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第一中學 宋凱東
在當前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習題課已經(jīng)占據(jù)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是教學過程中具有典型實踐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對理論內(nèi)容的深入解讀及提升.基于習題課能夠促使學生增強運算技能、強化邏輯推理能力,使其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并將其運用于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對所學的理論知識的消化與鞏固,同時借助習題課還可以檢查學生對內(nèi)容的實際掌握情況.所以,應當全面提高習題課的教學質量,這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習題課的教學模式并非是簡單的做題和講題,作為教師,應當關注師生之間的對話,透過對話檢測學情,滲透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以此促進學生對數(shù)學相關知識的辨析質疑.
例如,在教學“命題及其關系”練習課時,讓學生對以下三個命題的真假性進行判斷:
命題1:如果x=2,那么x2=4;
命題2:如果x>3,y<4,那么x>y;
命題3:如果sinα≠sinβ,那么α≠β.
生1:我認為命題1是真命題,命題2為假命題,但是面對命題3,我不能作出準確判斷.
生2:應該可以借助舉例的方式進行判斷.
生3:如果能舉出反例,則可以證明其為假命題,但是如果其為真命題,又該怎么辦?
師:看起來,針對命題3大家暫時不能作出明確的判斷,那么,有沒有其他的思考方式或者轉換視角進行思考?例如逆否命題.大家是否還記得這四種命題的形式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給予學生相應的思考時間之后投影圖1)
圖1
生4:命題3的逆否命題為:若α=β,則sinα=sinβ.很顯然,這一命題為真命題,由此也可以幫助我們推斷命題3為真命題.
師:剛才我們回顧了四種命題形式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們在實際解題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互為逆否命題的判斷方法,成功解決對命題3的判斷.那么對于這一方法而言,還可以適用于哪些情況?
生5:命題的真假一時間難以直接判斷,或者是借助“不等式”的形式而呈現(xiàn)的命題.
師:那么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命題4:若tanα≠tanβ,則α≠β.
生6:這應該是個真命題.
師:那么它的逆否命題為何?
生6:若α=β,則tanα=tanβ.
生7:如果α=β=90°時,不管是tanα或者tanβ都是不存在的,由此可以看出命題4為假命題.
師:回答得非常完整,我們在研究函數(shù)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定義域為起點開始研究.
在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對教學設計作出了精心的安排,所展示的一組習題由易到難,既明確了教學目的,同時借助師生對話提高了教學實效,學生在教師的及時引導和點撥下,自主展開辨析質疑,由此形成認知上的共鳴.通過這一過程,既完成了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同時也讓學生對數(shù)學方法的掌握更加到位.
在高中數(shù)學習題課中,作為教師必須要結合教學目標及學情,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選擇恰當?shù)牧曨}.同時,在選擇習題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課本內(nèi)容的挖掘.課后習題大都經(jīng)過專家的精心篩選,可謂精品,但是針對習題的選擇也不可完全拘泥于教材,應當要貼合學情才能夠更充分地發(fā)揮習題應有的功能.
在數(shù)學這門學科中有一些典型的習題,它們大都具有較強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模式,實際訓練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不斷的反思與總結,促使學生對此類習題形成模型化的解題思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圖2
例1一個正四面體ABCD的所有棱長都為,同時四個頂點都在同一個球面上,求此球的表面積.
對于這一道題,以正四面體的各條棱為側面對角線,以此構造出一個棱長為1的正方體,假設球體的半徑為R,根據(jù)正方體對角線的長度為球的直徑可以得出,由此可以推斷出,進而得出球的表面積為S=4πR2=3π.
這樣,借助構造數(shù)據(jù)模型的方式,既能夠使問題的呈現(xiàn)更直觀、更形象,同時也巧妙地簡化了解題方法,使煩瑣的問題變得易于解決.數(shù)學模型的固化可以促使學生強化知識間的縱橫聯(lián)系,也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最為關鍵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立體思維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
作為教師,應當關注習題中的易錯點,并充分發(fā)掘其中潛在的教學價值,改變傳統(tǒng)的告知教學模式,轉向引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模式.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促使學生自主糾錯、自主反思,直至走向成功,并就此生成正誤知識的辨析點,這才是幫助學生糾錯的最有效模式,關鍵是在這一過程中還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2已知平面向量a=(x,3)與b=(2,-1)的夾角為θ,如果θ為鈍角,求實數(shù)x的取值范圍.
錯誤的解題思路集中體現(xiàn)在:因為θ為鈍角,由此得出cosθ<0,進而得到2x-3<0,推出答案.
因為向量夾角的取值范圍是[0,π],可就此引導學生展開分析:當夾角θ滿足條件cosθ<0時,它一定是鈍角嗎?正解:因為θ為鈍角,所以cosθ<0,解得.同時,當a和b共線時,還能夠得出6+x=0,此時x=-6.這也就意味著a,b的方向相反,所得到的夾角為π,進而推導出實數(shù)x的取值范圍應該是(
針對習題的教學,教師不但要制定精心的預設,還應當以此作為引領,使學生可以自主發(fā)現(xiàn)錯誤的根源,親歷由錯誤到完全糾錯的辨析過程,真正有助于強化對其知識的透徹理解,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類似的錯誤再次發(fā)生.
在高中數(shù)學習題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進行內(nèi)化,這樣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需要經(jīng)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步都要穩(wěn)扎穩(wěn)打,這樣才能夠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扎實的根基,任何一步出現(xiàn)差錯,都會影響到接下來的深入學習.為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作為教師應當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做到及時的查漏補缺,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面的要求,應當針對學生的練習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錯誤,這些錯誤所暴露的必然是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或者是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疏漏.針對這部分習題的選擇,并不能僅僅依靠單純地改變數(shù)字,而應當選取考查知識點的練習,這樣才能夠真正有助于查漏補缺:學生出現(xiàn)錯誤→訂正→再出錯→再訂正,通過上述過程,及時發(fā)現(xiàn)導致錯誤出現(xiàn)的本質,緊抓源頭,才能夠使學生汲取教訓,才能有助于學生完善認知結構,避免錯誤的再次發(fā)生.
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大都以相關知識點作為學習目標,所以技能的掌握一般都會局限于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一層面,然而接下來所學習的內(nèi)容及與之相關的知識點還未曾涉及,所以難以實現(xiàn)縱向聯(lián)系.伴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習題中都會呈現(xiàn)出知識的縱向及橫向拓展,因此針對習題的選擇必須要注重其延伸性,保障深度和廣度的拓展,這樣才能真正有助于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使其自主地將知識點連成串,厘清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充分發(fā)揮習題的功能;除此之外,還要關注橫向的遷移,使學生可以立足于多個視角、選擇多元的方法展開觀察和聯(lián)想,或者結合轉化的思想以促進數(shù)學思維及靈活度的提高.
總之,在高中數(shù)學習題課上,教師應關注習題教學,要緊扣教材以及學情,恰當?shù)剡x擇習題,這樣才能真正有助于激活學生參與解題的興趣,提高其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