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珍
摘要? ? 種植業(yè)是農業(yè)的重要基礎,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中之重?!笆濉睍r期,我國糧食連年增產,種植業(yè)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為經濟發(fā)展和改革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為了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快轉變發(fā)展方式,調整優(yōu)化種植結構,全面提高發(fā)展質量,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本文闡述了種植結構調整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提出具體種植結構調整對策,指導農民合理調整種植結構。
關鍵詞? ? 調整原則;種植意向;對策;河南安陽
中圖分類號? ? F326.1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6-0228-02?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2015年下半年以來,玉米等大宗農產品供求關系發(fā)生了較大變化,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對農業(yè)生產效益產生了較大影響。尤其是玉米價格持續(xù)下跌,造成農民種糧收益明顯縮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為進一步引導農民調優(yōu)種植結構,安陽市農業(yè)部門在專家推薦和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以下種植結構調整技術措施,指導農民合理調整種植結構[1]。
1? ? 調整原則
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情況下,結合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改革,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民因地制宜、自主自愿地合理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充分發(fā)揮農業(yè)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多元化發(fā)展優(yōu)質、特色、高效作物,提升種植業(yè)的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2]。
2? ? 調整意向
2.1? ? 青貯玉米
2.1.1? ? 適應區(qū)域。安陽市中東部平水地區(qū)及大型養(yǎng)殖場附近,最好是適合玉米種植的高產地塊。
2.1.2? ? 種植模式。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小麥收獲后機械直播青貯玉米,9月上旬收獲。
2.1.3? ? 效益分析。青貯玉米產量4.5萬kg/hm2左右,單價約0.6元/kg元,收入2.7萬元/hm2左右,除去生產成本及投入,凈效益約1.8萬元/hm2。
2.1.4? ? 栽培要點。選用適宜當地的優(yōu)質抗病抗倒性強的品種,如浚單22、屯玉88、鄭單958、中科11、豫禾988等,要選用包衣種子以提高種子抗性。6月上旬小麥收獲后,使用玉米種肥同播機械平茬直播,可免于追肥,減少人工和投入。推廣病蟲害無害化防治技術,一般于9月上旬適時收獲。
2.2? ? 高油花生
2.2.1? ? 適應區(qū)域。安陽市東部沙土地及西部丘陵壤土地,適合花生種植的其他土壤類型。
2.2.2? ? 種植模式。小麥花生一年兩熟套種、一年一熟春花生或油菜花生一年兩熟種植模式。
2.2.3? ? 效益分析。高油花生平均產量3 000~4 500 kg/hm2,單價7元/kg元左右,收入3萬元/hm2左右,除去生產成本及投入,凈效益1.3萬元/hm2左右。
2.2.4? ? 栽培要點。因地制宜選擇果形好、出油率高、抗病能力強的高產優(yōu)質品,如豫花9326、豫花15、濮花9519、花育20、濮科花7號等。春播大花生要求5 cm地溫穩(wěn)定在15 ℃以上時播種,麥套花生一般于麥收前15~20 d套種。大力推廣“一增四推”技術,即合理增加密度、推廣平衡施肥栽培技術、推廣無公害栽培技術、推廣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和推廣機械化播種與收獲技術。當植株長相衰退,中下部葉片脫落,70%的莢果充裕飽滿,網紋清晰,種皮變薄,種粒飽滿呈現(xiàn)原品種顏色時即可收獲。
2.3? ? 馬鈴薯
2.3.1? ? 適應區(qū)域。以壤土和砂壤土為宜,適合馬鈴薯種植的高產地塊。
2.3.2? ? 種植模式。馬鈴薯谷子一年兩熟或馬鈴薯蔬菜(娃娃菜、茄子)一年兩熟種植模式,春播馬鈴薯收獲后直播種植谷子或蔬菜。
2.3.3? ? 效益分析。馬鈴薯產量為3萬kg/hm2左右,單價約0.8元/kg,收入2.4萬元/hm2左右,除去生產成本及投入,凈效益1.5萬元/hm2左右。
