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臻
【摘要】導學案對于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效率形成高效物理課堂具有重要作用。導學案這一教學策略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作用,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學生被動式”學習的場面。在實施導學案時應注意學習前置與問題前置兩個問題,促使學生在學案指導下進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初中物理 ?高效課堂 ?導學案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0-0239-02
一、導學案的含義
導學案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個新的教學設計方案。它附屬于新課程理念。在其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而以課本為載體對課時以及課題教學內(nèi)容由全體教師或者教師個體對課堂進行研究設計,同過程的實施中保證學生參與。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自主、合作、探究。以此形成整個教學課堂以師生互動、教學合一的教學設計方案。導學案分別是教師、學生的導案、學案并將綜合性評價三者融為一體的導學性文本,它在高效課堂教學理念下教師為學生進行學習設計的特殊產(chǎn)物,在一定程度上被比喻為高效課堂中學生學習的指南針。
二、導學案的特點
導學案整個過程包括問題探究、知識整理、閱讀思考、鞏固練習。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導學案的關鍵、重點、特色、著力點。問題探究主要是能夠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自主的探究某一問題,讓學生不僅僅只是學會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且能夠促使學生在純理論之中找到整個問題的關鍵并且掌握,從而起到“啟發(fā)思維、拋問拓思、因勢利導”的作用。知識整理是教師建立在最初的教案設計中的教學目標基礎之上。導學案的起點目標就是學生能夠獨立自主有創(chuàng)造性的將課本上純理論的知識進行分析,學生能夠在分析的基礎之上對知識進行一個便于自己理解記憶的整理歸納以及將所有有關聯(lián)的知識進行綜合,以便可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科學體系。閱讀思維重點是閱讀。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一書中提到“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高考”,由此可見閱讀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閱讀思考是指在閱讀某一課文內(nèi)容后,根據(jù)相應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閱讀思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同時能夠促使學生的視野得以開闊。如果教師能夠?qū)㈤喿x的文章設計的可讀性較強、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包括一些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事件、各個領域的專家的名言警句,科學的熱門話題,這些都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得以提高。
三、初中物理課堂中運用導學案
導學案作為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教學設計方案,應用于不同學科當中。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是分科式教學。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中也應同樣的采用導學案。新課程強調(diào)教學課堂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初中物理作為理科性的學科,更加需要學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從而促使學生的固定思維打破。例如初中物理教師在對“浮力”這一節(jié)知識點進行教授時可以將教學目標設計為以下三點:(1)實驗感知浮力;(2)探討浮力的定義、產(chǎn)生的原因、影響因素;(3)鞏固新知、析生活。這三個教學目標共同體現(xiàn)了導學案的四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可將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實驗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可以準備兩個雞蛋(一個熟雞蛋一個生雞蛋)和一杯鹽水,將兩個雞蛋同時放入鹽水中,讓同學們觀察對比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隨之提問為什么其中的一個雞蛋上浮另外一個雞蛋卻沉入底部。讓同學能可以合作交流探討。
2.探求新知,整理要點
教師提問什么是浮力?為什么會產(chǎn)生浮力?產(chǎn)生浮力的條件有哪些?阿基米德原理是什么?這些都是以理論知識的形式呈現(xiàn),因此在此過程中對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可進行檢測。在整理了浮力相關知識之后教師采用相關的實驗來證明。
3.鞏固新知,析生活
教師在教授新知完成之后,可以根據(jù)該節(jié)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選題,選題應具有價值性。在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啟發(fā)教學法,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學生能打開思維,合理的將浮力知識運用到題之中,例如: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金屬零件,示數(shù)是7.6N,當把零件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6.6N,求:(g取10N/kg)
(1)金屬零件所受浮力為多少?
(2)金屬零件的體積為多少?
除此之外教師讓學生自我生活中存在的浮力現(xiàn)象進行分享。
總結
初中物理導學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師應該促使導學案融入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得以打開,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習慣,從而促使初中高效物理課堂的形成,同樣也是整個物理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