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所謂風流人物,不唯有超世之才,還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古今中外,大凡堅韌者,心中自有如畫景致。
每個時代皆有希臘神話中伊卡洛斯一樣的人,他們總是不停地飛往理想的高空,墜入大海也在所不辭,從未因其艱難而畏葸不前。中國古代有精衛(wèi)銜木石以填滄海的傳說,精衛(wèi)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卻一直以一顆平常心從容待之。古今中外,如此事例并不罕見,后世矚目且仿效者綿綿不絕。堅韌以待艱苦,堅毅以待挫折,從容面對生活與使命,自古便已有之。
林徽因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叩人心扉,廣為流傳。當年環(huán)境艱苦,林徽因卻始終堅韌不拔,致力于古跡及古建筑的探訪,盡管曾遭遇多番變故,也始終不忘初心;后來,生活安定,她更是以平常心對待生活,淡定從容。她將艱苦的努力貫穿一生,最終收獲一地馨香,可嘆,可敬!
我國第一位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得主屠呦呦曾說:“一個科研項目的成功不會很輕易,要付出艱苦的努力?!贝搜钥此圃频L輕,然吾輩皆知,成就一番事業(yè)豈會輕而易舉?必須擁有寧靜淡泊之心,持有堅韌不拔之志。
在歷史上的艱難時期,被毀滅的不僅僅是藝術,更有人的尊嚴、人格和靈魂。著名鋼琴家顧圣嬰熱愛美,然美安在哉?因為無法找尋她心中的美,絕望的她選擇了自盡。如果她能堅韌地對待生活的磨難,其結果又會如何?不得而知??墒怯心敲炊嘧骷胰滔铝?,他們面對厄運表現出一種堅韌與從容,終于覓得一地馨香。否則,巴金先生的《隨想錄》又如何能惠澤后世?
當然,硬對硬的碰撞有時并非最佳選擇,并非“韌”的戰(zhàn)斗。有時,流亡與避讓倒是一種更好的斗爭與抵抗,是向理想彼岸的漫溯。歷經歲月滄桑,歷經多番爭端與變故,仍懷揣初心,堅韌前行——這才是我們應有的人生。在抵達彼岸之后,面對成功的喜悅仍從容待之,如此,方為人生之大智慧。旁者念其愚,殊不知念其愚者方為愚者也!
其實,無需揚帆遠航尋那千里流嵐、絕美景觀,在艱難坎坷處有一種堅韌不拔之志,在人生得意時懷一顆從容淡定之心,定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尋得一地馨香。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高級中學,指導老師:王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