2.3.4? ? 栽培要點。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優(yōu)質馬鈴薯品種,當地溫穩(wěn)定>7 ℃時,即可播種,一般采用地膜覆蓋以提高地溫。馬鈴薯生長期短,需肥集中,不易追肥,在施肥上應以種肥為主,盛花期可葉面噴施葉面肥以補充養(yǎng)分。重點做好以馬鈴薯晚疫病為主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收獲時要選用土豆收獲機或收獲犁,以避免镢傷。收獲和運輸時要盡可能遮蓋,避免見光,裝卸運輸避免碰傷。
2.4? ? 尖椒
2.4.1? ? 適應區(qū)域。以壤土和砂壤土為宜,其他適合尖椒種植的高產地塊。
2.4.2? ? 種植模式。小麥尖椒一年兩熟套種模式,小麥播種時要預留出空白行以便于5月中旬移栽套種尖椒。
2.4.3? ? 效益分析。尖椒產量5 250 kg/hm2左右,單價11元/kg左右,收入6萬元/hm2左右,除去生產成本及投入,凈效益約3萬元/hm2。
2.4.4? ? 栽培要點。選擇色澤好、辣度高、抗病強,豐產性好的品種,如豐抗子彈王、豐產王子彈頭、新一代子彈頭、三櫻椒等為主推品種。3月上旬育苗,5月中旬移栽,一般移栽9萬~10.5萬穴為宜(一穴雙株)。重點抓好早中耕、早治蟲、早澆水、早追肥、早防病“五早”管理,以達到高產的目的。
2.5? ? 麥茬茄
2.5.1? ? 適應區(qū)域。以壤土和砂壤土為宜,其他適合茄子種植的高產地塊。
2.5.2? ? 種植模式。小麥茄子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小麥收獲后于6月中旬及時耕翻土地,栽種茄子。
2.5.3? ? 效益分析。茄子總產量3.75萬kg/hm2左右,單價約1元/kg,收入3.75萬元/hm2左右,除去生產成本及投入,凈效益3萬元/hm2左右。
2.5.4? ? 栽培要點。選擇色澤好、果型美、抗病強,豐產性好的品種,如安陽大紅茄、巨茄2號等為主推品種。4月上旬育苗,6月中旬移栽,一般移栽1.5萬株/hm2為宜。重點抓好早中耕、早治蟲、早澆水、早追肥、早防病“五早”管理,以獲取高產、高效。
2.6? ? 夏豆角
2.6.1? ? 適應區(qū)域。以壤土和砂壤土為好,其他適合豆角種植的高產地塊。
2.6.2? ? 種植模式。小麥豆角一年兩熟套種模式,小麥播種時要預留出空白行以便于5月下旬套種豆角。
2.6.3? ? 效益分析。豆角總產量2.25萬kg/hm2左右,單價約2元/kg,收入4.5萬元/hm2左右,除去生產成本及投入,凈效益3萬元/hm2左右。
2.6.4? ? 栽培要點。選擇色澤好、莢條長、果型美、抗病強,豐產性好的品種,如之豇特長80、青豇80等為主推品種。5月下旬點種,一般栽植5.4萬穴/hm2為宜。重點抓好早中耕、早治蟲、早澆水、早追肥、早防病“五早”管理。
2.7? ? 大蔥
2.7.1? ? 適應區(qū)域。以壤土和砂壤土為宜,其他適合大蔥種植的高產地塊。
2.7.2? ? 種植模式。小麥大蔥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小麥收獲后于6月中下旬及時耕翻土地,栽種大蔥。
2.7.3? ? 效益分析。大蔥總產量4.5萬kg/hm2左右,單價約1.2元/kg,收入5.4萬元/hm2左右,除去生產成本及投入,凈效益3.9萬元/hm2左右。
2.7.4? ? 栽培要點。選擇蔥白長、品質好、辣味濃、抗病強,豐產性好的品種,如章丘大蔥、中華巨蔥、蔣村大蔥等為主推品種。3月上旬育苗,6月中下旬移栽,行距70 cm,蔥溝深40~50 cm。定植后重點抓好早中耕、早治蟲、早澆水、早追肥、早防病“五早”管理及4次培土,以獲取高產、高效。
2.8? ? 谷子
2.8.1? ? 適應區(qū)域。安陽市西部丘陵山區(qū)或旱薄地,適合谷子種植的其他地塊。
2.8.2? ? 種植模式。油菜、谷子一年兩熟或小麥谷子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種植谷子。
2.8.3? ? 效益分析。谷子產量3 000~5 250 kg/hm2,單價5元/kg左右,收入2.18萬元/hm2左右,除去生產成本及投入,凈效益1.5萬元/hm2左右。如果種植有機谷子,雖然產量較低但效益成倍增加。
2.8.4? ? 栽培要點。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優(yōu)質高產谷子品種,如豫谷18、豫谷19等,平水地區(qū)也可選擇內蒙等地種植的高產品種。前期的管理上要抓“一密三早”,即加大留苗密度,早播種、早管理、早治蟲,后期管理要重點防病、防蟲、防旱和防倒。在蠟熟期或完熟初期適時收獲。
2.9? ? 油葵
2.9.1? ? 適應區(qū)域。安陽市西部丘陵山區(qū)或旱薄地,適合油葵種植的其他地塊。
2.9.2? ? 種植模式。油葵谷子一年兩熟、油葵黃豆一年兩熟、油葵青貯玉米一年兩熟或小麥油葵一年兩熟種植模式,油葵收獲后要及時種植后茬作物。
2.9.3? ? 效益分析。油葵產量3 750kg/hm2左右,單價6元/kg左右,收入2.25萬元/hm2左右,除去生產成本及投入,凈效益1.65萬元/hm2左右。
2.9.4? ? 栽培要點。選用豐產性好、出油率高、抗病性強的適宜本地栽培的雜交一代種子。油葵種植應避免重茬,注意輪作倒茬。最好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適時早播。播后應及時查苗補苗、間苗定苗、中耕除草、打杈打葉和肥水管理。做到適時收獲,收獲后要及時攤開晾干,防止霉變。
2.10? ? 紅薯
2.10.1? ? 適應區(qū)域。安陽市西部丘陵山區(qū)、旱薄地或東部沙土地。
