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
【摘要】《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迸囵B(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必須以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為前提。讓學生經歷“科學”的過程,使學生在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的同時,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獲取更多的科學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
【關鍵詞】小學生 ? 科學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7-0168-02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笨茖W探究既是小學科學學習要達到的目標,又是小學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時代和民族發(fā)展、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對未來人才素質的需要。科學課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主陣地,那么,在科學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呢?
一、轉變思想,樹立教育觀念
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必須以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為前提。教師自身的科學教育觀念增強了,才會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經歷“科學”的過程,將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的探索精神傳授給學生。只有具備了較強的科學教育觀念,教育者才能自覺地挖掘蘊含在知識內部的思想,讓學生所學的科學知識不斷升華。
雖然現(xiàn)在很多培訓中都有提到關于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是在平時教學中,很多時候會忽視對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想提高對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那學生家長要和老師一起努力。
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意識,完善學??茖W實驗室的各種設備,做好周期的準備工作。
其次家校聯(lián)系。父母是孩子學習生涯中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孩子的生活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父母在生活中也要培養(yǎng)孩子的科學素養(yǎng),可以一起去參觀博物館,科技館等等一些有著濃厚的科學氛圍的地方,也可以跟教師一起組織團體的活動,共同培養(yǎng)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共同提高孩子的科學素養(yǎng)。
二、激發(fā)思維,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認真?zhèn)湔n,構建了“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注重抓住知識的生成點,讓學生經歷科學知識形成的過程,關注學生的認知結構,關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找到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在教學中巧于設疑,通過設疑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興趣,學生就會隨著老師設置的疑點,不斷地思索下去。
如:在教學《地球的形狀》時,學生課前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學習很有主動性,我啟發(fā)學生結合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教學:
1.地球是圓的,我們在地球上走路會不會摔倒?那么地球另一面的人,是不是頭朝下,會不會掉到地球外面去?
2.我們?yōu)槭裁瓷掀聲械匠粤??下坡會比較容易?
3.飛機在天上飛,能否飛到天外去?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從而找到了正確的答案。因此,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一切有利條件,善于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導學生充分地動眼、動手、動腦、動口,按一定的要求對研究客體,包括實物、標本、模型以及有關的實驗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進行實驗和操作,使學生獲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新的認識。
三、加強實踐,形成科學素養(yǎng)
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是有限的,而小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在學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學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靈活地應用已有的知識與技能,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去進行一些新的或較深層次的探索,這是學生從學習知識到靈活應用知識的一個深化過程。
1.布置“創(chuàng)意與制作”作業(yè)。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和各種機遇,運用已學的知識和技能,獨立思考,動手動腦。
2.組織學生開展科技知識比賽、小發(fā)明、小制作、小論文比賽。舉辦科普活動周等活動。
3.聘請有經驗的專家作科技輔導報告;組織學生參觀第二課堂及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小論文展覽。
科學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拓寬了學生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途徑,也大大促進了學生科學素質的形成。
四、利用資源,完善科學教學
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給予的資源,合理的安排到教學中去,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如:在實驗室里帶孩子一起認識不同的動植物的標本,在多媒體教室中放映一些有趣的科學實驗,在圖書館中組織一起學習,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身臨其境的體驗大自然中的科學現(xiàn)象,到博物館中參觀等多種方法來指導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科學興趣,探索科學實驗。讓小學生在多種環(huán)境中體會到科學的神奇,以此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簡單安全的實驗。如:《在電燈亮了》的一課教學中,讓小學生分組討論:電燈亮起需要什么?怎么將這些東西組合到一起?讓學生討論之后自己一起動手操作起來,然后在比較各種不同的組合方法的不同點,之后再讓學生一起討論每個不同的方法,再記錄下來,總結實驗。
總之,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的機會,使學生在體驗學習科學樂趣的同時,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獲取更多的科學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