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蓮
摘要: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小學語文閱讀是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手段,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文章從單一教學模式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角度,簡要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多年教學工作經驗,并提出了一些改進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改進策略
閱讀是知識儲備積累的過程,是學生夯實語文基礎的重要途徑。閱讀是思維活動的過程,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思考和拓展學生的想象力。閱讀是一個自我完善、洗滌心靈、陶冶情操,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有序發(fā)展的過程。閱讀是一種愉悅享受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純真甜美的快樂,內心平和寧靜,充滿溫暖的力量。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1.1教學方式單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在課堂授課中主要以教師灌輸知識為主,教學方式的單一性讓教師無法根據當下的時代變化和熱議話題來結合書本教學,使得學生在接收知識方面的深度和廣度無法延伸,學生對小學語文課堂失去興趣,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逐漸變弱,對教師的依賴性變強。長期受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的學生,沒有受到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容易造成人才短缺。
1.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方式的單一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單純講解書本的內容,并沒有為學生擴展課外知識。這對于還處于孩童時期的學生來說,書本內容無法對他們產生任何吸引力,只會讓他們覺得課堂的枯燥和乏味,甚至一些學生可能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小差、打瞌睡。這種現象會導致學生出現兩極分化,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課堂中無論是提問還是回答問題很積極,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不愛回答問題和提出問題,這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都會產生不良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對語文課堂失去興趣。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2.1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古人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并持續(xù)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將不再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攔路虎,不再是硬性規(guī)定的任務,而是有趣、好玩和享受的事情。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從被動閱讀轉向主動閱讀。一反一正兩方面,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之間差距是巨大的,得到的閱讀效果自然是大相徑庭。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更新閱讀教學觀念。教學中采用適合學生的閱讀教學模式,更好的突出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上真正做到學習的“主人”。在教學實踐中,許多學生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后,會感到茫然,渾然不覺,沒有疑問,沒有感受,沒有情感的起伏變化。確實,這種閱讀方式是一種效率低下且乏味的手段,對學生的閱讀開展沒有任何積極的意義。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避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思考和情感體會不到位的現象發(fā)生。
2.2增加學生閱讀量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方面,可從教學主題中入手。比如說,在教學《景陽岡》一文時,學生們在閱讀完畢后,對武松打虎的英雄氣概欽佩不已,而對武松后續(xù)的故事也充滿了向往。基于此,筆者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兒童版本的《水滸傳》,以此擴大閱讀量。另一方面,世事洞明皆學問??梢怨膭钚W生選擇合適的文本、書籍、報刊等進行閱讀。比如說,教師可組織“讀書活動”。每周組織一次以“讀書活動”的主題班會。在班會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為大家分享自己的讀書體會,彼此交流讀書心得,相互推薦好書。在教室一角設置“小小書架”,里面填充符合于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讀本,營造出濃郁的班級讀書氛圍。另外,在閱讀過程中,要引導小學生勤于動手。比如說,在閱讀過程中遇見名人語錄、好詞佳句、古詩詞等,應當記錄下來,反復咀嚼,學以致用,學有所得,將好詞佳句等融入到學生的知識體系之內,開卷有益。在閱讀過程中,通過閱讀學生不僅拓寬了視野,儲備了知識,還能增強學生感悟,讓學生在閱讀后“有話想說”。當學生“有話想說”時,教師應當鼓勵大膽的進行寫作,只要學生樂于寫作,以讀促寫,才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
2.3構建課堂閱讀環(huán)境
環(huán)境創(chuàng)作個人,個人影響環(huán)境。小學語文課堂閱讀環(huán)境的建設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幫助。毫無疑問,窗明幾凈和充滿學習氛圍的教室,無疑將營造出一個個寧靜祥和、舒適愜意的氛圍,學生置身于其間,身心都可以放松,在教師的循序漸進引導下,能快速進入閱讀的天地中,感受語文的深厚與美好。為了營造課堂閱讀環(huán)境,教師可以結合課堂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進行調整。例如,在教室的公告欄中設置一個“文化角”,鼓勵學生在上面書寫自己閱讀后的心得體會,或記錄下班級發(fā)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件。語文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可見,并且隨處可循,文字的書寫,言語的表達,情感的釋放,無一不與語文發(fā)生聯系。重視“黑板報”的發(fā)布和更新,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生們定期策劃發(fā)布黑板報,內容可以豐富多彩,涉及閱讀,繪畫,常識,故事等方面,使學生在實際參與過程中能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也可以在教室中懸掛名言警句,在警示和靈感當面發(fā)揮重要作用還可以在教室內設置“讀書角”,教師要重視擴大和豐富讀書角的藏書,引導學生閱讀經典,閱讀好書。
3結語
小學語文作為基礎課程之一,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及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要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學生閱讀量;構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文學教育:中,2017.
[2]閆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進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No.632 (12):139.
[3]程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7 (2).
[4]周玉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