2.10.2? ? 種植模式。油菜紅薯一年兩熟、小麥紅薯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種植紅薯。
2.10.3? ? 效益分析。紅薯產量3.75萬kg/hm2左右,單價約0.6 元/kg,收入2.25萬元/hm2左右,除去生產成本及投入,凈效益1.2萬元/hm2左右。如果紅薯加工成粉條,純紅薯粉條20~30元/kg,收入可達12萬元/hm2,凈效益可達6萬元/hm2以上。
2.10.4? ? 栽培要點。選用豐產性好、淀粉含量高、抗病性強的適宜本地栽培的紅薯品種。安陽市一般4月初育苗,油菜或小麥收獲后及時移栽紅薯苗。移栽后加強肥水管理,紅薯病蟲害較輕一般不用打藥防治,10月中、下旬適時收獲即可。
2.11? ? 紫花苜蓿
2.11.1? ? 適應區(qū)域。平水地區(qū)較為適宜。
2.11.2? ? 種植模式。直播,一年多次刈割,田間栽培利用年限5~7年。
2.11.3? ? 效益分析。紫花苜蓿產草量高,適口性好,營養(yǎng)價值列牧草之首,蛋白質含量可以達到18%左右,被稱為“牧草之王”,而且有很好的改土肥田效果,可以增加土壤含氮量,種幾年之后再種小麥、玉米可以增加產量。紫花苜蓿年產5 000~8 000 kg鮮草或干草1 000~1 500 kg,干草價格2元/kg左右,收入3.0萬~4.5萬元/hm2左右,除去生產成本及投入,凈效益2.25萬元/hm2左右。國家對集中連片種植200 hm2以上的,給予糧改飼一次性補貼9 000元/hm2。
2.11.4? ? 栽培要點。春、夏、秋都可播種。秋播時間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精細整地,種子處理,施足底肥,播種15.0~22.5 kg/hm2,播后鎮(zhèn)壓、澆蒙頭水。苜蓿需水較多,生長季內澆水1~2次可大幅度提高產量,噴灌、滴灌可節(jié)水50%以上。秋播苜蓿當年不收割,從第2年開始每年可以割3~5茬,每隔25~30 d收割1次。在每割過一茬之后,要追施磷鉀肥。
3? ? 對策
3.1? ? 加強工作指導
要切實加強對種植業(yè)結構調整的工作,全面搞好實地調?研,了解群眾種植意向,分析市場發(fā)展趨勢,把握結構調整方向,研究并制定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結構調整意見,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飼宜飼,統(tǒng)籌協(xié)調糧經飼發(fā)展,為農民群眾種植結構調整提供科學依據;要充分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組織專家搞好技術培訓、指導和示范推廣,為結構調整提供科技支撐。
3.2? ? 搞好市場對接
要積極主動做好市場對接工作,以需求定結構。一是要與大型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周邊專業(yè)市場、農貿市場、產地市場等搞好銜接,積極推進農業(yè)電子商務,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網+農產品”的流通方式,暢通流通渠道,確保農產品產得出、運得出、賣得出,解決農產品難賣的問題。二是要與本地的農業(yè)龍頭企業(yè)、農產品經銷企業(yè)等搞好對接,組織農民群眾面向企業(yè)需求開展訂單生產,就地就近將農產品轉變?yōu)榻洕找妗?/p>
3.3? ? 留足溫棚用地
設施農業(yè)生產反季節(jié)蔬菜瓜果,不僅產量高、上市期長,而且效益好,非常適合作為調整種植結構的一種高效模式。要抓住麥收后這一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提前做好規(guī)劃,搞好引導示范,留足建棚用地,便于發(fā)展高效農業(yè)。
3.4? ? 做好宣傳引導
首先,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積極引導農民群眾自主、自愿地開展種植結構調整;其次,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把適合本地發(fā)展、市場前景較好、收益相對穩(wěn)定的產品、品種推薦給農民群眾,防止一哄而上、盲目跟風[3];再次,做好中長期市場供求信息的發(fā)布,及時為群眾適時調整品種提供參考,有效規(guī)避市場風險;最后,注重發(fā)揮典型引路的作用,將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xiàn)的好經驗、好辦法進行總結和推廣,從而為指導今后種植業(yè)結構調整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4]。
4? ? 參考文獻
[1] 李克勤,鐘武云.湖南糧食種植結構調整對策[J].作物研究,2000(2):3-5.
[2] 王敏,郭文仙.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的思考與對策[J].農業(yè)與技術,2017,37(20):67.
[3] 李明,甄善繼,高祺,等.黑龍江省作物種植結構演變特點與調整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2018,39(5):51-58.
[4] 山衍鵬.煙臺市種植業(yè)結構調整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yè)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