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些年,大學生犯罪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高等院校提出了增加大學生法制教育,加強學生的法律知識,減少大學生犯罪率。針對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主要有法制教育欠缺、法律意識淡薄、法律實踐課程少三個方面。為此,高校輔導員開始定期對學生開展法律課堂,普及法律知識,并提出了增強大學生法制有效策略,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提高法律素養(yǎng),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關鍵詞:大學生;法制教育;對策
大學生是國家培養(yǎng)的專業(yè)人才,是我國教育發(fā)展的希望,樹立法律意識,加強法制理念對其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大學校園不安寧,學生犯罪數(shù)量增多,加大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任務,為學生們科普法律知識,杜絕學生法律空缺,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1 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現(xiàn)狀
1.1 法制教育欠缺
目前,大學生校園事件層出不窮,導致校園不平靜,據(jù)資料顯示犯罪的60名大學生中有21名來自重點大學,其中有研究生。隨著網(wǎng)絡化的發(fā)展,團伙犯罪時有發(fā)生,不少大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報復社會,而且自身的法律知識不足,不懂得法律的不可抗拒性,年紀輕輕自甘墮落毀了大好時光,只能在牢房中度過余生。例如:熊貓燒香病毒,來自武漢的學生,該生在電腦學校學習軟件開發(fā)時,就開始制作熊貓燒香病毒,畢業(yè)后潛心制作熊貓燒香病毒,通過QQ群發(fā)布出售熊貓燒香病毒的消息,先后在網(wǎng)上以每個病毒500-1000元的價格,此外,在電腦里制造木馬程序,盜竊他人電腦里的QQ號游戲裝備等,最高收入達萬元。后來被判刑入獄,由此看出法制教育欠缺是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1.2 法律意識淡薄
高校大學生對法律教育意識不到位,高校輔導員只是重視專業(yè)課教育,忽視了法制教育,未將法律知識貫徹落實到教學中,大學生對法律沒有新的認識和理解,造成法律知識薄弱、法律意識淡薄。在社會競爭中,現(xiàn)實是殘酷的,沒有理想的那么美好,導致學生心靈扭曲,有了犯罪的動機,撰寫了人生的悲劇。
案例:凌晨2點,大三學生小張在宿舍玩游戲,只聽見樓下傳來吵鬧聲。下樓一看,是宿舍附近的超市員工宿舍傳來的,小張告訴了宿舍管理員,宿舍管理員出面多次警告但是吵鬧聲還在繼續(xù),小張忍無可忍,來到了員工宿舍,發(fā)現(xiàn)門沒鎖,推門走了進來,結果被幾個人圍住,慘遭毒打,還被拍了照片,威脅他交2000元。日次,小張沒有給錢,結果雙方大打出手,都受了傷。針對小張這種行為很不值得,其使用武力手段解決問題的做法是錯誤并且違法的。學校校紀校規(guī),教育其要相信法律,不要使用“私力”救濟手段,更不要使用武力手段解決問題。要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形成法律信仰,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校紀校規(guī),依法辦事。
1.3 法律實踐課程少
高校中法律專業(yè)的大學生,雖然學習到了專業(yè)的法律知識,但是法律實踐課程少,很難體會到法律的權威性,學習到知識無法與實踐相結合,面對法律問題不知所措。高校輔導員針對這些問題,應該給予關注,為學生提供模擬法庭的演練,參加法院的旁聽等,都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法律意識,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2 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普遍存在問題,主要有法制教育內容空洞性、法制教育范圍不準確、法制教育范圍不準確、法制教育范圍不準確等,將對其內容進行一一闡述,具體內容如下:
2.1 法制教育內容空洞性
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之一是法制教育內容空洞性。高校法制教育所傳授的知識,都具有理論性過強的特點,大學生了解到的法律知識都是書本知識中的理論,例如行政法、民法等,不結合案例講述,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深意。其次,大學生教材與學生生活、學習軌道脫離,未有相應的法律對大學生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也未有法律對大學生就業(yè)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引導。法制教育內容空洞性,滿足不了現(xiàn)代大學生對知識的需求。
2.2 法制教育范圍不準確
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之二是法制教育范圍不準確。高校對法律教育定位出現(xiàn)錯誤,道德教育屬于法律范圍的一部分,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遠遠不夠的。各大高校不能將法制教育列入道德教育中,這對法制教育大打折扣。各大高校應加強法制教育,高校輔導員也應當重視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問題。只有法制教育范圍準確,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法制道德以及遵紀守法的意識。
2.3 法制教育不到位
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之三是法制教育不到位。高校大學生受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影響,對法制課堂的理論知識了解很多,講起來都頭頭是道,但是社會實踐起來,卻一頭霧水,只能“紙上談兵”,對法制知識的理解不夠。為此,高校在法制教育模式上進行改進,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法制道德,學會用法律知識來武裝頭腦。學會在實踐中用法律知識解決問題。
例如:某大學校園暴力事件,大二學生,長期遭受室友李某的“校園暴力”
