鏡,浪花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