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玲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低沉、不活躍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經常遇到的問題。一個主要原因是教師教學方法不夠新穎,不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要想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只有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才行。進而促進學生對語文學科的主動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帶去新鮮的感受。本文通過探討在語文課堂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可以讓小學教師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促進小學生高效學習,讓學生受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 ?興趣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0-0134-01
小學正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習其他功課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有著很大的幫助。興趣的高低決定了學生學習效果的優(yōu)劣,學習興趣只有被調動起來,學生才能夠投入更多精力到他們的學習過程中,專注學習,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來開展,因此本文對能夠增強學生興趣的方式進行詳細分析。
一、針對學生思維開展實際教學
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知識、掌握學習方式,課下加以鞏固,因此,課堂是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注重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充分豐富課堂內容,引起學生閱讀學習興趣[1]。但是,小學生受自身年齡影響,邏輯思維不強,正處于好動、活躍時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暫,易走神,這就導致了他們在上課期間,容易出現(xiàn)走神、多動、睡覺等行為,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深入分析不同年齡段學生思維特點,“對癥下藥”,針對學生特點展開教學:針對學生愛動、思維活躍特點,可在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由進行討論和爭辯,這樣不僅可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以情景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
單一的教材語言并不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小學生邏輯思維較差,抽象能力不強,單憑教師語言講解語文課文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應采用情景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為學生理解課文、理解知識奠定基礎,學生能夠更快速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刻情緒。小學低年級課文多以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為主,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如在教學《農夫與蛇》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農夫和蛇來表演課文,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這則故事所講的內容,讓學生快速掌握知識內容。
此外,教師應注重和實際生活實物相結合,以實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年段較低的學生,其具有較強表現(xiàn)欲,愿意參與到室外活動中去。教師可以利用這方面特點,積極組織課外活動,以實物和實際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認識事物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描寫動物寫話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以“春游”的方式,去樹林、湖邊、田野中觀察動物的生活狀態(tài),也可以將家里的寵物帶到課堂上,觀察寵物的動作,發(fā)揮自身想象力,以親眼觀察,寫出生動的文章。
三、營造輕松學習氛圍輔助教學
對小學教師而言,應發(fā)揮語文言論的實際作用,教學中體現(xiàn)出語言的藝術性。學生自身對學生可能會存在“畏懼”心理,不愿意和教師有過多溝通交流,課堂中教師不恰當?shù)摹耙粽{”、“動作”、“眼神”等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注重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主動融入到學生當中,和學生交朋友。例如,對于害羞的學生,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肯定:“加油,你可以的!”、“你很棒,回答很全面!”,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上愿意積極的參與到其中,機器學生學習動力,消除對教師的抵觸心理,主動和教師建立聯(lián)系。當學生違反課堂紀律時,教師不能一味的批評,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讓其知道自身的錯誤,同時又受到尊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其對語文教學的興趣。
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精心研究多媒體運用,不斷優(yōu)化教學的整個過程。教師要提供多種興趣教學法,讓小學生在活潑好動的年紀里,快樂地學習語文。例如隨著科技的進步,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運用多媒體的圖文并茂和聲像具備的特點可以給課堂帶來生機和活力,從而增加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俗話說:“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毙W生年齡小,對于色彩和聲音會更加敏感,而老師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講授就會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使學生對學習語文提不起興趣,學習效率降低,然而多媒體技術能夠運用生動的視頻或音頻創(chuàng)造出教學情境、情節(jié)形象地呈現(xiàn)給學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興趣,并且給學生留下印象深刻。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老師在課上通過引導學生觀看彩色紀錄片《美麗的西沙》,可以讓學生知道課文講述的西沙群島是什么樣子。然后讓學生閉目傾聽課文配樂朗讀,生動、優(yōu)美、有感情的聲音使學生仿佛走進了美麗的西沙群島,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樣不但加深了對課文理解,而且學得非常輕松。
當然,雖然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很多優(yōu)勢,但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分清教學重難點,要制作合適的課件,著重突出教材中的重點部分,但是要注重課堂的實用性,切勿制作過于繚亂的課件內容,導致學生不知所措,不能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
結語:提高學生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多種多樣,并不僅限于上述這些,顯然,上述的內容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掌握學生心理特征的基礎上,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而達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當然教師要積極探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傊?,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為學生創(chuàng)建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與教材內容密切聯(lián)系的活動,運用適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張德茂.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 中華少年,2017(24):70-71.