作為室友,李某假以開玩笑的方式,偷拍或偷錄受害大學生換衣服,錄制受害大學生被強制扒衣服視頻等進行人身攻擊和發(fā)泄。李某竟然將所拍下的受害大學生“被暴力”視頻和照片,在多人網(wǎng)絡群聊中進行分享,給受害大學生的身心和心靈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和打擊。由此看出,高校法制教育不到位對學生造成的傷害。李某侵害了他人的隱私,對室友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只有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法律意識,才能避免此類現(xiàn)象的再度發(fā)生。
3 高校輔導員對增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有效對策
3.1 完善法制教育內容
時代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法律在變更,高校在制定法制教學時,應與時代共舞,為大學生提供最新的法制教材,針對各個專業(yè)的學生,統(tǒng)一進行授課,擴展學生的法律知識面,讓大學生們領略到法律的真諦。完善法制教育內容,可以拓展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提高法律素養(yǎng),與時俱進才能將法律知識落實到實處。
3.2 擴大法制教育定位范圍
各大高校制定的法制教育范圍小,不利于大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因為道德教育對大學生起不到很好的規(guī)定作用,高校輔導員提出了必須將思想道德課與法律知識相結合,才能發(fā)揮法律所特有的作用,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理念,充分理解法律起到的約束作用。各大高校應重視法制教育,將思想道德教育為輔,提高法律教育地位。
3.3 增加法制教育的實踐內容
高校輔導員應注重法制教育的實踐內容,只有解放思想,改進教育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法制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高校輔導員開始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法制內容,并利用多媒體現(xiàn)代教學,整合身邊案例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例如:參加法院旁聽,法庭上,隨著清脆的法槌聲,審判長宣布開庭。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并出示有關物證照片,控辯雙方圍繞案件事實、證據(jù)的認定發(fā)表了各自的意見,旁聽的大學生們認真觀摩、耐心記錄,不時寫下思考所得,庭審過程嚴謹有序。此次旁聽庭審將法學理論與真實庭審相結合,是一節(jié)生動的法律實踐課。
3.4 法制教育模式新突破
目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內容零散,基本采取的是一段介紹一部法律的方式編排教材,雖然做到了內容豐富,卻忽略了教學的有效性。該課 程教學內容應該進行系統(tǒng)性的規(guī)劃,將與大學生現(xiàn)在與將來 聯(lián)系緊密的法律、法規(guī)作重點講解。如: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婚姻法等都是大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法律知識;而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經(jīng)濟法等則可作簡單介紹。只有突出重點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識。
3.5 法制教育考核方式
目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主要以試卷形式進行書面考核,考查的是對法律基本知識 的記憶能力。正是這種不合理的考核方式導致學生們只關心考試能否順利過關和分數(shù)的高低。這顯然無助于實現(xiàn)培養(yǎng)法 律意識,提升法律素養(yǎng)的目標。為此,應該法制教育課程考核方式,將考察大學生利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考核重點。第一,將大學生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情況作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考核內容之一。第二,強調該課 程的過程性評價,降低期末考核在學期總評中所占比例。第三,將課堂討論以及課程論文、調研報告的撰寫作為過程性評價內容,強化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高等教育人才,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只有加強法律知識,才能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yǎng),減少犯罪行為。在大學期間,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的教育和制定很重要,為此,對增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提出了有效對策,完善法制教育內容、擴大法制教育定位范圍、增加法制教育的實踐內容三個方面,切實彌補不大學生法律的不足,培養(yǎng)了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武莉.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2] 梁凱昕.高職法制教育現(xiàn)狀及新途徑探索[J].成功(教育版),2013(11).
[3] 劉濤.高職院校學生法律意識的缺失與培養(yǎng)途徑[J].法制博覽,2016(8).
[4] 任皞,張萍.高職院校學生法律意識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探討--以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è)學院學生為例[J].職業(yè),2016,
[5] 莫麗萍.新時期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實效性探究[J].職工法律天地,2016(24).
[6] 黃鶯.新時代高校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山東高等教育,2018(02).
[7] 谷峰.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6).
作者簡介:余桂芳(1974-),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法學。
(作者單位:河南質量工程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